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金英  文阳安 《右江医学》2006,34(6):616-617
目的对家蝇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喂菌及超声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采用比浊法对家蝇体内抗菌物质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家蝇经诱导后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对不同细菌所产生的杀菌效果有一定差别。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纯化和分析家蝇体内的抗菌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家蝇幼虫经针刺损伤并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家蝇幼虫抗菌物质的动态表达效果。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3龄幼虫,经针刺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小时记录幼虫存活率,并提取其血淋巴,以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做抑菌试验,37℃恒温24 h观察抑菌圈,并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取诱导后高峰时间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抑菌实验,探讨家蝇抗菌物质诱导产生的规律。结果针刺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家蝇幼虫存活率逐渐降低,提取的血淋巴对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峰均出现在诱导后48 h。结论针刺损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法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在诱导后48 h收集血淋巴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血淋巴中产生抗菌物质的动力学变化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抑菌圈法。以60Coγ射线,活的大肠杆菌及热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生理盐水为诱导源,均能诱导出家蝇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结果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的活性大小不同,达到最大活性的时间不同,抗菌特性亦有差异。经热灭活细菌诱导的抗菌物质抗菌活性大,抗菌种类多。同时,未经诱导的家蝇血淋巴也有抗菌活性。结论 抗菌物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微量液体培养生长抑制法检测家蝇幼虫血淋巴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方法 :用大肠杆菌接种家蝇 3期幼虫 ,收集接种后不同时间血淋巴 ,设立空白对照、药物对照和蛋白酶K对照组 ,检测血淋巴和血淋巴 80℃ 5min去粗蛋白后提取多肽对 3株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大肠杆菌诱导 2 4h后血淋巴出现抗白念珠菌活性 ,能被水解蛋白酶灭活 ,去粗蛋白后仍有活性 ,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白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大肠杆菌可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产生抗白念珠菌多肽。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初步研究@吴建伟$贵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贵…  相似文献   

5.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抗菌物质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血淋巴中产生抗菌物质的动力学变化及抗菌活动。方法 采用抑菌圈法。以^60Coγ射线,活的大肠杆菌及热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生物盐水为诱导源,均能诱导出家蝇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结果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的活性大小不同,达到最大活性的时间不同,抗菌特性亦有差异。经热灭活细菌诱导的抗菌物质抗菌活性大,抗菌种类多。同时,未经诱导的家蝇血淋巴也有抗菌活性。结论  相似文献   

6.
家蝇幼虫淋巴液的抑菌作用及其SDS-PA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菌物质抑菌作用与抗菌分子.方法 室内饲养的家蝇三龄幼虫,经针刺体壁处理后48 h,提取其血淋巴,观察单独使用血淋巴和血淋巴与氨苄青霉素混合对9种应试细菌的抑菌效果,血淋巴与抗真菌药氟康唑混合对酵母真菌抑菌效果,应用SDS-PAGE分析血淋巴抗菌分子表达.结果 针刺家蝇幼虫后48 h的血淋巴,作用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小球菌,结果显示:针刺家蝇幼虫后48 h的血淋巴对试验9个标准株细菌,均产生明显抑菌环,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抑菌试验组的抑菌效果,皆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对黄色小球菌抑菌活力最强.1 μ1氨苄青酶素与7 μ1针刺诱导家蝇幼虫淋巴液混合对白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呈现最好的加强抑菌作用.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与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混合对酵母真菌抑菌效果呈现明显协同增强作用.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针刺幼虫后发育的成蝇和针刺幼虫血淋巴的电泳条带与未针刺者相比,针刺幼虫后发育的成蝇,在24000~97000范围内表达尤为增强,在12000附近有一条特异性条带.针刺家蝇3龄幼虫血淋巴SDS-PAGE分析显示,在24 000、35000、40 000~96000范围内表达明显增强,其中35 000、12 000条带较为特异.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家蝇血淋巴的抑菌活性,发现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对黄色小球菌抑菌活力最强,氨苄青霉素与家蝇幼虫淋巴液混合对白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呈现最好的加强抑菌作用,针刺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与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混合对酵母真菌抑菌效果呈现明显增强作用,上述发现在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这类抗菌物质,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7.
家蝇Attacin基因在家蝇三龄幼虫中的时间表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蝇Attacin mRNA在幼虫各个时期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家蝇的免疫防御打下基础。方法对家蝇三龄幼虫进行诱导,分别取诱导前0h和诱导后2h、4h、8h、12h、16h、24h、36h、48h的家蝇mRNA,进行RT-PCR,分析attacin基因在家蝇体内的时间表达模式。结果家蝇三龄幼虫体内的attacin基因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诱导后表达增强16h达到相对高水平,维持约24h,而后开始下降。结论Attacin基因在家蝇三龄幼虫中是组成性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其在家蝇免疫系统,丰富对昆虫天然免疫的认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家蝇幼虫组织匀浆液抗病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家蝇组织匀浆液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鸡胚法检测经针刺或冷冻免疫诱导及同期对照家蝇幼虫组织匀浆液的抗病毒活性。结果 家蝇幼虫组织匀浆液中有抗病毒活性物质存在,针刺或冷冻组抗病毒物质的活性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家蝇幼虫组织匀浆液中抗病毒活性物质的性质尚待进一步确定。研究结果为抗病毒药物的寻找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初步研究。方法丝光绿蝇三龄幼虫,采用超声波处理后24h提取其血淋巴,采用大肠杆菌作指示菌,作抑菌试验,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活力大小。结果丝光绿蝇三龄幼虫每160只约提取血淋巴0.5ml,超声波诱导后24h取血淋巴,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活力。结论超声波诱导丝光绿蝇后,其体内产生了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家蝇胚胎细胞产生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方法LPS诱导家蝇胚胎细胞系(MDEC-07114),收集诱导后4、8、12、16、20、24h上清液,三氯醋酸提取抗菌肽,抑菌圈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LPS作用处于对数生长的家蝇胚胎细胞后,细胞形态、增殖无明显变化;诱导后8h家蝇胚胎细胞开始产生抗菌肽,16h达高峰,诱导后24h仍有抗菌活性。结论LPS可诱导家蝇胚胎细胞系MDEC-07114产生具抗菌活性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11.
抗菌肽Cecropin-His-6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家蝇幼虫Cecropin-His-6抗菌肽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从家蝇幼虫体内扩增Cecropin-His-6抗菌肽基因,构建pcDNA3.1/Cecropin-His-6重组表达质粒并用脂质体转染CHO细胞中,G418筛选,HisTrap HP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琼脂糖平板抑菌试验检测目的蛋白的抗菌活性。结果pcDNA3.1/Cecropin-His-6重组质粒成功转染入CHO细胞中,并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Cecropin-His-6目的蛋白。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肽哺乳动物型工程细胞表达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制备抗耐药菌的肽类抗生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惠  邓兵  李宏  贾琳  付强  马婧 《医学动物防制》2009,(11):820-821
目的观察大蒜粗提液对蚊蝇幼虫的杀灭效果,为寻找新的植物源杀虫剂提供思路。方法大蒜鳞茎磨碎后用蒸馏水浸泡,用水稀释后测定其对淡色库蚊和家蝇幼虫的毒效。结果在测定浓度下,大蒜粗提液对淡色库蚊幼虫和家蝇的1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存活的幼虫大多延迟化蛹。但低浓度的粗提液对3龄家蝇幼虫无明显杀灭作用。结论大蒜粗提液对蚊蝇幼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将编码人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成熟肽的cDNA插入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28a( )中构建表达质粒pET-EC-SOD,表达菌株用1mmol/L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3h-5h后,产生较多的重组人EC-SOD,并形成包含体。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占菌体可溶性蛋白质的26%以上。经纯化和复性后的EC-SOD比活为每毫克纯化酶蛋白1200U。将EC-SOD转染粉纹夜蛾Tn-5Bl-4细胞,经扩增后在细胞内进行表达。SOS-PAGE分析结果表明,粉纹夜蛾细胞中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ku的特异蛋白质带,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特异条带即为EC-SOD蛋白,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表达产物比活为每毫克细胞裂解物260U。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V+)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诱导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进一步纯化。方法:将V+基因以C端融合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E.coli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His6融合表达产物经金属离子(Ni^2 )融体亲和层析分离纯化,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SDS-PAGE分析确定有与His6融合表达产物(His6-rV )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的诱导表达条带,其表达量占全菌蛋白的20%左右,表达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0%。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His6融合表达载体可以高效地表达和纯化重组V+蛋白。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蝇幼虫的捕食性昆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7种较为常见、分布较广的鞘翅目昆虫:1、大隐翅虫,2、大眼隐翅虫,3、阎甲虫,4、扁葬甲虫,5、白腹皮蠹,6、玫瑰皮蠹,7、赤足郭公虫.在室内对这7种捕食性昆虫捕食蝇幼虫的食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前5种食量较大,其中大隐翅虫一天最多可捕食家蝇三令幼虫48只,大眼隐翅虫为17只,阎甲虫为14只,扁葬甲虫为36只。除捕食外,这些昆虫还可大量咬残,咬死蝇类幼虫。作者认为,以上捕食性昆虫是蝇类生物防治中不可忽视的天敌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