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检验科160份存在质量问题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有所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制定措施,同时随机选取在医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分析临床免疫检验影响因素情况、两组患者临床免疫检验情况。结果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为: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洁净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样品的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最为主要的是检验环境洁净度;对照组的正确率、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误诊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患者临床检验的准确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误诊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陆小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88-189
近几年,医学行业不断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出现使得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医院的检验科室内,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进行临床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常规检验等项目屡见不鲜。检验分析流程随着检验设备的提升、检验技术的革新而逐渐缩短,检验结果也更加准确。应用免疫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评估疗效以及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是医院临床免疫学检验的主要工作内容。但在免疫检验的分析流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从免疫学检验的各个环节对质量控制的标准进行分析,探讨免疫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检验医学已不再是传统的效率低、易出错的手工操作方式。随着近年来医院业务量的不断增大、实验室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不断提高和各种先进设备的引进,手工的检验方法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实验室硬件设备更新的速度,从而导致先进的检验设备无法发挥最大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检验流程。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1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日益被人们高度关注,使用LIS系统可以优化样本流程管理,实现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信息化,优化和规范了医院工作流程,降低出错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诊断医院门诊就诊流程存在的问题,运用业务流程改进技术和方法对就诊流程进行改造,以使其更加合理、科学。提高门诊效率。缩短患者非医疗等待时间,最终达到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和病人就诊满意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黄荣  李刚荣  周琳  魏雯雯  李景波 《重庆医学》2011,40(35):3577-3578,3581
目的探讨提高会诊质量、会诊效率,优化会诊流程,更好地对院内会诊进行有效的监督。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数字化平台以及PB+ORACLE数据库进行软件开发,与军字一号完美融合。结果加强了会诊的管理,提高了会诊质量、会诊效率。结论会诊管理系统在医院对会诊的管理、辅助会诊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瑛 《西部医学》2011,23(11):2279-2280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优化门诊就诊流程,设计适应患者就诊需求的服务模式,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方法通过空间置换、科学实施流程管理、有效客户管理、预约诊疗服务、便民服务措施、信息化管理、就诊时间流程再造。结论门诊服务流程化管理应体现人性化医疗服务。开放式咨询服务有效引导患者进入门诊服务流程,预约诊疗服务是门诊服务流程院前和院后的延伸,多种便民门诊简化部分院内门诊服务流程,依托信息化建设提高门诊服务流程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适应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变化,满足患者服务需求;贯彻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提高服务流程的效率,改善医疗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开展院内患者护送服务的必要性,总结了东阳市人民医院通过成立专业化患者护送中心,设计患者护送服务制度,制订护送服务规范与流程,为院内患者检查、检验、手术及其他治疗项目提供免费护送服务的经验,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形成了完整连续的服务链,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如今,支付宝或微信的移动支付方式在各个消费场所深受消费者欢迎。医院如何增加移动支付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收费效率。本文将结合医院的原有收费系统出发,分析探讨移动支付在医院收费系统的支付运行流程,对移动支付方式在医院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验证了移动支付对于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提高收费效率、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就诊体验有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环境下运行与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方法 针对临床试验过程中HIS、LIS与PACS系统、门诊、医嘱、化验室检验、医技科室检查工作流程与临床试验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构建,并介绍系统运行状况.结果 通过临床试验系统的构建及与医院各个系统的对接,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全流程信息的控制,使临床试验的各个过程更加顺畅,做到了及时入组,实时信息更新,使研究者能够在实验室检验、电诊与放射线检查得到结果第一时间对受试者进行医学判断,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并使得机构办公室能够对试验的全部流程信息进行清晰的掌控.结论 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使试验项目管理更加准确、规范,并能够对试验的各个重要节点进行质量控制,能系统的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能力与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大输液查对环节的质量管理。方法对2012年临床护士在大输液查对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采取整改对策。结果通过全员培训及优化大输液查对流程等措施,保证了输注给患者的大输液质量,也提高了输注给患者的大输液准确性。结论输液查对流程的优化及大输液的其他环节管理使静脉输液的风险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检验信息系统的改造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检验信息系统(LIS)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医院特点,改造原有操作软件,开发新的检验信息系统.结果 新的系统支持条形码技术,增加了样本核收、危急值预警、微生物药敏报告、结果自动审核功能,调整计费方式,更改了操作流程.结论 优化后的LIS流程合理,操作简捷,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更加快速准确地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检验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优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分两阶段分别随机抽取42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门诊耗时及满意度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在门诊服务流程优化前后,医院相关科室的门诊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不具统计学意义(〉0.05);患者的排号耗时、缴费耗时、取药耗时及门诊总耗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短,且均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1);就诊患者对门诊服务流程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该医院实施的门诊服务流程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其门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但仍停留在试行和探索阶段,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LIS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提供的检验数据结构和软件系统,采用构件式开发方法,整合临床实验室设备和系统,并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建立和完善LIS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提高检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科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每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绿色通道流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绿色通道优化流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从病发到急诊时间、从急诊到检验时间、从急诊到检验结果出现时间、从急诊到会诊时间以及dnt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急诊科绿色通道流程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增加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留院时长,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效果,为提高输血患者临床疗效及输血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输血患者按照常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输血治疗;研究组输血患者在进行常规输血检验流程基础上,对各流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输血患者输血性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3.13%、6.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与医患纠纷发生率12.50%、21.88%,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血患者实施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患者输血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输血传染病几率以及医患纠纷几率,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输血治疗安全性,最终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对中心药房工作的流程如何进行优化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运用精益管理模式对中心药房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环境、管理措施进行优化。结果:将中心药房的流程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后,明显的缩短了取药的时间,降低了药品的过期和破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而且使得医院的用药安全以及医疗质量也大幅度的升高。结论:精益管理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这种办法在中心药房的工作流程中效果比较显著,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是医院外科手术不断运行的核心,各种医疗资源与医务软性载体集聚于此,手术效率与术后效果涉及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效益.手术室流程的优化与效能的提高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手术室绩效管理模式探讨的重要方面.将科学化与合理性于一体的精益化管理引入手术室流程再造,可以优化护理质量,有效保证医院管理以及手术效率、效果,精益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应用能为医院以及手术室良性运营提高保障,确保手术流程中的安全与质量,降低各项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交接班护理流程管理,形成规范、合理的交接班流程模式.方法 针对原有急诊室交接班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交接班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制定出新流程,指导护士按照新流程模式进行交接班,做好相关指标收集.结果 急诊抢救室交接班各环节更加清晰明了,主次分明,职责、责任明确,缩短了交接时间,减少了护理工作缺陷,提高了交接班质量,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效率,提高了护士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优化、完善急诊抢救室交接班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救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服务流程在医院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优化的业务流程可以创造价值和提升效益。医院流程管理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三大要素,分为核心流程、增强流程和支持流程三种类型。各类流程之间互为顾客关系,患者又是它们共同的顾客。人性化服务流程设计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团队精神为引导。为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需要对服务流程进行管理设计,进行流程规范、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我院在医院交通、服务功能、科室布局、智能技术和就医过程等方面均引入了流程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手术室接送患者流程,缩短接送时间,提高工作质量与社会效率。方法:分析2008年4月~2009年3月手术流程,对2009年4月~2010年3月手术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定义、统计、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改进接送患者流程,对流程再造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流程优化后接送患者缺陷率从7.77%降至0.82%(P<0.01);单次接送患者时间由原来的(36.54±8.18)min缩短至(15.62±4.22)min(P<0.01);手术患者、外科医生对接送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手术室接送患者流程,降低了工作缺陷率,提高了手术患者与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