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各脏腑经络若能通畅无阻,营卫气血周流不息,气机升降有序,人则健康无病,即如《金匮》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发生壅滞不通,就形成疾病。对“不通”之证,临床多用行气、活血、攻下、利水等通利诸法,但这并非是治疗壅滞病证的唯一方法。正如《素问直解》所说:“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以补达通”是指通过补益以达到疏通脏腑气血壅滞的方法,主要用于脏腑衰弱,气血不足所致不通滞塞的病证。临床常用于以下…  相似文献   

2.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浸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缩蜷……因重中于,则痛久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热气留于小肠……故痛而闭不通矣。”内经列举了十四种疼痛的临床表现,并阐明辨证要点及其病因病机。其治疗法则不外乎一个“通”字,这里所谓通并非单指通下、破瘀散结之法,其变通妙用可谓无穷,正如清·高士宗所论“通之三法,各有不同,调气和血,调血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经者,使之旁达亦通之,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  相似文献   

3.
中医对痛与不痛有个概念,就是说:通则不痛,气血调和也;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因此,治疗痛症要着重调理气血,畅通经脉为主。清高士宗对通法的运用较为详备,值得我们临床参考。他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这是说明中医治疗痛症是有极其丰富内容的。我们根据前人的经验论述,并在通则不痛的理论启示下,在用药上加以探讨。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尝试探讨从“通”立法理论的源流及其可行性,为临床中医辨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从“通”立法的理论源流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经络的通调、气血运行的调畅,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因此,《素问·调经论篇》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即五脏是人体之本,经脉之所络属,都通过经脉发挥作用,通过经脉以运行气血;人若出现血气不和,就会由此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要保持经脉通畅,不失其常。从“通”立法,即指临证要从“通调”立意,辨证施治,正如清代高世栻《医学真传·心腹痛》指出:“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故切不可狭义理解“通调”内涵。  相似文献   

5.
杨宝春老中医临症将胃病分为寒湿困遏、饮食停滞、肝胃不和、瘀血阻滞、脾胃虚弱等五型进行治疗,强调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因有寒、痰(饮)、瘀、湿、食等,总以正虚为主导,当时时顾护中气。主症为疼痛,致痛之理,皆缘不通,杨老奉行《医学心传》"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张玲 《北京中医》1998,17(2):4-5
温法是通过温里去寒的作用达到阳复寒去的目的。有关通法意义《医学薪传》云:“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叶天士根据脾胃两经不同的生理特性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六腑以通为用,故腑证多以通立法,然“此通字,勿执攻下之谓”。正如高士宗在《素问直解》所言:“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  相似文献   

8.
通下法是临床常用治法。在各科中应用广泛,含义却不局限于通里攻下,如通轩居士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活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法,若必以下泄为通则谬矣”。笔者结合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应用通下法治疗泌尿外科急症,辨病辨证结合,取得显著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法,是临床常用治法,具有广义和狭义[1]之分。狭义之通法指通里攻下;广义通法,包括理气、活血、解郁、通淋等多种治法。临床上根据瘀滞不通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法,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曾广泛应用通法,宋代医家通轩居士云[2]:“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活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通也;虚者助之使用,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法也,若必以泻下为通则谬矣。”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亦善于运用通法,效果显著。举例如下。通腑泻热治便秘张某,男,76岁,2008年2月8日初诊,患者以发热,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来院就诊,两个月前患者曾因感冒在个体诊所治疗,用药后出汗过多,后来一直间断性发热,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某医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两次住院予以西医保守治疗,一d前又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腹胀,腹痛,大便不通。查:血、尿常规正常,腹部透视无异常,诊见:面色发红,烦燥不安,发热,腹胀,腹痛,大便不通,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干黄,脉实有力,诊断:便秘(阳明腑实症)。予以小承气汤加减,大黄、当归、白芍各15g,枳实、厚朴、炒杏仁、桔梗各12g,甘草10g,每天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50m l,口服,服两剂大...  相似文献   

10.
胃痛日久用鹿角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冬珊 《中医杂志》2003,44(5):331-331
胃痛一症最为多见,胃痛日久者,在辨证方中加入鹿角霜,疗效较好。胃痛的原因多端,但其共同的病机是“不通则痛”,即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治当守“通则不痛”的治痛大法。然通不必以下泄为通,如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调血和气,亦通之之法。多年前,吾跟师侍诊,常昧于其用药,一日,两胃痛患者苦病10余年,  相似文献   

11.
<正> 1 闭者直通输卵管阻塞不通,病位在于下焦少腹血室之地,厥阴肝经经脉所过之处。故其症状常见少腹隐痛或刺痛,经行时尤甚,月经周期不准,两乳或有胀痛,脉象弦涩,婚后不孕等。故遵《内经》“如病在脉,调之血,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留者攻之,血实者宜决之”。涩者宜行宜疏,闭者宜攻宜通。故首选以通为主,所谓“通”即理气活血通络也。因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法可使瘀滞之脉络通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常用四物汤加炮山甲、路路通、桂枝、王不留行、桃红、红花、丹参、水蛭、皂刺等,  相似文献   

12.
刘伟华 《新疆中医药》2011,29(4):115-116
胃脘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可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气滞瘀血、痰湿浊等所致。但病机总以胃脘失和失降,而失通畅为关键。正如清代名家高士宗言:“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也通也,虚者助之以通。寒者温之以通,无非通之之法也。”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通法理念应用到胃脘病的治疗中,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腹痛胸痺第七心胃疼,有九种, 辨虚实,明輕重, 痛不通,气血壅, 通不痛,調和奉。“原註”①眞心痛不治,今所云心痛者,皆心胞絡及胃脘痛、共有九种,宜細辨之, ②虛者喜按、得食則止,脉無力,实者拒按,得食愈痛。脉有力,二証各有輕重, ③痛則不通、气血壅滞也、④通則不痛、气血調和也,高士宗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調气以和血,調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結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溫之使通、無非运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洩为通、則妄矣。“淺說”中医一般所謂心胃痛主要是指胸痛或腹痛、虞搏医学正傳謂: “內經曰、木郁之發,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胃之上口名曰賁門、与心相  相似文献   

14.
4 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方法 辨治各种病证,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双治。处方用药多从“通”字着眼,以调气血而安脏腑为治疗原则。若病邪阻遏气血属实证者,则用疏通法;若因脏腑虚弱致使气血不通者,则用通补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调畅气血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疼痛 ,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大凡寒客经脉、燥热内结、肝郁气滞、痰瘀停积等各种病邪阻滞经络脉道 ,气血运行不畅均可致痛 ,古人谓之“不通则痛”,进而提出了“通则不痛”的理论。凡实邪阻滞引起的疼痛 ,祛其邪、通其闭、化其痰、理其气、逐其瘀、邪去而经络气血运行恢复通畅 ,其痛即愈。然临床有些痛证 ,通之而痛不解 ,甚或加剧 ,故痛非尽为不通 ,而概以“通”为治。《医学真传·心腹痛》谓 :“所痛之部 ,有气血阴阳之不同 ,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 ,漫云通者不痛……若必以下泄为通 ,则妄矣”。可见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理论仅是对邪…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八之胃脘痛载有44案,计用药71味,篇末有华岫氏按语。全篇反映叶氏对胃脘痛实践经验,体现了叶氏学术思想,简要而有独到之处。现就本人学习与临证体会予以浅谈。 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叶氏认为“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叶氏通法治胃脘痛,需先辨清属寒属热,在气在血,是经是络,变化通法,或调气和胃,或调血和胃;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和的关系就在于胃气润泽,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转化无由,壅滞成病。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如案:江某,二十岁,胃痛缓,气逆不降,投鲜枇杷叶、杏仁、生香附、降香汁、厚朴、橘红、桔梗、白蔻、以芳化淡渗,健脾  相似文献   

17.
不通则痛     
《素问·举痛论》曰:‘痛而闭不通矣。’《证治要诀》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察色候脉也可悉痛,如青黑为痛,痛在经者脉多弦大,痛在脏者脉多沉微。治则以通法,然而不可只理解为泄下一法,还有调气以和血、中结者傍达、寒者温之、虚者助之等等。有时以通下能治上,如肺炎的实热阶段肺气不宣,笔者以凉膈散治获良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朝百脉能通调水道,当肺炎时能使全身各脏器,包括胃肠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其临床表现有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汗出,甚至昏厥。这些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心痛”病相似。包括了“胸痹”、“真心痛”、“久心痛”等。“心痛”病的辨证施治有本虚标实两个方面。在疼痛发作期,病情急,宜治标,以通为主,多以活血化瘀、芳香温通法为治;缓解期宜治本,以补为主,当详辨其病情,视心、肝、脾、肾阴阳之偏盛,气血之郁滞情况而调之。但气滞血瘀,痰浊闭阻经脉,经脉不通是“心痛”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应考虑活血化瘀,调畅气血,疏通经脉,方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闭经的辨证论治经验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治疗难度较大之疾,因其病因复杂,往往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相差甚远。下面就笔者多年来治疗闭经的临床心得作一概述,以供同道参考。1治疗原则对闭经的辨证应以全身症状为依据,结合病史及舌脉,分清虚实,遵守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有通,泻中有养。切不可不分虚实概以活血理气通之,特别是虚者因血海空虚,源断无血可下,若一概泻而通之必会伤及脏腑、气血、经络,适得其反。治疗闭经的基本原则有三:其一,通经之要在于开源。经闭者,脉不通也,必通为治。然通经之法,绝非破气、破血之属所能囊括,气血虚者,养正为…  相似文献   

20.
李婷爱 《光明中医》2012,27(4):790-79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病症.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癌以及慢性胰腺炎和胆囊炎等以胃痛为主症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治疗. 胃痛之病,体察其发病规律,其中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但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正如《素问·经脉别论》内更详述其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对于水谷入胃,赖脾之运化使精气四布,上下通达,详述无遗.脾主升,胃主降,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至于通降之法,各有不同,正如《医学薪传》所说:"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笔者治疗胃痛多年,临症应用施今墨先生的治胃痛十法即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之法,颇感得心应手,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