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8例)及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6例)前后血浆内皮素—1(ET—l)水平并与10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CAG及PTCA后对小时内血浆ET—1水平均未见显著升高(P>0.05)。提示,PTCA前后全身循环ET的血浆浓度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观察PTCA前后患者运动试验结果、心肌各心室壁节段放射性异常积分及靶心图缺损范围的变化。结果:PTCA后患者运动耐量增加;放射性异常积分及靶心图缺损范围明显缩小,说明近期缺血明显改善。8例多支病变患者中,有6例仅进行部分血运重建,心肌灌注显像示缺血严重、范围广的心肌节段,其相关血管多为“罪犯”(culprit)血管。结论: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PTCA近期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可为PTCA前判断需要扩张的关键性病变血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直接PTCA)的成功率及有效性。方法42例发病在0.5~10h的老年AMI患者接受了直接PTCA,术后随访半年。结果40例患者中的45支梗塞相关血管(IRA)获得再通,成功率达95.2%(40/42),均达到TIMI-3级血流灌注,再通血管残余狭窄0%~20%。5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Kilip分级Ⅱ~Ⅲ级)及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期间1例死亡(病死率2.5%)。术后随访半年,6例直接PTCA成功患者(15.0%)心绞痛复发,再次PTCA后血管再通。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人A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近期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后出现的血栓形态与介入治疗方法的关系。  方法:应用血管内窥镜观察经介入治疗后31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再通术(PTCR)组1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组10 例,支架置入组15 例(其中8例行PTCA后支架置入)冠状动脉血栓形态。  结果:在支架置入组均为附壁血栓,无一例是管腔内血栓;而在PTCR组和PTCA组中管腔内血栓分别占86% 和90% ,比支架置入组管腔内血栓有意义地增多(P< 0.001)。  结论:3种AMI介入治疗中,支架植入术在降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优于PTCR和PTCA。  相似文献   

5.
本文复习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病理生理学进展,阐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对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提出UAP的PTCA,强化药疗,搭桥手术以及其他辅助疗法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1996~1997年,我们对21例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活动平板试验,证明PTCA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其生活质量。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9例,女2例;平均年龄53.5岁。其中心绞痛1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适应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预适应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和术后心绞痛及运动心电图。结果显示:预适应组术中心绞痛积分和ST段抬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绞痛及ST段抬高出现时间均显著迟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预适应组心绞痛及运动心电图阳性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缺血预适应不但可以减轻PTCA中心肌缺血的程度,而且也能降低术后心肌缺血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冠状循环中血小板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由冠状静脉窦采血,采用放免方法检测PTCA术前后血小板表面α-颗粒胰蛋白(GMP-140)分子数和血浆血栓素B2(TXB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浓度。结果23例稳定心绞痛患者,1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TCA术后5分钟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及血浆TXB2明显增高,术后10分钟达到高峰,30分钟降至正常。结论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确有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9.
题  目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血管成形术与全身溶栓治疗比较作  者 GarciaE ,ElizagaJ,Perez CastellanoN ,etal.  资料来源 JAmCollCardiol,1999,33:6 0 5~ 6 11研究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目的 比较直接PTCA与t PA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研究设计 前瞻性随机研究。病例选择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 2 0例 ,10 9例接受直接PTCA ,111例接受t PA溶栓治疗。随  访  6个月。治疗方法 直接PTCA与标准剂量t PA溶栓治疗。附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5例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患的PTCA前后的临床资料。PTCA后心绞痛症状未缓解5例,术后2天至17个月复发心绞痛20例,平均再狭窄发生时间PTCA后4.6个月。一次PTCA后选择CABG19例,2次4例,3次2例。除PTCA或支架部位处发生再狭窄外,5例狭窄以冠状动脉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09例AMI患者中,45例患者接受直接PTCA治疗,64例患者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的患者有48例,再通率为75%;直接PTCA组IRA成功开通的患者有44例,成功率为97.8%。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EF)溶栓组为54.1±13.2,直接PTCA组为64.2±10.1,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6.3%和2.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分析溶栓再通组与直接PTCA成功组的临床疗效,前者因再闭塞或缺血发作行择期PT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27.1%vs0;P<0.05),但直接PTCA组左室EF仍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64.8±9.8vs55.9±12.6P<0.05)。住院期间再发梗塞,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力衰竭例数溶栓再通组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AMI患者,前者可使IRA充分有效地开通,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29例长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国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对PTCA成功的229例患者用门诊随诊或信访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0.5~8.4(平均2.3±1.8)年。结果显示:76例(33.2%)患者心绞痛症状复发,随访期中死亡2例(0.9%),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塞6例(2.6%),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1.7%),重复PTCA29例(12.7%)。以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无心脏事件生存率,1年为84.8%,8年为70.5%。Cox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病变狭窄程度及术后前降支残余狭窄程度与发生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呈正相关。提示国人PTCA可取得较好远期疗效;术中尽可能减少前降支残余狭窄,可能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  相似文献   

13.
崔连群  宁美芳 《山东医药》1997,37(10):25-26
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先行心肌缺血预适应症再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B组仅行PTCA。结果显示,两组扩张效果相似,但A组在PTCA中出现心绞痛,缺血型心电图ST段改变时间均比B组明显延迟且较轻,术中低血压,室速发生率较低(P〈0.05),因此认为,PTCA中采用预适应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常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其发生机制尚不明了。本研究对经PTCA的16例冠心病(CHD)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平均血压和心率的观察。结果表明,PTCA后股动脉血浆ET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冠状窦血浆ET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平均血压和心率在PTCA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血浆ET水平升高可能与PTCA时缺血缺氧有关,并且可能是PTCA后冠状动脉收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094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PTCA时用重组水蛭素与肝素对比的安全性和效果[vandenBosAA等。Circulation,1993,88(part I):2058(英文)]作者选择适合球囊血管成型术(PTCA)的单支或多支冠脉病变的稳定型心绞痛未...  相似文献   

16.
题  目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患者溶栓与直接PTCA的比较———随机研究的即刻及长期疗效作  者 RibichiniF ,SteffeninoG ,DellavalleA ,etal.  资料来源 JAmCollCardiol,1998,32 :16 87~ 16 94研究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目的 比较直接PTCA与rt PA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研究设计 单中心随机试验。病例选择 发病后 6h内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110例 ,至少 2个下壁导联ST段抬高伴至少 3个胸前导联ST段压低。随  访  1年。治…  相似文献   

17.
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PTCA成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完全闭塞性和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发生过心肌梗塞和21例未发生心肌梗塞的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施行了PTCA。结果完全闭塞性病变心梗发生后1周内PTCA成功率为100%,2周~3个月为66.7%,3个月以后为42.9%;无桥侧支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为100%,桥侧支丰富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为62.5%。结论心肌梗塞早期PTCA成功率明显高于心肌梗塞晚期PTCA成功率(P<0.05),无桥侧支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明显高于桥侧支丰富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成功率(P<0.05)  相似文献   

18.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TCA后3个月追踪CAG的257例病人中,PTCA部位出现中等度再狭窄82例,占全部PTCA病例的31.9%;其中一年后病变进展的11例(A组),病变未进展的71例(B组)。经t检验,伴有溃疡病变和钙化病变的病人在PTCA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TCA术后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等临床危险因素与PTCA前病变形态的AHA分类为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弯曲度大、冠脉入口病变、PTCA后3个月再狭窄程度、PTCA后冠脉夹层等冠脉造影所见与狭窄病变后期进展有密切关系。而追踪期药物治疗、诸多心血管系统药物对PTCA后慢性期狭窄的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7年12月至1993年10月对55例58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TO)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占同期PTCA总数的18.2%。患者平均年龄56.4±7.5岁,心绞痛患者19例,心肌梗塞患者36例,其中梗塞后10小时内行急诊PTCA2例,1个月内和1个月以后行PTCA分别为6例和28例。TO平均时间68.4±46.6天。完全闭塞和次全闭塞各占65.5%和34.5%。结果显示:病例成功率为89.1%,病变成功率为87.9%;完全闭塞成功率为89.5%,次全闭塞成功率为85.0%。闭塞类型、闭塞时间、闭塞长度等特征对成功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管并发症率为12.1%(7/58),处理成功6处,死亡1例。  相似文献   

20.
对有重复冠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复查的4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TCA)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判断再狭窄的意义。结果显示:PTCA术后无再狭窄组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各参数比术前明显改善,比再狭窄组亦有明显改善;运动试验阳性对PTCA术后再狭窄预测的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58.8%,阳性预测值为72.4%;41例患者PTCA术后临床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为75.6%(其中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