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彬  刘福平  张星光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58-1258,128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Ⅱ)(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为84例糖尿病患者佩带CGMS 72h后分析其血糖波动特点,其中40例使用CSII治疗(CGMS+CSII组),44例使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CSII治疗(SMBG+CSII)。结果 CGMS+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SMBG+CSI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稳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的临床意义,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分析CGMS血糖值特点与手指毛细血糖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GMS与手指毛细血糖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精细调节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总结方法与优势.方法 对42例患者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常规手指未梢血塘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CGMS监测的效果.结果 CGMS血糖值与手指末梢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5),CGMS显著提高了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CGMS检出的低血糖次数是常规指尖血糖监测的4.7倍,所监测到的低血糖情况95.8%发牛在夜间(22:00~6:00).结论 CGMS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血糖波动趋势,对提高胰岛索泵强化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动态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07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2型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指端监测护理,CGMS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护理,比较两种血糖监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常规组与CGMS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例次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GMS组监测到的例次和检出率与常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Х^2=11.50,P〈0.05)。尤其是对于无症状低血糖的监测检出率,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Х^2=21.47,P〈0.01)。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CGMS监测低血糖反应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武晋晓  陈彬  吕肖锋  许秀萍 《西部医学》2014,26(11):1457-1459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Ⅱ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CGMS组和对照组,CGMS组采用连续72小时监测血糖.对照组给予每日7次指尖血糖监测方法,两组均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2次/d,并根据各自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及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均采用CGMS监测血糖72小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情况,分析CGMS组的CGMS监测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病例的空腹血糖(FBG),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餐后2小时血糖(2hBG)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CGMS组和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17.9%.HbA1c水平两组治疗前较随访3个月后均有明显降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例的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GMS组MBG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 采用CGMS监测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波动幅度,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 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划分为 GDM组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各61例,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GDM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最低血糖值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 <0.05);GDM组的血糖波动系数、持续高血糖时间比及持续低血糖时间比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 <0.05)。结论: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动态血糖变化存在差异,为了掌握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情况,利用了 CGMS 技术监测,并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欧姆龙血糖仪监测手指血糖,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BG)、2 h BG、GSP、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为广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更全面的监测手段,使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将成为临床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与CGMS联合为联合治疗组;CSII与血糖仪监测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先佩戴CGMS3d,对照组进行血糖监测,3d后两组均植入胰岛素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糖达标快,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有效降糖,但联合治疗组有快速、平稳、精细降糖的优点,不仅可使血糖达标,而且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杜静  李华  臧宾宾 《中原医刊》2011,(12):20-22
目的评价不同血糖监测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组为试验组,应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为对照组。结果CGMS与SMBG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GMS能更好地反映T2DM患者血糖真实水平,有效提高T2DM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对照组(CISS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手指血糖;治疗组(CGMS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两组治疗模式对比分析。结果CGMS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CGMS监测时发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事件明显高于指血组(P〈0.01),夜间明湿;CGMS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血糖达标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安全,优于指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监测组(CGMS组)和常规血糖监测组(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组)。CGMS组患者行3 d CGMS监测,SMBG组采用八点法测定血糖值,分别根据各自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佩戴3 d CGMS。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比较CGMS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血清糖化清蛋白(GA)、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分别为(17.0&#177;2.9)%、(7.5&#177;3.2)mmol/L、(3.2&#177;1.0)〕显著低于SMBG组〔分别为(18.5&#177;4.1)%、(9.9&#177;3.0)mmol/L、(5.6&#177;2.1)〕。CGMS组调整治疗后GA、MBG、MAGE较治疗前〔分别为(21.8&#177;5.0)%、(11.6&#177;3.6)mmol/L和(5.5&#177;1.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监测血糖调整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监测的患者;根据CGMS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明显改善,CGMS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中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治疗的68例中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组和指端毛细血管监测组(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用动态血糖系统监测和指端毛细血管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和CGMS监测组患者的血糖分布情况。结果:CGMS监测组的总高血糖次数和总低血糖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4.1~7.8mmol/L居多,占63.24%,低血糖以15:00-18:00时段发生频率最高,高血糖以午餐后最高。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与指端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结果呈显著相关,且易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时间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测系统(CGMS)与其它血糖监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例正常糖调节个体及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和每日多次手指血糖、静脉血糖监测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和不同方法血糖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结果:CGMS和每日多次手指血糖监测在平均血糖、最高血糖测定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在低血糖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静脉血糖与HbA1c相关(r=0.671 8,P<0.01),而平均血糖(CGMS和手指)与HbA1c没有相关性.结论:CGMS在反映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和每日多次的手指血糖没有差别,CGMS在低血糖监测优于每日多次手指血糖,血糖监测应先使用静脉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24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CSII与CGMS联合为联合治疗组,CSII与血糖仪监测为对照(MDI)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联合治疗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三组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各组强化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①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三组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三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CSII组、MDI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CSII组、MD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联合治疗组少于CSII组与MDI组(P〈0.01)。结论三组对1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短期应用CSII治疗效果好于MDI治疗,在CGMS监测下的CSII降糖治疗效果更好,达标所需时间短,低血糖事件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治疗的降糖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CGMS组和对照组(各50例),CGMS组佩戴3d CGMS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CGMS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行手指法测血糖(SMBG),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SMBG每日8次连续3d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均用CGMS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24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小于对照组[(6.6±2.3)mmol/L与(7.5±2.1)mmol/L,(3.9±0.9)mmol/L与(5.1±0.6)mmol/L,均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0.64±0.21)U/kg与(0.82±0.41)U/kg,P〈0.05];低血糖发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0±3)min与(40±9)min,P〈0.05]。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沈赟  孙睿  丁波 《重庆医学》2015,(36):5152-5154
目的:探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在妊娠期糖尿病(GDM )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本院门诊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确诊的 GDM 患者65例,均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随机分为 CGMS 组(n =34)和指血监测组(n =31)。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于餐前明显降低,餐后明显升高,波动幅度均较大,并均于睡前至早餐前血糖趋于稳定,波动幅度较小。两组患者均达相同强化血糖目标值,CGMS 组患者治疗期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指血监测组(P<0.05);CGMS 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指血监测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 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指血监测组(P<0.05);CGMS 组患者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指血监测组(P<0.05)。结论应用 CGMS 监测 GDM 患者血糖变化,有利于临床医师针对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趋势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进而有效改善患者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划分为GDM组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各61例,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GDM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最低血糖值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0.05);GDM组的血糖波动系数、持续高血糖时间比及持续低血糖时间比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0.05)。结论: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动态血糖变化存在差异,为了掌握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情况,利用了CGMS技术监测,并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潜在严重的并发症。随着严格的血糖控制,低血糖的危险增加。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症。现将我院2005年~2008年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发现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发生低血糖症54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肖丽  智永超  张芳 《中外医疗》2014,(17):111-11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体内血糖波动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伴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49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应用连续性血糖监测系统(简称CGMS)予以连续观察。同时与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糖尿病54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应用降糖药物没有明显差异时,观察组患者早期血糖波动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恶化明显,其中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5.6±2.0)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为(8.3±2.7)mmol/L以及日内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水平标准差为(3.0±0.6)mmol/L均显著上升;日间血糖波动指标中,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为(2.7±1.0)mmol/L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波动严重的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的机率与血糖波动轻微、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血糖波动相对比较剧烈,并随着血糖变异性升高,其院内预后存在恶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彭方书  王凌  张彤  吴月美  吕燕  宋成 《甘肃医药》2014,33(3):177-179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1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2,P值<0.01),按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结果调整治疗后,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围的比例由62.7%上升至86.8%,同时低血糖发生率由4.7%降至1.7%.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T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