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子宫肌瘤患者16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米非司酮,观察治疗效果及性激素[血清孕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及雌二醇]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75/80)]高于对照组[75.0% (60/80)],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雌二醇、孕酮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二醇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73±54)、(163±46) p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70±36)、(221±55) pmol/L;孕酮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3±4)、(9±3) μg/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4±4)、(14±3)μg/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王秋飞  郑欣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61-186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观察组在服用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子宫体积(163.5±38.3)cm^3和子宫肌瘤体积(12.7±3.6)cm^3均较对照组的(182.6±39.4)cm^3、(15.9+3.3)cm^3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6.0,均P〈0.05)。观察组孕酮(P)水平(0.8±0.5)nmol/L低于对照组的(1.7±0.7)nmol/L(U=9.0,P〈0.01),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LH和雌二醇(E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和92.5%,高于对照组的36.3%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均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血清催乳激素(PRL)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化脓性输卵管炎或输卵管积水行附件切除或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检测外周血PRL、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观察两组血清PRL水平情况、观察组手术前后PRL水平变化及与术中子宫静脉血PRL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血中PRL为(1.17±0.65)nmol/L,对照组为(0.79±0.37)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外周静脉血PRL为(2.82±1.65)nmol/L,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静脉血PRL为(3.25±2.04)nmol/L、E,为(458.92±433.94)pmol/L,较外周静脉血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外周静脉血中PRL、E2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L是子宫肌瘤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妇科养荣胶囊4粒,口服3次/天,同时加用米非司酮30mg·d-1,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米非司酮30mg·d-1,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16周。治疗前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1);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子宫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7.9%(P<0.05),肌瘤体积缩小57.1%(P<0.01),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子宫体积比用药前缩小18.8%(P<0.05),肌瘤体积缩小38.2%(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及肌瘤缩小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铁制剂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由服药前的75.5g/L上升至服药后的118.5g/L,对照组由服药前的76.0g/L上升至服药后的93.8g/L。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体积由用药前的(119.5±15.8)cm^3,缩小到服药后的(69.7±13.5)cm^3,差异显著(P〈0.01);未发现肌瘤体积增大者。对照组肌瘤体积由服药前的(118.9±15.1)cm^3增长至服药后的(139.3±18.8)cm^3。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可诱导患者暂时闭经,纠正贫血,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与铁制剂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5mg/d,B组应用米非司酮12.5mg/d,C组应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2.7%(P〈0.01),B组子宫缩小24.9%(P〈0.01),C组子宫缩小26.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6.9%(P〈0.15)。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28.8%(P〈0.01)。C组肌瘤体积平均缩比用药前缩小30.6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2年5月24日至2014年9月3日中选择我院患者90例。其中44例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1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另外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对,详细记录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变化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前后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比对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与对照组患者明显体积减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比较中,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各方面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12.5mg/(次? d)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在对子宫肌瘤体积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都优于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且更为安全有效,对临床疗效得到有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25mg/d,B组应用桂枝茯苓胶囊4粒,口服3次/d,同时加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7.7%(P〈0.01),B组子宫缩小33.9%(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9.8%(P〈0.01)。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34.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子宫及子宫肌瘤缩小幅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后与A组对比,激素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杨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80-1681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联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随访2年,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记录月经恢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随访期间妊娠比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妊娠比例分别为92.5%、45.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20.0%(x2=8.308、5.69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雌二醇、孕酮、催乳素分别为(116.6±26.2) pmol/L、(0.43 ±0.21) nmol/L、(16.75 ±4.2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41.1±28.6) pmol/L、(0.62±0.48) nmol/L、(19.87±5.25) μg/L(t=3.405、3.228、3.283,均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联合疗法能够通过增强血清性激素调节程度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消除症状与体征,提高妊娠概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宁 《中国医药》2013,(12):1764-1766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行IVF—ET长方案治疗的PCOS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加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6粒/次,2次/d,连服3个月。比较组间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获卵数、卵裂率及移植胚胎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血雌二醇值、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9±551)ng/L比(3564±746)ng/L,45.0%(271/602)比33.0%(174/528),46.8%(22/47)比26.0%(13/50),6.4%(3/47)比12.0%(6/50)](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可改善PCOS患者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7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药物组(68例)和手术联合药物组(30例).药物组采用醋酸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每28天1次,用药3~6个月;手术联合药物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常规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依从性、失访率、性激素水平、症状体征、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妊娠率.结果 手术联合药物组患者较药物组失访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12/68)比6.7%(2/30),P<0.05];用药结束后,2组患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雌二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卵泡刺激素:(2.24±0.79) U/L比(6.28±2.00) U/L,促黄体素:(3.5±1.2) U/L比(7.0±1.3)U/L,雌二醇:(146±52) pmol/L比(416±33) pmol/L;手术联合药物组卵泡刺激素:(2.18 ±-0.55) U/L比(6.36±1.99) U/L,促黄体素:(4.1±1.0)U/L比(7.3±1.0)U/L,雌二醇:(158±54) pmol/L比(259±42) pmoL/L,均P<0.05],停药2个月后手术联合药物组雌二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67) pmol/L比(259±42) pmol/L,P<0.05],2组其余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卵泡刺激素:(6.20±1.39) U/L比(6.28±2.00) U/L,促黄体素:(7.3±1.3) U/L比(7.0±l.3)U/L,雌二醇:(439±48) pmol/L比(416±33) pmol/L;手术联合药物组卵泡刺激素:(5.89±0.16) U/L比(6.36±1.99) U/L,促黄体素:(7.1±2.2) U/L比(7.3±1.0)U/L,均P>0.05];用药结束后2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糖类抗原12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痛经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诱导闭经的效果。方法对无服药禁忌证、无手术适应证并自愿接受药物治疗的332例患者,行诊刮止血并排除恶性病变,连续服用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观察诱导闭经效果,并检测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停药后301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22例月经稀发,9例恢复正常月经;用药前后卵泡刺激素分别为(10.5±4.5)U·L^-1和(7.1±2.7)U·L^-1,黄体生成素分别为(8.1±1.7)U·L0和(5.8±2.5)U·L^-1,孕酮分别为(5.4±0.3)nmol·L^-1和(3.2±0.2)nmol·L^-1,雌二醇分别为(35.1±25.1)pmol·L^-1和(10.9±8.7)pmol·L^-1,催乳激素分别为(0.58±0.03)nmol·L^-1和(0.49±0.02)nmol·L^-1。子宫内膜明显萎缩;贫血得到纠正。结论使用米非司酮诱导围绝经期功血闭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卵巢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子宫全切除手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观察术后患者卵巢功能与性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促性腺激素(6.52±1.13) mIU/L,黄体生成素(7.62±2.01)mIU/L;对照组术后促性腺激素(8.65±2.67)mIU/L,黄体生成素(9.43±2.89)mI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9、2.057,均P<0.05)。观察组术后性功能各维度评分:性欲(133.47±26.29)分,性唤起(131.03±22.19)分,性高潮(139.93±26.79)分,性心理(136.27±31.05)分,性行为异常症状(136.24±33.22)分,射精时间(141.29±33.71)分,均高于对照组( t=2.778、2.691、2.550、1.988、1.979、3.496,均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性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应建议子宫肌瘤患者尽量保留子宫,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2组均于用药前后计算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大小。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含量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SH、LH、E2、P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即在术前采用12.5 mg/d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观察组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及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大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预处理前肌瘤直径为(5.6±2.5)cm,预处理后肌瘤直径为(3.2±1.5)cm,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为(5.7±2.6)cm,观察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及对照组术前均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6.67%)在服药早期有轻度恶心症状,3例(4.00%)天冬氨酸氨酶轻度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预处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12.5 mg,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25 m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FSH、LH、E2、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FSH、LH、E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mg/(次·d)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17.
范妮娜 《中国医药》2014,(7):1045-1047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2例P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1片/d,21 d为1个疗程,停药后月经来潮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续服药6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药用法相同,二甲双胍0.5 g/次,3 次/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比较2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2组患者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睾酮、雌二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较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8.8±2.7)U/L比(14.2±3.6)U/L,(0.9±0.3) 比(2.0±0.5),(1.8±0.6)mmol/L比(2.7±0.8)mmol/L,(96±20)pmol/L 比(139±24)pmol/L,(1.6±0.6)比(3.7±0.9);对照组:(11.2±3.1)U/L比(14.3±3.3)U/L,(0.9±0.3) 比(1.3±0.5),(2.1±0.6)mmol/L比(2.7±0.8) mmol/L,(115±22)pmol/L比(136±26) pmol/L,(2.8±0.7)比(3.7±0.9),均P<0.01];卵泡刺激素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10.2±2.4)U/L比(6.9±1.5)U/L;对照组:(8.8±1.7)U/L比(7.0±1.5)U/L,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20/31)比38.7%(12/31),38.7%(12/31)比16.1%(5/31)](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能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从而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