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尤秀敏 《中外医疗》2011,30(31):103-103,105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联合坦度螺酮与单独使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和坦度螺酮联用组和西酞普兰单用组,疗程为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1、2、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的副作用评定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用组与单用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BPR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第2周开始到第6周,2组比较联用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BPRS评分在第6周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2组比较治疗后的TESS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用组比单用组起效更快,且副作用较轻,提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时可选择抗抑郁药和5-HT1A受体激动剂如坦度螺酮等联用。  相似文献   

2.
王斌  卢庆华 《当代医学》2010,16(28):88-89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合并利培酮组(简称合用组,N=44)和单用舍曲林组(简称单用组,N=44),疗程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A)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在8周末,合用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68.2%vs3.2%,P〈0.05);两组治疗后Y-BOCS[(12.75±4.39)vs(14.47±4.09),P〈0.001]、HAMA评分[(6.79±2.53)vs(8.319±3.12),P〈0.001]均低于治疗前,合用组Y-BOCS评分(12.75±4.39)vs(24.86±5.21),P〈0.001;两组治疗后合用组Y-BOCS、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Y-BOCS评分合用组(12.75±4.39)vs单用组(14.47±4.09),P=0.011。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及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强迫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口服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1周末、2周末两组间HAMD的减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HAMD总分下降显著,在治疗4周末、8周末两组间的减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TE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抑郁症较单用舍曲林起效更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增效作用,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本院6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与单用组,每组30例,联用组用坦度螺酮联合米那普仑治疗,单用组单用米那普仑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联用组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单用组(P0.01)。联用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好于单独应用米那普仑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和氯丙咪嗪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Y-BOCS、HAMD及HAMA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舍曲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丙咪嗪组(P〈0.05)。结论舍曲林具有良好的抗强迫作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用阿立哌唑与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药组。单药组21例,采用单一阿立哌唑治疗;联药组22例,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12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单药组治疗第4周末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药组治疗第2周末Y-BO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药组总有效率为52.4%,联药组总有效率为6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22,P〈0.05)。两组副作用均较轻。结论:阿立哌唑可单独治疗强迫症,如联合SSRI药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坦度螺酮联合使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用组30例,单用组30例。两组都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联用组在使用利培酮的基础上,联用坦度螺酮。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组;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对于患者来说可改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8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43)和对照组(n = 43),观察组用舍曲林和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12周末分别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强迫症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症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4周末、8周末、12周末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Y-BOCS总分治疗前、治疗4周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12周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总分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8周末、12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8周末、12周末两组间TESS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无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与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舍曲林治疗,疗程10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氟伏沙明组有效率为85.71%,舍曲林组为82.1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自第4周末Y-BOCS、HAMD、HAMA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伏沙明与舍曲林对强迫症均有较好的疗效,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段瑞瑞  王强  宁蕾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49-2850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和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12周,使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其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Y—BOC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起效更快、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强迫症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轻,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舍曲林。  相似文献   

11.
骆遥特  张晓阳  李思友 《中外医疗》2011,30(33):14-14,16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考前焦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少年考前焦虑患者分别用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治疗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HAMA评分在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坦度螺酮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丁螺环酮为65.0%,坦度螺酮组在疗效上优于丁螺环酮组(P〈0.05);2组在干预前后TESS的评分结果为,坦度螺酮组为(3.24±0.34),丁螺环酮组为(4.35±0.62),丁螺环酮组高于坦度螺酮组(P〈0.05)。结论坦度螺酮治疗青少年考前焦虑疗效及安全性较丁螺环酮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合用喹硫平组(合用组)及单用舍曲林组(单用组)各18例,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合用组更明显。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大剂量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合并组和单用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舍曲林治疗,合并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疗程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row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末,合并组有效率为70.0%,显著高于单用组的46.7%(P0.05)。两组Y-Brow和HAMA量表评定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6、8、12周末合并组评分均较单用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大剂量丁螺环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刘从敏 《中外医疗》2009,28(11):5-5
目的了解坦度螺酮对精神分裂症伴随焦虑状态疗效。方法对53例精神分裂症后伴随焦虑症状患者采用单盲对照研究,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比较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后焦虑症状疗效。结果坦度螺酮治疗组、丁螺环酮治疗组HAMA评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坦度螺酮耐受性强于丁螺环酮,TESS评分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坦度螺酮较丁螺环酮疗效好,但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单用舍曲林)和治疗组( 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17) 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 TESS) 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HAMD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起效快.治疗4、8 周末,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好.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比单用舍曲林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宁芳  冯斌  吴剑勇  骆利元  郑自力 《浙江医学》2019,41(13):1402-1405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老年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71例老年强迫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舍曲林联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35例,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36例,共治疗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疗效及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Y-BOCS评分随观测时间推移而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Y-BO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末,两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GQOLI-74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GQOLI-74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异常,未出现体重明显改变。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舍曲林比较,舍曲林联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老年强迫症的疗效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叶慧  何斌 《当代医学》2014,(35):128-129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在治疗伴发焦虑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7例伴发焦虑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坦度螺酮组(n=27)及苯二氮卓组(n=30),入组后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8周后复评HAMA量表,并评定药物副作用(TESS)量表。结果坦度螺酮不良反应较少且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显著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P〈0.05);坦度螺酮的临床痊愈率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P〈0.05)。结论坦度螺酮应用于伴发焦虑症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安全有效,显著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舍曲林与哇硫平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应用舍曲林的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舍曲林与哇硫平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的强迫症量表(Y-BOCS)评分、及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TESS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8%,明显高于对照组61.9%,两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Y-BOC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Y-BOCS评分显示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与哇硫平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舍曲林合并氯氮平治疗强迫症3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舍曲林合并氯氮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55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合并氯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Y-BOCS、HAMD、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尤以合并组明显.结论:舍曲林合并氯氮平治疗强迫症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  相似文献   

20.
坦度螺酮联用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林 《中外医疗》2011,30(14):125-125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用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采用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后第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根据HAMD评分,2组治疗后的第1、2、4周末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疗效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2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