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比较两组的ASSR、Tb-ABR反应阈及PTA阈值,同时就ASSR、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SSR和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听力障碍组中,Tb-ABR的反应阈与PTA阈值接近,而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差值较大.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要普遍优于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结论 ASSR和Tb-ABR均为较好的评估行为听阈的客观测听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正常儿童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阈值及纯音听阈,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60耳)正常5~10岁儿童分别行ASSR与纯音测听测试。结果:不同频率ASSR测试值均数与纯音听阈均数差值为11~16.50 dB HL;各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均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25 kHz及0.5 kHz组差异尤为明显(P<0.01)。除0.25 kHz及0.5 kHz外,其他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两者的相关关系有增强趋势。结论:正常5~10岁儿童中、高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应用ASSR预测被检查者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在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用短音诱发听觉脑干诱发电位(click-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lick-ABR)和ASSR,对已经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进行听力测试,记录获得双耳客观听阈所需时间及ASSR在不同强度声音刺激下的引出率,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至5岁.结果 ASSR每个强度检测所需时间与click-ABR检测至该强度听阈所需时间相比有明显差异,可缩短8 min(P<0.05).通过比较ASSR各强度引出率发现,强度越高引出率越高,50 dBSPL与60dBSPL声强刺激引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均>85%,且明显高于40 dBSPL声强刺激引出率(P<0.05).结论 ASSR可快速准确检测双耳8个频率客观听阈,可以尝试以50 dBSPL声强刺激ASSR检测技术,进行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用以弥补耳声发射和click-ABR听力筛查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在评估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听力状况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受损情况中的作用.方法 对ZKS患儿38例76耳度同龄健康儿童20例40耳进行ABR及ASSR测试.结果 ZKS组患儿的ABR 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及Ⅰ~Ⅴ波峰间期较时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KS组ASSR各频率反应阈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ABR和ASSR,可以为定量定性的评估ZKS患儿听力损失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本院4~8岁的聋儿测听工作中摸索出一些有别于非聋儿及聋人的纯音测听方法。用此法测试聋儿与相应的脑干诱发电位测试进行比较,能较准确地评估聋幼儿听力。它对于听力言语康复水平及聋儿语训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突聋听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在长航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订的突聋诊断依据的双耳突聋患者20例,上述患者在同一天内的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下分别进行ASSR、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纯音测听检查,分析ASSR与纯音测听和ABR的相关性。结果 0.5、1.0、2.0、4.0 k Hz ASSR与纯音测听相关性分别为0.834、0.921、0.961、0.935。其中0.5 k Hz ASSR阈值与纯音测音阈值的差值在10~20 d B,其余频率差值在5~15 d B。除0.5 k Hz外,其他几个频率段ASSR与纯音测听结果均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ASSR与Click ABR的比较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 ASSR频率特异性好,刺激强度高,能同时测试左右耳共8个频率的听阈,是一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客观测听方法。ASSR与纯音测听和ABR有极高的相关性,在突聋诊断和听力损失程度评定中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和行为测听在幼儿听力评估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取30个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儿(排除传导性聋)。分别测试其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的行为测听阈值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通过计算两者的回归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可以观察到行为测听闻值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我们可以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来预测行为测听阈值。同时发现,预测的剩余标准差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在幼儿可以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来预测行为测听阈值。  相似文献   

8.
听觉脑干电反应在小儿测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黄飞  徐伶丽 《广西医学》2011,33(7):829-830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纯音听阈测试(PTA)在听力残疾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ASSR测试与纯音听阈测试对279例听力残疾评定者进行听力评定.结果 279例听力残疾评定者经PTA、ASSR检测,伤残率分别为98.6%(275/279)、97.1%(271/279).诊断为伪聋4例,夸大性聋21例.两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d responses,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客观聋组、47例夸大聋组和30例正常听力组人员均行0.5kHz、1kHz、2kHz、4kHz共四个频率处的ASSR和纯音测试(pure tone threshold audiometry,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各频率的ASSR-PTA差值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7.63±5.62)dBHL、(11.58±2.80)dBHL、(10.54±3.24)dBHL、(9.20±3.32)dBHL,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63±8.22)dBHL、(8.99±8.75)dBHL、(12.50±8.50)dBHL、(10.03±10.13)dBHL,在夸大聋组依次为(-18.02±18.15)dBHL、(-11.05±16.63)dBHL、(-6.06±19.17)dBHL、(-5.81±20.17)dBHL。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PTA听阈的相关系数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0.668、0.839、0.791、0.716,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817、0.826、0.892、0.768,而在夸大聋组依次为0,280、0.352、0.396、0.468。以客观聋组的ASSR反应阈为自变量、PTA听阈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经回顾性考核和前瞻性考核,证实应用ASSR评估真实听力效果较好。结论应用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是可行的,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 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 患者进行听力测试,探讨其ASSR和ABR的听力学特点。方法对63例(121耳)确诊为LVAS和同期来我院就诊的20例非LVAS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ASSR和ABR测试,分别记录结果,分析并观察其特点。结果LVAS组:ASSR 在0.5~4?kHz阈值呈上升趋势,直至4?kHz反应阈消失,近成直线关系,随低频听阈值的升高,斜率值减小;给出最大刺激频率中,1?kHz反应阈最后消失;当ASSR听阈介于50~80?dBHL时,若ABR以dBnHL为单位,其对应的反应阈数值小于ASSR听阈数值;当ASSR听阈>100?dBHL时,ABR 109.6?dBnHL已不能引出V波;84耳ABR最大声刺激未引出V波, 其对应ASSR仍可全部或部分频率引出反应阈。非LVAS组:0.5~4?KHz阈值曲线多为平坦型, 2~4?kHz均值与ABR V波反应阈相近。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ASSR 0.5~4?kHz各频率反应阈值呈升高趋势直至消失,其数值与ABR反应阈数值大小具有阶段性改变,其改变区间在80~100?dBH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纯音听阈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3例(65耳),行ASSR阈值纯音听测试。结果:ASSR、纯音听阈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听阈有显著相关性,0.5、1.0、2.0、4.0 kHz频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772、0.743、0.756。ASSR阈值较行为阈值高,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差值多在3.0~10.0 dB HL之间,在0.5、1.0、2.04、.0 kHz频区间分别为:4.77、8.83、6.49、3.67 dB HL,随频率增高,两者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结论: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测试ASSR阈值可推断出被检查者纯音听阈的阈值。  相似文献   

1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善后BA四的主要变化是V波的出现,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而病情恶化后的改变则相反。结论 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V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是意识改变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豚鼠后半规管造瘘后的听力情况。方法健康杂色豚鼠10只,左耳为实验耳,右耳为对照耳,左耳后半规管造瘘后分别进行多频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测试状态为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结果载波频率为0.5 kHz、1 kHz、 2 kHz及4 kHz时,左耳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dB SPL)分别为30.00±8.66、25.56±5.27、20.00±5.00和22.22±4.21; 右耳分别为35.56±5.27、27.78±10.93、18.89±3.33和21.11±3.33。左右耳同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手术造成的较小的后半规管瘘管对听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频听性稳态反应(MASSR)评估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纯音听阈的可能性,旨在观察听力正常青年人骨导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测试的正常值特点,进一步探讨骨导ASSR的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阂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对不能配合做纯音测听的患者行听力评估时提供客观参考。方法对20例(男10例、女10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骨导ASSR及骨导纯音听阈检查,记录0.5、1.0、2.0、4.0kHz反应闽及行为听阈,比较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骨导ASSR反应阈男组、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频率间骨导ASSR反应阈比较,4.0kHz较其它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5、1.0、2.0kHz三个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导ASSR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在0.5、1.0、2.0、4.0kHz四个频率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1、0.26、0.29。结论骨导ASSR反应阈与骨导纯音听阈间只有在0.5、1.0kHz时有较好的相关性,高频的骨导ASSR与骨导纯音听阈差异性比较大,因此目前还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评估高频骨导纯音听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上行听觉通路各级脑区听觉响应信噪比的特征演变规律、不同大脑状态对各级脑区听觉响应信噪比的调节,以及编码声音特征的有效指标。方法 以SPF级C57BL/6J清醒小鼠的下丘、内侧膝状体、初级听皮层的神经元为研究对象,以能够表征3个脑区群体响应为目的记录大量神经元信号,实验结束后统计共使用小鼠80只,其中下丘和内侧膝状体各20只,初级听皮层40只。采用玻璃微电极贴附式方法分别记录3个脑区神经元的最佳频率听觉响应,通过计算神经元的自发与诱发建立分布模型,并对听觉响应信噪比的演变规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监测小鼠跑动速度判断小鼠的运动状态,分析在安静和跑动状态下不同脑区神经元的自发与诱发的变化以及听觉响应信噪比变化的情况。结果 上行听觉通路中不同脑区自发均符合泊松分布,诱发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听觉响应信噪比在下丘脑区显著比内侧膝状体和听皮层大,3个脑区两两之间具有显著差异(IC与MGB:P<0.001,IC与A1:P<0.001,MGB与A1:P<0.001);多个脑区的听觉响应信噪比在不同运动状态下都维持稳定,即IC、MGB、A1听觉响应信噪比在安静状态下和跑动状态下均没有显著性差异(IC:P=0.537,MGB:P=0.383,A1:P=0.126)。结论 听觉响应信噪比可能是编码声音特征的更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以指导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了解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出生的362例新生儿,分为足月儿组(198例)和早产儿组(164例),其中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正常早产儿组(68例)和高危早产儿组(96例),各组在生后48~72 h均进行了脑电图、BAEP两项检查,并比较各组上述两项检查的异常率以判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将高危早产儿组和正常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32周、32+1~35周、35+1~37周组,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胎龄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足月儿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1.2%vs 33.8%,P〈0.05),足月儿组BAEP异常率亦稍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0.2%vs25.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组脑电图、BAEP异常率分别为78.1%、77.6%,明显高于正常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P〈0.05).高危早产儿及正常早产儿在胎龄〈32周、32+1~35周、35+1~37周各组中,脑电图的正常、轻度、重度程度以及BAEP正常、轻、中、重程度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电图和BAEP损伤程度、比率与胎龄呈负相关(r1=-0.315,P1〈0.05;r2=-0.378,P2〈0.05).结论:早产儿脑电图、BAEP检查有助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评估预后;高危早产儿应定期动态监测脑电图、BAEP,及时评估脑功能状况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