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断、治疗作用,分析不同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关节镜下诊断、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膝关节慢性感染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12例,膝关节滑膜结核5例,半月板损伤4例,不明原因3例,记录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治效果。结果关节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术后10例患者更正临床诊断,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滑膜结核,1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0%。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而且微创可彻底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炎症性疾病,膝关节的类风湿性病变,以滑膜炎为关节的首发,传统的滑膜切除术以开放性手术为主,由于手术切口大,且存在对关节后间隙滑膜切除难以彻底等不足,自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中早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例共19膝,男13例,女5例,病程6月至3年,平均1年。术前患膝肿胀、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的17例,18膝为诊断明确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关节肿胀、积液,其中3例膝关节存在游离体,以上患者经内科6…  相似文献   

3.
背景:伴随膝关节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及拓展,全膝关节置换日益成为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炎的最佳方案。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0-01/2008-07襄樊市襄阳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126例,男74例,女52例;年龄51~83岁,平均63.9岁;其中严重骨性关节炎92例,创伤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均行全膝关节置换。采用HSS评分标准对置换后膝关节进行评估,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置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年。本组患者置换后优118膝(77%),良30膝(20%),可5膝(3%),优良率达97%。置换后人工膝关节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5例双膝置换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及对症处理后痊愈。9例置换后短期(3个月内)发生膝关节疼痛,经体格检查膝关节无红肿、压痛,活动度基本正常,摄X射线平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行股神经封闭并配合物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提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中老年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李锡  李苗  白希壮 《解剖科学进展》2013,19(1):20-22,2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MEKK7)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的表达与活性变化,探讨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及非关节炎病人膝关节滑膜中TAK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利用磷酸化抗体比较其活性差异,以验证TAK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TAK1 mRNA和蛋白在RA病人膝关节滑膜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A和行膝关节镜探查术未见异常的病人,其TAK1酶活性亦高于OA和行膝关节镜探查术未见异常的病人。结论 TAK1基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全膝关节置换:是通过手术将人工关节假体置入患者膝关节部位,以替代原有的病损关节,达到缓解疼痛、恢复下肢力线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对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膝关节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晚期累及膝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尚无研究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9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因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300例患者(337膝)的资料,其中男62例,女238例,平均(65.61±8.40)岁。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并存疾病、术前检查、手术信息、住院其他信息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相关资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结论:①共9例患者在术后30 d内出现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33%;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患者手术时间、年龄、病程和术前合并脑血管疾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③并发症组患者手术时间大于无并发症组(OR=1.023,95%CI:1.001-1.045,P=0.037),年龄大于无并发症组(OR=1.163,95%CI:1.025-1.319,P=0.019),病程大于无并发症组(OR=1.110,95%CI:1.031-1.195,P=0.006),术前合并脑血管疾病比例大于无并发症组(OR=31.736,95%CI:4.053-248.517,P=0.001);④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年龄、病程及手术时间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30 d内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865,0.685。 ORCID: 0000-0003-2279-2742(沈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国内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通过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无关节滑膜损伤患者滑膜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制,寻找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相关蛋白。 方法:选取6例无关节滑膜损伤患者及6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得到的滑膜组织,提取总蛋白质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软件分析,对差异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TOF-MS)技术进行鉴定,并用Mascot软件在SwissProt和NCBInr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比较和分析鉴定。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及对照组滑膜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获得130个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数,选取其中分辨清楚的39个点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29个蛋白质,其中21个蛋白质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其功能涉及功能代谢、细胞信号传导、抗氧化、分子伴侣等。结果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是一个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这些表达差异蛋白质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lit2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的作用及益赛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滑膜Slit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其中8只造模14 d后予益赛普治疗,取正常、模型及治疗组膝关节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Slit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病理学积分明显高于正常组,Slit2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与时间相关,通过益赛普治疗后病理学积分减少,Slit2表达下调。结论 Slit2蛋白可能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益赛普可以下调Slit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矫正畸形,缓解疼痛,增强患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从2006年4月~2010年6月施行49例全膝置换术,我们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使患者以最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功能锻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时置换治疗严重双侧膝关节病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采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双膝关节病患者47例94膝,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骨性关节炎1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24 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38分,出院前膝关节KSS评分平均78分,随访平均评分88分.感染病例为零.结论:应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时置换治疗功能严重受损的双侧膝关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膝关节检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160个膝关节作为观察组,抽取80例健康体检者16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膝关节检查,比较两组关节的化膜厚度以及内部血流信号的分级。结果 (1)观察组的膝关节滑膜厚度为(3.79±0.63)mm,明显厚于对照组的(1.50±0.20)mm,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0级所占的比例为7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其2级和3级所占比例0,均低于对照组的43.75%和31.2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膝关节检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推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康复的疗效、探求推拿康复治疗的机制。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早期推拿综合康复的临床疗效,为优选康复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将66例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每组33例,置换后对照组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推拿组行持续被动运动结合推拿康复。通过HSS评分、SF-36健康问卷评分观察推拿综合康复方法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个月HSS评分组间比较:功能(P =0.020)、肌力(P =0.002)、稳定性(P =0.011)和总分(P=0.019),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3个月SF-36评分组间比较:精神健康(P =0.003)、总体健康(P=0.008)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说明推拿早期干预可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后的功能恢复、改善了置换后膝关节的肌力、增加了膝关节稳定性、提高了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讨IL-17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SENP家族分子表达与Cyr61表达间的关系,取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与鉴定,并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了经IL-17刺激后,滑膜细胞中SENP家族分子与Cyr61表达格局。结果显示:经IL-17刺激后,有四例滑膜细胞Cyr61的表达上调,同时SENP6的表达也上调,另外四例经IL-17刺激Cyr61未见上调的滑膜细胞,其SENP6的表达却未见上调。初步分析表明IL-17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SENP6表达与Cyr61表达存在正相关性,提示SENP6可能在IL-17刺激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Cyr61的表达中起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不同病变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行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30例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Lysholm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别。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0%和91.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级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Ⅰ级和Ⅲ级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未见显著差别(P0.05);2组治疗后1年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于Ⅱ级病变患者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54(60膝)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手术前MR检查以及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进行部分切除成形术以及缝合术、全部切除术、次全部切除术治疗。手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采用国际Ikeuchi膝关节判定标准进行判定临床疗效、采用膝关节Lys holm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手术后2 w恢复正常运动能力。所有患者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88.3%、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3.3%、1年后的总有效率为95.0%、2年后的总有效率为98.3%,<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后的膝关节评分显著优于手术前的膝关节评分,<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创伤小、延缓关节退变,保留半月板正常功能,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HA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 4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 9例正常对照组的膝关节滑液作HA浓度测定后发现,关节滑液HA浓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呈负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此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患者组 自 2002年 1月 ~2004年 11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类风湿性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细胞因子参与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大量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膜组织中,促进巨噬细胞、滑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活化,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滑膜组织增生和关节损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木瓜蛋白酶诱导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造模方法可获得稳定的退行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观察兔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后,滑膜炎性病理改变与药物注射时间的关系。 方法:将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1,4,7天分别注射入15只西兰大白兔右膝关节腔内,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模型,于首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观察膝关节滑膜大体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每个时间点5只。 结果与结论:木瓜蛋白酶首次注射后第2周,兔膝关节滑膜炎性反应最严重,表现为滑膜细胞增生最明显,下层疏松纤维及血管组织明显增生,可见较多淋巴浆细胞浸润,第4,6周时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说明兔膝关节首次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周时滑膜炎性反应最严重。  相似文献   

18.
背景:外科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能够最大程度的切除病变滑膜,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膝关节功能和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病检均为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24例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根据病情行辅助放疗。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结论: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66个月,平均41.3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3±10.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5.5±13.2)分(t=3.81,P =0.016,P < 0.05)。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40.7±2.2)分提高到(90.2±1.1)分(t =6.27,P < 0.01);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34.2±3.9)分提高到(80.8±1.9)分 (t =16.58,P < 0.01)。证实,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结合辅助放疗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取得较好效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较好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复发率较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我科自2001~2005年4月对59例67膝的骨性关节炎(0A),进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清理术。方法镜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不同程度滑膜炎,滑膜皱壁粘连纤维片,关节软骨不同程度破坏。镜下清除增生滑膜,松解粘连,去除剥脱软骨、修复关节面。结果随访2月~4年,平均1.5年,术后综合评估2月~1年,优良率94%;1~2年,优良率79.2%;2年以上优良率54.8%。结论关节镜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能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并对骨性关节炎早期有良好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重复治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永生细胞系。 方法 用重组有HPV16病毒E6 E7基因阅读框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原代培养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 ,经G418筛选 ,获取细胞克隆RASB ,并从形态学、生长特性、核型组成、致瘤性和分泌功能等多方面对建系细胞RASB进行生物学观察。 结果 实验和观察证实 ,转化滑膜细胞染色体整合HPV病毒DNA ,表达HPVE6蛋白 ,基本保留了B型滑膜细胞特征形态、细胞骨架和分泌功能 ,倍增时间缩短一半 ,对裸鼠无致瘤性 ,软琼脂培养形成细小集落。已稳定传代大于 10 0代。 结论 建立了能长期体外稳定传代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系。此细胞系的建立将为类风湿关节炎致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极有意义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