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肠镜在不明原因小肠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不明原因的小肠大出血患者,术中行全小肠结肠镜检查,结合快速冰冻切片,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给予相应外科处理.结果 全组17例患者均明确了出血原因和部位,十二指肠球部以下至屈氏韧带出血5例,空回肠出血12例;病理检查小肠恶性肿瘤4例,小肠良性疾病13例;行小肠壁部分切除术2例,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11例,根治性小肠切除吻合术4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年无术后复发出血.结论 术中结肠镜检查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诊断快捷、确切,尤其适用于不允许进行较长时间、较复杂检查的小肠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随着内镜技术(主要是电子胃镜和结肠镜)的普及,绝大部分患者的出血原因诊断明确,但是有10%-20%的患者通过胃镜及肠镜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目前所谓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主要是小肠源性出血.但也有部分OGIB的患者出血部位是在胃镜和全结肠镜检查能够检查到的部位,由于检查时间滞后,操作技术不当或经验不足,微小病变常被遗漏。胶囊内镜及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应用使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检查己拓展至深部小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结肠出血患者术中灌肠联合术中肠镜检查出血部位的经验。方法收集不明原因结肠出血的患者31例,经保守治疗效果差,均需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行术中灌肠联合术中肠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不明原因结肠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检查方法。结果31例患者均采用术中灌肠联合术中肠镜检查等方法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手术治疗,术后15d粪潜血转阴,3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肠瘘,无死亡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缺血性肠病是不明原因结肠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术中灌肠联合术中肠镜检查可准确检查结肠出血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对10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经结肠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探查证实其病因依次为:结肠肿瘤30例(28.8%),小肠肿瘤18例(17.3%),肠道血管病变18例(17.3%),直肠癌16例(15.4%),息肉10例(9.6%),炎性肠病8例(7.7%),肠扭转2例(1.9%),原因不明的2例(1.9%)。其中86例行手术治疗,18例行非手术治疗。102例治愈(成功止血),2例高龄者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下消化道出血的大部分病例可通过结肠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探查,可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术中肠镜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内镜在急性小肠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6例急性小肠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的患者进行了术中内镜检查,总结和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25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明确了出血的原因,其阳性检出率达96,2%:其中十二指肠水平部平滑肌瘤2例,十二指肠水平部Dieulafoy病1例,小肠平滑肌瘤5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回肠淋巴瘤2例,回肠末段溃病3例,小肠海绵状血管瘤4例,小肠动静脉畸形5例,胰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检查平均用时15min,且无1例发生术中内镜相关性并发症。所有患者都根据术中内镜诊断进行了相关手术治疗,术后无1例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结论急性小肠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内镜的应用不仅可提高病变检出率,而且定性准确、安全快速。  相似文献   

6.
内镜配合下急诊手术治疗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配合手术治疗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始内镜配合下急诊手术治疗13例不明原因小肠病变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查出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均为单一出血灶;术中平均内镜检查时间20 m in,术后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再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当非手术方法检查失败时,术中内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智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70-2171
[目的]探讨剖腹探查术中内镜诊断消化道大出血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消化道大出血须急诊剖腹探查的患者进行术中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价值。[结果]21例患者通过术中内镜检查明确了原因及出血部位。阳性检出率是100%。其中诊断为消化性溃疡8例,占38.1%。十二指肠降部单发腺瘤2例,占9.5%;十二指肠淋巴瘤3例,占14.3%;贲门撕裂症3例,占14.3%;回肠淋巴瘤4例,占19.1%;胃空肠吻合口出血1例,4.8%。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术15例,仅有3例提示了出血可能所在的部位,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的检出率为20%。明显低于术中应用内镜的检出率(P﹤0.05)。检查用时平均16min,术中内镜检查患者全部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然后对症手术治疗,在手术后没有患者出再出血。[结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不明原因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内镜能够明确出血部位而采取相应措施,能准确定位与定性,可提高剖腹探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内镜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对于经内科综合治疗不止血 ,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转外科行剖腹探查 ,并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 ,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19例患者中有 17例成功地检出了出血部位和原因。结论 术中内镜检查对于小肠出血是一种操作较简便、出血检出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国红 《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66+168-166,168
目的探讨术中胃镜联合结肠镜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行手术治疗中45例出现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采用胃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对其临床治疗价值进行观察。结果45例患者中均经胃镜联合结肠镜明确出血病灶及原因,成功止血,手术均顺利进行,成功率为100%;32例患者出血部位明确为下消化道,11例患者出血部位明确为十二指肠降部出血,2例患者出血部位及原因不能够明确,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术中采用胃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能够有效明确出血原因、病灶,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小肠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为小肠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2002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GIST患者75例,建立数据库,将其中肿瘤部位位于小肠病例进行分析,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20例小肠GIST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多见于50~69岁;R0切除19例,R2切除1例,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接受放化疗。低度复发风险2例,中度复发风险4例,高度复发风险14例。结论小肠GIST同样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以腹部胀痛不适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多见,以R0切除的手术治疗联合靶向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预后应结合手术方式、术后复发风险评级及靶向治疗情况进行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随着内镜技术(主要是电子胃镜和结肠镜)的普及,绝大部分患者的出血原因诊断明确,但是有10%~20%的患者通过胃镜及肠镜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目前所谓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主要是小肠源性出血,但也有部分OGIB的患者出血部位是在胃镜和全结肠镜检查能够检查到的部位,由于检查时间滞后,操作技术不当或经验不足,微小病变常被遗漏.  相似文献   

12.
90%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原因通过胃镜和结肠镜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但仍有5%~10%的消化道出血经上述检查而不能明确病因,这被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或隐匿性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大多位于小肠,由于小肠冗长、迂曲、活动度大,缺乏方便、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定性、定位诊断比较困难.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盲区。有时患者由于诊治周期长.不得不进行盲目的手术剖腹探查。近年来文献表明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扫描、较高空间分辨率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同时观察肠壁内外情况等优点,结合小肠阴性造影剂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镜、MSCT和MRI在肠梗阻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腹部平片、手术证实肠梗阻病人的结肠镜、MSCT资料并复习有关肠梗阻MRI诊断文献。结果140例肠梗阻:结肠梗阻60例,小肠梗阻73例,未明确7例。结肠镜检查67例:其中结肠肿瘤41例;结肠息肉6例;结肠套叠6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回肠末段肿瘤2例;未见异常10例。MSCT检查80例:其中小肠粪块24例;粪石2例;肠腔外淋巴瘤4例;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小肠肿瘤26例,原因未明23例。治疗情况:保守治疗30例,结肠镜下乙状结肠扭转复位2例;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3例;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6例;手术治疗99例。死亡5例;康复135例。结论结肠镜、MSCT和MRI检查能较为准确诊断肠梗阻病因及其梗阻部位,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49例小肠出血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22/49),良、恶性肿瘤差异不明显,其他原因依次为炎性肠病(10/49)、小肠憩室(8/49)、小肠息肉(5/49)及血管病变(4/49).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结论 小肠出血原因肿瘤占首位,其次分别为炎性肠病、小肠憩室及血管病变.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及核素扫描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剖腹探查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又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也是一种主要诊断手段.小肠出血治疗以药物、内镜治疗为首选,如效果不佳则行手术治疗,主要为包括病变在内的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15.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118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诊断率,探讨小肠出血病因.方法 对118例有消化道出血症状,胃镜、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阴性的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 118例患者中,46例经肛进镜,37例经口进镜,25例分别经口及经肛进镜检查.118例发现病灶,其检出率为100%;107例可解释出血原因,病因诊断率90.68%.确诊病因的107例患者中血管病变42例(39.25%);肿瘤27例(25.23%);小肠憩室23例(21.50%);克罗恩病7例(6.54%).结论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出血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小肠血管病变、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及小肠克罗恩病为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茧症病例的临床资料。8例均经手术确诊,术中发现腹腔内广泛灰白色纤维膜如“蚕茧状”包裹全部小肠(5例)或部分小肠(3例)。行纤维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术,其中部分肠切除吻合术2例,小肠减压术1例。结果8例患者均治愈,病理检查提示纤维组织增生,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随访4个月至3年,全部患者均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结论腹茧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能为诊断提供一些线索。肠粘连松解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处注射甲氨蝶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经过。方法 诊断主要依据B超检查、子宫切除标本及病理;治疗4例病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阴道于子宫前壁病灶处穿刺注射甲氨蝶呤(MTX),其中1例合用米非司酮,另1例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4例停经后均有少许阴道出血,2例在未明确诊断下行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结果 3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后应尽早B超检查,一旦发现瘢痕部位妊娠,局部病灶处穿刺注射MTX不失为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4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急诊手术的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及术中灌洗方法。结果3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中灌洗;5例行结肠造瘘术,二期手术切除;1例行Hartmaan术;2例行永久性结肠造瘘术。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为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腹腔感染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合理的围术期处理,术中彻底的结肠赫乐两潞蚌晏革来庸功的娑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年龄74~86岁,体质量38~45妇,平均体质量指数(BMI)17.8kg/m20术前均以肠梗阻收治入院。3例患者Howship.Romberg征阳性;7例患者术前CT检查发现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有肠管影。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5例为右侧闭孔疝,3例为左侧闭孔疝,术中见疝内容物均为小肠,6例发生绞窄,其中4例属于小肠壁疝,均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解除嵌顿后小肠血运恢复。未行肠切除术,闭孔予4-0丝线间断、内荷包或“8字”内翻缝合。4例患者术中行小肠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入院至手术时间最长7d,最短为1d,平均住院时间为17.5d,所有患者切口均行减张缝合,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发生肺部感染2例,术后转入ICU治疗2例。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高龄、营养状况差、多产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应警惕存在闭孔疝的可能,及时行腹部和盆腔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早期确诊并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闭孔疝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良性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31例老年结直肠良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穿孔部位:回盲部2例,横结肠3例,乙状结肠13例,直乙交界部位12例,降结肠l例.穿孔原因:粪性穿孔6例,自发性穿孔13例,缺血性结肠穿孔4例,结肠憩室穿孔2例,炎性结肠病穿孔3例;乙状结肠扭转致肠绞窄坏死穿孔3例.手术方式: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穿孔部位修补加回盲部造瘘术4例;病灶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17例;病变部位一期切除加吻合术,回盲部导管减压或小肠造瘘转流术7例;21例治愈,10例死亡.4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6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出现吻合口瘘4例,8例腹腔脓肿,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针对老年结直肠良性穿孔患者,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腹腔穿刺及CT检查十分重要,一旦诊断结直肠良性穿孔,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