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袁伟  陈曦  刘娅  苗壮 《中国医药导刊》2015,(4):366-368,370
目的: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手术后止血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1~3天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HCA)2u,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观察对比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及手术后常规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止血,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天,手术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手术前后过程中无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前后常规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止血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与其他止血药物在肝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并观察临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该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122例患者按照术前纳入及排除标准分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A组)、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B组)及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组(C组),按照临床研究方案给药后对3组患者疗效性指标(切口创面止血时间、切口创面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和手术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切口创面止血时间、切口创面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指标给药前和给药后第3天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心电图、双下肢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本次临床研究中各组病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肝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与其他止血药相似,对手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指标无影响,具有较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值得在肝切除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夏炎  魏宏权  杜莉  田慧  李雅莉 《西部医学》2017,29(11):1516-1519
【摘要】〓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zxoagulase Agkistrodon,HCA, 商品名:苏灵)在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采取双盲和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5例,术前半小时静注尖吻蝮蛇血凝酶2U;对照组(B组)25例,术前半小时静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模拟尖吻蝮蛇血凝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血压波动范围等,并于术后第1d查凝血功能、血常规和肝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76%,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21%,组间术中出血量的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血常规各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的ALT、TBIL、Bun、Cr及PT、TT、APTT、FIB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成人腺样体肥大手术切口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是从尖吻蝮蛇中提取的蛇毒凝血酶,主要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促进凝血,常规用于外科手术浅表创面止血、消化道出血及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止血,具有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轻、耐受好等特点.2013年12月11日收治HCA注射后过敏反应患者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无生命危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ti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需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在体外循环结束肝素拮抗后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1U,B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创面出血量、术后24 h的胸腔引流量、出血时间及术后第3天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出血时间、创面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第3天的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方法40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结肠癌23例、直肠癌17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20 min分别予以尖吻蝮蛇血凝酶2 U/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及等量生理盐水安慰剂;术前、术后第3天分别记录患者凝血、肝肾功能结果;记录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32.3±11.6)mL、术后引流量(24.9±7.7)mL,对照组术中失血量(58.7.3±15.7)mL、术后引流量(36.3±8.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凝血、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术前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可明显降低患者出血倾向,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估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腔手术中的止血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2013年6在该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入选患者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具有均一性,可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一组在术前给2u尖吻腹蛇血凝酶(实验组),另一组不用尖吻腹蛇血凝酶(对照组),比较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出血量,评价尖吻腹蛇血凝酶对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比较应用HCA患者术前、术后3 d血常规、凝血常规,评价应用HCA对血常规、凝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0,P=0.00)。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常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血常规=0.866,P 血常规=0.478;χ2凝血=0.285,P凝血=0.803)。实验组术前、术后3 d 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T=0.098、PTT=0.685、Pp=0.796、PFIB=0.744;PRBC=0.275、PHGB=0.12、PPLT=0.393)。结论尖吻腹蛇血凝酶对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明显疗效,但对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是从尖吻蝮蛇蛇毒中提取的一种凝血酶。该酶有较好的止血作用,而且不影响血液中的凝血酶原和血小板数量,在正常血管内没有血小板凝聚作用,无血栓形成危险[1]。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2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肾移植手术患者22例为HCA组,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858岁,平均43岁。另选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HCA,商品名苏灵)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中控制创面渗血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自2010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均在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组术前1d静脉滴注尖吻蝮蛇血凝酶2μ,术前30min肌肉注射1μ;对照组术前按常规处理。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同时观察治疗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60.8±20.6)mL与对照组(112.9±25.7)mL相比减少(P0.01);治疗组手术时间(75±15)min与对照组(95±20)min相比缩短(P0.01),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创面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且不影响凝血功能,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尖吻蝮蛇血凝酶( hemocoagulase agkistrodon, HCA)(商品名:苏灵)是从我国华南尖吻蝮蛇(俗称五步蛇)体内的毒液提炼和研制而成,所提取的单一组分血凝酶纯度高达99%,是国际上第一个达到如此高纯度的蛇毒血凝酶产品。2002年8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颁发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并进入临床试验研究阶段,现将近年对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作用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不同用法用量在预防单髋关节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应用疗效及经济性。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间骨科行单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只于切皮前15-20 min静脉滴注HCA 2U,试验组除切皮前15-20 min静脉滴注HCA 2U外,并且术后关节腔内注射1U;其余操作均一致;比较两组指标包括:单位面积出血量、切口出血量、手术切口止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给药费用。结果两组之间平均住院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给药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切口出血量、手术切口止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由明显降低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术前使用2 U和术后使用1U较单纯术前使用2 U在单髋关节围手术期出血应用中具有更佳疗效及安全性,还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总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不同用法用量在预防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Mammotome,MMT)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应用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收集我医院胸外乳腺科2016年4-9月住院的乳腺良性肿块行MMT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75例,其中MMT术前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2 U的患者35例纳入A组,MMT术前术后分别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1 U的患者40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药物费用和平均住院给药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两组之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药物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平均住院给药费用高于A组(P<0.05),A组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术前使用2 U与术前术后分别使用1 U在预防乳腺良性肿块MMT微创旋切术围手术期出血应用中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术前术后分别给1 U增加患者的平均住院给药费用,经济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15%,观察组有效率为96.9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均较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6%,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有助于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和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尖吻蝮蛇血凝酶N末端序列测定及其止血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尖吻蝮蛇血凝酶N末端氨基酸序列,并对其止血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Edman法测定尖吻蝮蛇血凝酶N末端氨基酸序列,采用毛细管电泳估算其等电点,根据纤维蛋白出现时间和全血凝时间研究其止血活性。结果:尖吻蝮蛇血凝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VIGGNECDTNEEHFL,等电点为6.59,使用后能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出现时间和全血凝时间。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具有较强的止血活性。  相似文献   

15.
蛇毒血凝酶对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的主要成分是巴西矛头蝮蛇蛇毒血凝酶,是一新型国产止血药,其对血液凝固系统的作用及能否造成血栓性并发症尚待临床验证。本研究旨在观察胸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及应用蛇毒血凝酶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凝酶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的止血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30 min静注血凝酶2 ku,对照组术前静注等体积的0. 9%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并比较各时间点以及组间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低(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均无显著变化(P 0. 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PT、TT、aPTT、Fbg、ALT、TBIL、BUN和Cre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对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注射用尖吻蝮蛇凝血酶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并确定注射用尖吻蝮蛇凝血酶的有效剂量.方法 腹部中等手术病例45例随机分为1 U剂量组、2 U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两试验组分别于手术前30 min缓慢静脉给予1 U和2 U尖吻蝮蛇凝血酶,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凝血酶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1 U和2U两试验组切口出血量、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均较空白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出血时间两试验组较空白对照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U剂量组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较1 U剂量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3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 U和2 U剂量的尖吻蝮蛇凝血酶对腹部手术切口均有一定止血作用,且2U剂量较1 U剂量明显.两试验剂量用药均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长期抗凝抗血小板乳腺癌手术患者术腔中使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8年4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使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试验组和不使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的对照组。记录两组创面止血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血容量、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临床结局指标。结果:纳入123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3例。试验组在止血时间、单位面积渗血量、拔管时间、术后2 d内引流量和总引流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试验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功能、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长期需抗血小板抗凝乳腺癌患者的术腔中应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有确切的止血效果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增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凝血酶在胸部手术切口的止血作用,及其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和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研究的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术前15 min静注尖吻蝮蛇凝血酶2 U)和对照组(60例。术前15 min静注模拟尖吻蝮蛇凝血酶2 U),并对手术切口、止血时间、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以及机体凝血功能和安全性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97±16.5)s]、切口平均出血量[(1.89±0.25)g]及平均单位面积出血量[(0.48±0.16)g/cm2]较对照组[(185.0±27.5)s、(2.67±0.59)g、(0.57±0.26)g/cm2]明显减少(P<0.05)。在凝血功能及安全性指标等方面,两组结果相似(P>0.05),整个试验过程无不良事件。结论:尖吻蝮蛇凝血酶对胸部切口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朱培荧 《大家健康》2013,(11):100-101
正蛇毒类凝血酶作为一种动物来源的蛋白酶类止血药,由于其毒性低、起效快、药效持久且不引起血管内栓塞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商品名苏灵)是一种从尖吻蝮蛇毒液中提取分离出的蛇毒类凝血酶,该类凝血酶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2],用于各种出血、血友病血肿、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伴出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