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70年代后期Dewooa等在AMI患者发病前几个小时内行冠脉造影.发现85%以上的患者有冠脉内血栓形成,人们才认识到冠脉内血栓是造成AMI的主要病因,由此肯定了溶栓药的治疗价值,80年代之后国内很多医院采用静脉内注入溶栓药,使溶栓治疗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1994年以来笔者对15例AMI早期给予国产尿激酶(UK)进行再通情况临床观察,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选择临床应用有效安全的溶栓剂。方法:筛选了5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和合资化泰尿激酶(UK)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根据临床冠脉再通间接指征判断再通率。结果:再通率r-SK组为72.4%(21/29),UK组为51.9%(14/27)。两组比较差异须显著性(P<0.05)。副作用,r-SK发热寒战率10.3%,低血压发生率3.5%,上消化道出血10.3%;UK无寒战发热和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7.4%。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效果优于UK。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通情况。结果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为78.69%。结论早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且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r-sk)溶栓治疗(150万单位60分钟内静脉滴入),观察注射用重组链激酶(r-sk,上海医科大学生产50万单位/支)在不同时间溶栓治疗急性心梗的再灌注率、不良反应,及其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闭塞性相关血管临床的再通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3%,轻度出血占6.6%,说明r-sk是一种具特异性、高效、安全的溶检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9例符合溶栓治疗的AMI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rSK组30例和尿激酶(UK)组49例,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并发症以及rSK的不良反应。结果:rSK组的临床血管再通率76.67%,显著高于UK组的55.1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rSK组发生轻微过敏反应6.7%,低血压10.0%,对症治疗后迅速好转。结论:国产rSK溶栓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为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溶栓剂-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1月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3例经国产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80.9%,严重心律失常11.6%,心源性休克2.3%,脑出血2.3%,4周死亡率4.7%。无其他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对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的再通率为66.7%,示其确有提高急性心肌梗塞(AMI)疗效、降低了病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15例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商品名,思凯通,以下简称思凯通)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对15例CPR后AMI患用思凯通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溶后14例冠状动脉再通,再通率为96.67%,无出血并发症。1月后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1例,Ⅰ级13例,1例非心源性死亡。结论:对于心肺复苏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不要放弃溶栓治疗。对复苏后无外伤的患应立即就地在急诊科实施溶栓治疗,不仅安全,而且非常有效。溶栓治疗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证实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有效,我院应用古巴重组链激酶(Heber Biotec S.A)对26例AMI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现对其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作一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入选标准为:①典型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至少有两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2.0mm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产重组链激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4例。根据临床冠脉再通评价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5%。副作用发生率为16.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德国链激酶(SK)与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CCU病房1996年3月~1997年12月静脉溶栓治疗AMI49例,分为SK组25例和rSK组24例。2组分别用SK及rSK150万单位60min静脉滴入,伴随用药2组相同。结果:血管再通率SK组68%,rSK组6667%(P>005)。溶栓距发病≤6h;前壁梗塞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SK组1429%,rSK组1333%(P>005)。梗塞血管再通组病死率为303%,明显低于未通组的25%(P<001)。轻度出血并发症:SK组120%,rSK组125%,无颅内出血。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SK组120%,rSK组83%(P>005)。结论:SK和r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肯定,副作用小。rSK价格较低,更适于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秦法玲 《海南医学》2004,15(12):135-135,147
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已成为AMI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内三科2000年3月-2003年12月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早期静脉溶栓治疗40例符合适应症的AMI患者,总有效率达到80%。现将溶栓方法及临床观察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7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不同溶栓药物、不同溶栓时间、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①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用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②相邻两个或者更多导联ST段抬高,肢导>0-1mV、胸导>0-2mV,但应排除早期复极综合征;③发病12小时以内;④年龄70岁以下(体质较好的可放宽至75岁);⑤无溶栓禁忌症。1.2 分组:收入CCU病房AMI患者,随机分为重组链激酶(r-SK)组和栓体舒(rt-PA)组。r-SK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1…  相似文献   

15.
观察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为AMI发病在12h之内的56例患者,溶栓前口服阿司匹林0.3g而后r-SK150万U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点滴,观察胸痛的缓解程度,梗死相关导联ST的回降及再灌注心律失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CK-MB)峰值时间,判断溶栓后冠脉再通率、副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我院近年采用重组链激酶 (思凯通 ) ,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 2 8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 ,无溶栓禁忌证。本组 2 8例中男性 2 0例 ,女性 8例。最大年龄 76岁 ,最小年龄 38岁 ,平均 5 8.4岁。2 .梗塞部位 前壁、前间壁 16例 ,下壁 6例 ,下壁 右心室 后壁 5例 ,高侧壁 1例。3 .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  3h以内 4例 ,6h以内 17例 ,12h以内 4例 ,2 4h以内 3例。4.给药及观察方法 持续心电图示波监测 ,检查 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17.
职志威  杜娟 《中原医刊》2000,27(9):F003-F003,F004
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进展之一。早期运用疗效确切 ,它可缩小梗塞面积 ,改善预后 ,而同时做好溶栓治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 ,则对降低病死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我院急救中心自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4月用重组链激酶对 2 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均符合溶栓适应症 ,其中男 17例 ,女 3例 ,年龄 38~ 67岁 ,心肌梗塞部位 :前壁11例 ,前壁加下壁 5例 ,前间壁 2例 ,下壁 2例。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治疗方法 :重组链激…  相似文献   

18.
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静脉溶栓治疗在我国已广泛开展 ,以往多用尿激酶 (UK) ,为了观察r SK静脉溶栓治疗AMI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院心内科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6月用r SK对 2 4例AMI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 ,并与 1996年1月~ 1999年 1月间应用UK静脉溶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①持续胸痛≥ 30min ,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②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肢导 >0 1mV ,胸导 >0 2mV ;③发病在 12h之内 ;④年龄 <70岁 ,体质好者可放宽至 75岁 ;⑤无静脉溶栓禁忌证。1 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