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腺良性肿块的切除以往多采用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术后乳房皮肤切口处常遗留明显的手术瘢痕.1997年10月至2005年1月,作者应用乳晕内弧形锯齿状切口治疗乳房良性肿块10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与乳晕缘弧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良性肿块的疗效和美学价值.方法 研究组(38例,44 侧乳房)行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对照组(34例,40 侧乳房)行乳晕缘弧形切口入路切除良性肿块.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双侧乳房基本对称、乳头乳晕感觉、切口瘢痕可接受及复发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瘢痕可接受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美容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临床应用及优势。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 6 0名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切除术,对各类手术切口的治疗及美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乳晕纵切口手术瘢痕最不明显,环乳晕切口手术次之,乳房下皱襞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手术瘢痕最明显。结论行乳晕区切口手术能使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收到安全、美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乳晕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块5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天 《西部医学》2005,17(2):121-121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块的特点。方法经乳晕边缘作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块58例。结果全组切口愈合良好,疤痕较肿块处切口更为隐蔽。结论经乳晕切口切除乳房良性肿块符合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技术.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以来收治的18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经乳晕切口治疗切除.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乳房外观形态满意,切口瘢痕微小.结论 所有采用该技术病例达到切除良性病变并将切口局限于乳晕旁的美容目的 ,观察病例切口呈微小线状瘢痕,乳房外观形态满意.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小的良性疾病技术方法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乳腺美容性手术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阳 《中外医疗》2010,29(14):56-56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91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乳晕切口均甲级愈合,全部病例达到优等水平(乳房形态正常,双乳对称),乳晕切口不明显,无明显瘢痕,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不仅能完整切除肿瘤,还满足了患者对美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块病人60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取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技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的放射状手术切口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半年肿块复发率,以及切口瘢痕增生情况和病人对乳房外形满意度等。结果2组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切除肿物病理检查均为良性病变。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病人术后均无肿块复发,亦无乳头凹陷发生。观察组病人术后切口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对乳房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与传统放射状切口相比,乳晕旁切口结合整形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切口隐蔽、切口小及术后乳房外形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军  刘泽宇  宁平 《西部医学》2012,24(1):78-80
目的探讨乳晕分层切口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住院的126例乳腺良性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晕分层切口切除肿块,对切除肿块后所留的残腔采用不缝合技术,通过3个月~3年随访,评价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效果。结果 12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成功切除(100%),单个病灶长径为0.5~6cm,病灶数量为1~12个,平均手术时间37min(5~162min),乳房切口疤痕微细,保持乳房外形,硬块感率21.4%,硬块感时间平均30天(20~40天),患者满意98.8%。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应用乳晕分层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操作简单、美观、安全可行、无严重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善乳房外观、缩小瘢痕的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方法对68例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于肿物表面行弧形切口或乳晕下弧形切口(肿物近乳晕)切口,切除肿物,置空残腔,皮下采用间断内翻缝合法,皮肤连续缝合,不拆线,不需放置引流管。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瘢痕呈线状、无乳房变形或乳头移位等、无切口化脓性感染或裂开等,术后皮下血肿有6例,发生率为8.83%,经穿刺抽吸治疗后痊愈。结论该术式简便,手术时间短,乳房外观完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晕大半弧形切口在乳腺多象限肿物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即对乳房良性多象限肿物手术切除一种新方法的探索。方法:我院乳腺外科自2010年4月~2011年10月,采用乳晕大半弧形切口切除乳腺多象限肿物的患者263例,现对263例患者进行总结及效果分析。结果:乳晕大半弧形切口切除乳腺多象限肿物的患者263例中,255例切口I期愈合,2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5例患者出现脂肪液化,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乳头乳晕缺血坏死,仅在乳晕缘处留有细微瘢痕,所有病例初期在手术切口至肿块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硬结,经2个月后逐渐软化,乳房形态正常,双乳对称,切口隐蔽。平均随访6个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选择乳晕大半弧形切口切除乳腺多象限肿物的患者263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切口隐蔽,术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家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39-1140,1143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4月~2008年8月,对乳腺囊性增生症30例、乳腺脂肪瘤5例、乳腺纤维腺瘤40例进行手术切除,采用乳晕切17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结果:75例乳腺良性肿瘤皆无原手术部位复发,切口恢复较好,切口瘢痕较少。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应根据病因和肿块大小进行治疗,采取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不仅效果好,且达到患者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路径手术治疗对乳房纤维瘤病人预后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乳房纤维瘤女性病人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乳晕缘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治疗。术后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6~20个月,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术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而病人对瘢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治疗乳房纤维瘤疗效显著,预后较好,术后乳头乳晕皮肤感觉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径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0例;额窦巨大囊肿4例;额窦骨瘤2例;额部良性肿块2例,分析、观察总结此切口的优缺点。结果28例疗效满意,所有切口均I期愈合,无面部切口瘢痕遗留、术后面神经瘫痪、脑膜撕裂脑脊液漏出现。结论近发际缘内头皮冠状切口手术入路,在颅脑及颌面外科经常使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此切口,术野显露充分,对比颜面部中上份一些传统入路难以操作的手术更方便,更能提高手术质量。直视下的手术能避免在该区域手术操作中的面神经损伤脑膜损伤脑脊液鼻漏的并发症,同时也隐藏了颜面部的手术切口瘢痕达到术后面部美观之功效。该切口是面中上份手术切口径路的理想选择,值得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乳腺良性肿瘤150例手术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福  田富国 《吉林医学》2010,31(21):3398-3399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经过鉴别诊断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症30例,乳腺脂肪瘤35例,乳腺纤维瘤85例,采用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切除。结果:150例乳腺良性肿瘤皆无原手术部位复发,切口恢复较好,切口瘢痕较少。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应根据病因和肿块大小进行治疗,采取乳晕切口或乳晕外缘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不仅效果好,且达到患者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5.
胡童  吕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26-127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以患侧乳头为中心点进行放射状切口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处理。分别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情况、留瘢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对出现的瘢痕不可接受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83.72%(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48.84%(P〈0.05)。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与传统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一致,但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瘢痕,保持女性乳房美观,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邹江华  刘宙  王得胜  杨学平 《吉林医学》2011,32(26):5421-5422
目的:探讨经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行乳晕缘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0例中148例伤口Ⅰ期愈合,占98.7%,疤痕隐蔽,乳房外形满意,保持了乳房的圆润外观。结论:乳晕缘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既能达到完整切除病变的目的,又不影响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Tu YR  Lai FC  Li X  Lin M  Duan HB  Fu CG  Zhan HH  Zheng Y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4):3131-3133
目的 探讨经乳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icotomy,ET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自2011年1-7月,我们三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采用经乳晕单切口为52例(男45例,女7例)手汗症患者成功施行ETS.结果 全组患者一侧手术时间(指切皮至术毕)5~8 min,平均6min,住院时间2~3d,平均2.2d,无一例手术中转开胸或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全组随访1~7个月,平均2.8个月,切口处未见明显瘢痕,乳头及乳晕外形无变化且感觉功能良好.所有患者均十分满意手术疗效和美容效果.结论 采用经乳晕单切口路径施行ETS安全可行和有效、切口隐蔽,未见明显瘢痕,符合美容最佳需求,是治疗手汗症又一种可供患者选择的隐痕微创手术路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对比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使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效果。方法方便收集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乳腺科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12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观察组则经乳晕弧形切口行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瘢痕可接受率、双乳基本对称率、乳头乳晕正常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瘢痕可接受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χ2=15.545,P=0.000);观察组的双乳基本对称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χ2=9.755,P=0.002);观察组的乳头乳晕正常率为88.3%,与对照组的9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69)。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能够有显著降低术后瘢痕的发生率,保持患者乳房的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鸿  高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777-1778
目的观察不同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和乳晕切口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晕切口组对手术切口瘢痕感到满意者32例,传统手术组对手术切口瘢痕感到满意者1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72例患者随访1年~3年,共有32例患者术后生育,2组患者不能哺乳者所占比率大体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乳晕环形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与传统切口手术相当,但是瘢痕更加隐蔽,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实践中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