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指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石凤群 《护理学报》2004,11(5):44-45
目的 推广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方法 每周六派1名护理人员上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结果 家庭护理前后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了解病因、用药方法、饮食知识、参加有益身心活动、并发症、治愈方面分别经x2检验,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家庭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结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使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促进患者健康,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较多,且复发率较高。为了预防复发,降低复发率,做好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出院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临床研究表明 ,幽门螺旋杆菌 (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1] 。在临床上成功根除和防止HP传播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收治消化性溃疡 2 2 6例 ,经过治疗 ,彻底根除了HP ,减少了复发率 ,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护理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患的社会心理特点。方法:我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主题统觉测验等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进行测试。并与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消化性溃疡施行以根除和防止幽门螺旋杆菌(HP)为重点的综合护理。结果:治愈率为93.45%,复发率5.36%。结论:根除和防止HP传播是治愈和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湘西土家族与汉族消化性溃疡发病特点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059例消化性溃疡病例,按民族类别分为土家族组761例;汉族组343例。通过对两组PU的部位,幽门螺杆蓖快速尿素酶实验及发病季节的观察,结果发现土家族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溃疡发病率高于汉族;HPUT阳性率高于汉族,土家族发病季节以12-1月份为高峰,汉族以2-3月份最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1],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饮食不当、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精神压力、生活压力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HP感染是主要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理念,自觉采纳健康生  相似文献   

10.
沈琼  余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4):54-54,7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治疗的2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治愈出院203例,好转51例,住院时间6~24d,平均(8.29±3.12)d。结论细致、全面、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方法我们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主题统觉测验等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示心理防御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的缺陷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理社会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会成为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瑜元 《新医学》1992,23(8):440-440,448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指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均与胃液中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饮食指导对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2月-2006年4月我科对2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患病行为状况,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79例为溃疡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8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患病行为问卷》进行测评和比较分析。结果溃疡组患者中疑病指数(WI)〉6分占23%,患者一般疑病(GH),疾病信念(DC)、疑病指数(WI)和疾病确信(DA)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心理取向(P/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压抑(AI)、否认心因(D)因子在不同职业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农民、家庭妇女为最高;D因子得分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30~50岁患者得分最高。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感”明显,故治疗开始应尽快控制症状以诱导患者自觉接受正规的治疗方案,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和有效的护理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多发于青壮年,其形成和发展均与胃液中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进食是促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将消化性疡患者的饮食指导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行设计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对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的10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调查,并与106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SDS、SAS总分、阳性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间SDS、SA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职业2组数据内两两比较,工人和其他职业比干部易发生情绪障碍(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严重,且不同职业的人群负性情绪严重程度不同,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问题,对其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康琼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68-2569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护理措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可行性。方法围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这个目的,对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改进护理措施。结果 1 a后随访两组患者,实验组复发率2.40%,对照组复发率19.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作为护理工作重点,从做好消毒工作、加强服药指导、做好健康教育等方面改进护理措施是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80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予建立管理档案、定期举办消化性溃疡知识讲座、发放自我管理健康卡,同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采用Zung自评焦虑表和自行设计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青少年患者焦虑和健康相关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既增强了其自我控制能力和健康意识,又改善了遵医行为,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效的治疗、预防复发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兰美娟 《护理学报》2002,9(6):36-37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状况,以及医嘱依从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观察512例病人,记录性别、年龄、职业、化程度、溃疡类型、是否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情况,及其是否按医嘱要求服药、随访,不依从医嘱的原因。结果 消化性溃疡病人对医嘱的依从率为42.2%,主要原因有药费贵、交通不方便、遗忘等;医嘱依从性好的溃疡愈保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3%、90.2%,而依从性差仅为58.3%、51.7%,经χ^2检验,医嘱的依从性对疗效影响显(P<0.0001)。结论 提高患对医嘱的依从性,以增加消化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根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