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杂外伤性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方法:对28例继发于钝挫伤、穿通伤的复杂外伤性青光眼行联合手术治疗,其中行晶状体摘除、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眼阀前房植入术10例,保留晶状体、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眼阀前房植入术3例,无晶状体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人造瞳孔术联合青光眼阀前房植入术4例及睫状体扁平部植入术5例,人工晶状体眼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4例,恶性青光眼行前房成形术,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阀扁平部植入术2例,以上眼其中7例同时行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诊9~40个月,平均18.6个月,手术成功(眼压:6~21mmHg)21只眼(75%)视力提高15只眼(53.5%)。并发症:早期低眼压18例,脉络膜脱离12例,眼压失控7例,玻璃体出血4例,引流管内口阻塞5例,驱逐性出血1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联合手术是治疗复杂外伤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34例(4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4例难治性青光眼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7只眼),无晶状体眼4例(4只眼),人工晶状体眼1例(1只眼),外伤性青光眼2例(2只眼),发育性青光眼9例(12只眼),色素播散性青光眼2例(2只眼)。术前平均眼压(42.15±2.32)mmHg,术后眼压控制30只眼,眼压部分控制7只眼,眼压失控9只眼,术后平均眼压(18.34±3.55)mmHg,眼压有效控制率为80.43%。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67.39%,手术并发症较少。结论新型国产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36例(38只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施行联合手术,采用不同术式去除脱位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提高34只眼,不变2只眼,下降2只眼,有效率89.47%;术后1周眼压缓解率为92.1%.结论 针对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9例(23只眼)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眼压情况。结果 19例(23只眼)中,12只眼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6只眼于术后1月内病情复发,经分别或联合行激光后囊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甚至房水引流管植入后才得以缓解。11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未见复发。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得到控制。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为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伴有晶状体膨胀或不同程度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或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25例2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3.6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3±4.8)mmHg。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为4.0~5.0,其中4.7以上者16只眼(占59%)。术后早期2只眼使用降眼压药物,随访后期无使用。术后早期有并发症,角膜水肿9眼(33%),术后第2天丁达氏征(++)或(+++),人工晶状体表面形成纤维膜5只眼,经活动瞳孔、激素治疗5~7d缓解。结论:采用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并发症少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何雷  庞秀琴  郑鹏飞  杨勋  史翔宇 《眼科》2005,14(2):117-120
目的 观察对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行眼内窥镜下睫状突光凝(endoscopiccyclophotocoagulation ,ECP)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 36例(36只眼)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方法 对36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取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ECP术(采用810nm二极管激光器,能量2 0 0~10 0 0mW ,光凝时间30 0~6 0 0ms ,光凝范围10 0~2 0 0°) ,其中17只眼行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术。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结果 36例术前平均眼压(34 11±14 0 0 )mmHg。31只眼随诊3~15个月,末次平均眼压(17 2 2±4 17)mmHg。眼压控制率86 11%(31/36 )。另外4只眼眼压失控,再次行抗青光眼手术。36只眼术中无疼痛反应,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窥镜下睫状突光凝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手术直观,操作简单,眼压控制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19例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回顾了19例(19眼)恶性青光眼患者接受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例。恶性青光眼发生前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开角型青光眼2眼,先天性青光眼2眼。曾行手术包括虹膜周边切除术3眼,小梁切除术16眼。手术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有15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术前眼压为41.33±13.85mmHg;术后眼压降低为14.23±4.88mmHg。术后患者前房形成,术后早期炎症反应较重,术后4d减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皱褶和少量玻璃体脱入前房。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对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16眼小梁切除术后的恶性青光眼患者,晶状体核硬度≤2级,视力≥0.1者采取抽吸玻璃体水囊联合前房注气重建(A术)。晶状体核硬度≥3级,视力<0.1者采取抽吸玻璃体水囊、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后囊膜、玻璃体前界膜切开(B术)。结果:所有病例经4~5d药物治疗均无效,其中5例7眼采取A术,有2眼前房形成后又消失,再次行A术后获成功,余均一次性成功。7例9眼采取B术者均全部成功,随访5~13(平均9)mo,全部病例眼压得到控制,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视力得到有效保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恶性青光眼采取A,B两种术式可以有效的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68例(75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视力>0.3者51例(56只眼)(74.60%),眼压<20 mm Hg者69例(72只眼)(96.00%);2例(3只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 mm 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性滤过泡(包括Ⅰ型、Ⅱ型)60例(65只眼)(86.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联合手术,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并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该手术不需要昂贵的超声乳化设备.简单易行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9例(9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经控制眼压后,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及眼压.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后囊完整,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得到控制,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液术治疗术中有恶性青光眼倾向患者的疗效。 方法:青光眼患者19例 20眼术中从角膜穿刺口注水恢复前房检查巩膜瓣渗漏情况时,表现为前房浅眼压高的患者,予以玻璃体穿刺抽液、前房注黏弹剂的方法治疗。 结果:患者19例术后无1例浅前房,出院眼压为5~22.5(平均10.4)mmHg,视力较术前提高者5例6眼,下降者9例9眼,3例3眼有玻璃体出血。 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出现恶性青光眼倾向患者常为伴有睫状体前位晶状体前移的闭角型青光眼,术中联合玻璃体抽液术,可有效预防术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对5例在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处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5例全为女性,眼轴长度20.8~21.9mm,5例全部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术后视力0.5~0.8,术后随访1mo眼压正常。结论:小眼球、短眼轴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通过积极处理,术后视力及眼压仍能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1眼发生恶性青光眼其对侧眼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9例单眼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其对侧青光眼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结果:9眼恶性青光眼对侧眼联合手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加深,视功能无进一步损害,未发生恶性青光眼。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恶性青光眼高危眼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32例病例中,22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7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术,3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随诊1~12mo,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32例术前平均眼压45.67±14.36mmHg,随访末次眼压16.63±7.94mmHg,其中9~21mmHg者27例,21~24mmHg者4例,>24mmHg者1例。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者24例,不变者7例,下降者1例。结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13只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本组病例角膜直径9.5—11mm,平均10.8mm。眼轴长17.8~22.5mm,平均21.9mm,发生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11只眼,占84.6%。6只眼行药物治疗,其中2只眼联合YAG激光治疗;5只眼行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截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术;2只眼行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小粱切除术,再次经睫状体平部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后囊膜部分切除术。结果出院时患者眼压在10-15mm Hg,中央及周边前房形成。随访观察10个月至5年,平均20个月,前房稳定,眼压15—21mm Hg,平均18.7mm Hg。结论恶性青光眼好发于小角膜、短眼轴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药物治疗、无晶状体眼联合Y-AG激光治疗可以控制部分恶性青光眼,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截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治愈药物不能控制的恶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6.
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12例(14眼)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出现的时间、眼压、前房深度及处置方法的选择。结果: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时间1~8(平均3.1)mo;前浅房程度:Ⅱ°:7眼,Ⅲ°:7眼;眼压:28~46(平均34.6)mmHg。3眼经药物治疗后恢复前房;其余分别选择手术治疗;2眼行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术;2眼行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Phaco+后囊截开术;3眼行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术;4眼行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IOL术;术后均恢复前房。术后眼压14~23(平均18.3)mmHg。结论: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瞳孔后粘连是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IOL术是迟缓型恶性青光眼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预置小梁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1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预置小梁切口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眼发生早期人工晶状体前膜,2眼暂时性角膜水肿。 结论:预置小梁切口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取17例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有7只眼发生脉络膜脱离,5只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成形术,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前房成形术,1只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前房成形术.有9只眼发生恶性青光眼,1例行抽玻璃体水囊联合前房成形术,3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切开联合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1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中发生脉络膜脱离及脉络膜上腔出血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放液,2只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1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前房成形术,术后前房仍浅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后囊膜切开及房角分离术,1例为视网膜脱离术后硅油存留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及前房成形术.结果 术后前房恢复时间脉络膜脱离组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及前房成形术平均为5.6d,恶性青光眼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切开组前房恢复时间最短,平均为1.1d.结论 恶性青光眼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切开治疗有效快速.  相似文献   

19.
晶状体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的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6~14月,平均9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均治愈,并停用睫状肌麻痹剂,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睫状体阻塞性青光眼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经平坦部前段玻璃切除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11例13眼继发于小梁切除术后的恶性青光眼接受了手术治疗。首先经平坦部行前段玻璃体中央切割减压(至15.0mmHg左右),然后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直径3.0mm的连续后囊撕开,再切割前段的玻璃体,最后向睫状沟位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第一天,所有病例前房均形成良好,无一例前房再消失。视力改善显著,眼压控制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