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肾上腺嗜络细胞瘤细胞(PC12)的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胞质Ca2+浓度变化和NF-κB表达情况. 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在特制装置中进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建立研究所需要的细胞模型,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胞质的Ca2+浓度;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对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胞质Ca2+浓度和NF-κB的表达均有升高,并于再灌注30 min左右达到高峰(P<0.01). 结论: 细胞胞质Ca2+和NF-κB可能在PC12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兔未成熟心肌摄钙功能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悟  李彤  杨景学  金峰  李庆  别良峰 《医学争鸣》2003,24(3):206-209
目的:从亚细胞水平研究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SR)摄钙功能,及其mRNA表达.方法:将48只兔随机分为4组,进行Langendorff灌注.组I:幼兔,单纯灌注30min;组Ⅱ:幼免,灌注30min,停搏60min,再灌注30min。组Ⅲ和组IV为成免,处理分别同组I和组Ⅱ,进行对照.测定各组心功能、冠状动脉流出液血气,单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肌浆网钙离子—三磷酸腺苦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SR Ca^2 -ATPase)活性,肌浆网^45Ca^2 摄取,并用斑点杂交(dot blot)检测SR Ca^2 —ATPase mRNA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后,成熟与末成熟心肌均发生钙超载(P>0.05).成熟心肌SR Ca^24—ATPase活性,SR ^45Ca^2 摄取初始量,SR^45Ca^2 摄取最大量明显减弱,SR Ca^2 —ATPase mRNA表达明显上调,未成熟心肌则变化不明显,两相比差异显(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未成熟心肌SR Ca^2 —ATPase活性恢复率,SR ^45Ca^2 摄取恢复率,明显高于成熟心肌,SR Ca^2 —ATPase mRNA表达上调明显低于成熟心肌.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载机制不同于成熟心肌:SR钙摄取功能在钙超载损伤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再灌后,下调PTEN在阻断Ca^2+内流及凋亡调控方面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神经元缺糖缺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转染shRNAspten-GFP质粒,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水平,Fura 2-AM法测定胞内Ca^2+浓度,流式细胞术和AO/EB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与正常组相比OGD后细胞凋亡率和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经shRNAspten干预后胞内Ca^2+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shRNAspten-GFP能成功转染到神经元中,PTEN表达下调可阻断Ca^2+内流并对缺糖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拮抗作用,从而达到神经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I2 )和异搏定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离体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细胞器分离技术及原子吸收光谱仪交结合光镜、电镜,定量测定肺缺血及再灌注后线粒体内Ca^2 浓度,同时观察肺缺血再灌注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线粒体内Ca^2 浓度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两组肺湿干重比值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两组保持的形态学结构较缺血再灌注组完整。结论:Ca^2 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TP-MgCI2 和异博定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它是通过提供高能磷酸化合物和降低线粒体内骤增的Ca^2 2种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肝糖原含量在肝热缺血再灌注中的拮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对3组糖原含量显著不同的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肝脏酶学、肝细胞膜Ca^2 -ATP酶活性及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浓度进行了观察。结果:糖原含量高的肝脏,其细胞能量代谢旺盛。细胞膜Ca^2 -ATP酶活性强,血清TNF-α浓度相对较低,肝脏酶学指标ALT(丙氨酸转氨酶)值较低,肝功能损伤轻。结论:增加肝糖原含量可通过提高Ca^2 -ATP酶活性,减少TNF-α的产生来拮抗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SD大鼠脑皮质细胞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BMK1)的磷酸化(激活)规律以及亚细胞定位,探讨BMK1的核转位机制。方法 雄性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和给药对照组,采用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条件下磷酸化的BMK1(p-BMK1)在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蛋白表达。结果 SD大鼠缺血15min后再灌注30min,大脑顶叶皮质细胞的胞质中p-BMK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胞核部分染色很浅;再灌注6h,胞核中p-BMK1越来越多,而胞质染色较浅;再灌注72h,p-BMK1几乎都存在于细胞核中。缺血前20min腹腔注射NMDA(N-methyl-D-aspartate)受体抑制剂右美沙芬和L-VGCC(L-type voltage-gated Ca^2 charmel)阻断剂尼莫地平,再灌注6h,观察到胞质、胞核内p-BMK1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静息状态下BMK1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的胞质中,脑缺血再灌注诱导了BMK1的激活,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p-BMK1转位到细胞核。  相似文献   

7.
辅酶I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辅酶I(NADH)对体外培养正常肝细胞系L02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2)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即用模拟缺氧液及复氧液处理;(3)NADH+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ADH+I/R组),即先加NADH(终浓度为400μg/ml)后再进行缺血再灌注处理。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处理后1、6、12、18、24h凋亡率及12h时p16、p21、p53和 Bcl-2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NADH可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 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并且能够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p53、p16、p21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NADH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L02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及p16、p21、p5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塞通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凌峰 《吉林医学》2008,29(16):1387-1388
目的:观察血塞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再灌注后缺血脑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脑组织Ca^2+含量变化。结果:血塞通能减轻缺血脑组织脑细胞的凋亡(P〈0.01),能降低脑组织Ca^2+含量(P〈0.01)。结论:血塞通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钙含量、减轻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凋亡蛋白酶(caspase)广谱抑制刑ZVADfmk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前ZVAMfmk处理组、再灌注2h后ZVADfmk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细胞凋亡发生情况;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0)、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反映中性细胞浸润及肾功损害的程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肾细胞无凋亡发生;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中性白细胞聚集和肾功能损伤发生明显;再灌注前ZVADfmk处理组细胞凋亡无明显减少,中性白细胞聚集和肾功能损伤减轻;再灌注2h后ZVADfmk处理组细胞凋亡无明显减少,中性白细胞聚集和肾功能损伤无明显减轻。结论:ZVADfmk在再灌注之前运用可以减弱细胞凋亡,同时相应减少中性白细胞聚集和肾功损害;在细胞凋亡已经发生(再灌注2h)后对细胞凋亡无明显抑制,对中性白细胞聚集和肾功能损伤也无明显减轻,提示细胞凋亡可能是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及褪黑素抗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模拟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凋亡的途径和褪黑素(melatonin,MT)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SD乳鼠小脑颗粒细胞建立以缺氧缺糖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加不同浓度的MT(10^-5、10^-7、10^-9mol/L)孵育。采用荧光比色法检测其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细胞内的活性氧;用Western blot及ELISA分别检测线粒体和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比色法检测胞质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 在模拟缺血再灌注小脑颗粒细胞模型中,细胞内的活性氧在缺氧缺糖后明显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线粒体释放入胞质的细胞色素C增加,胞质的Caspase-3活性增加;MT可显著减少活性氧和抑制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线粒体跨膜电位的降低,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 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凋亡部分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②MT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阻止线粒体凋亡而抑制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脑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肾缺血再灌注引起肾脏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其与Bcl—2,Fas/FasL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分析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用TUNEL法标记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Fas与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的病理损伤主要发生在肾小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且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上升,48h达高峰(P<0.05).Bcl—2蛋白在对照组呈弱阳性表达,缺血30min,60min后再灌注0h有少量表达,再灌注24,48及72h呈阳性表达,48h达高峰(P<0.05),并以远曲小管为主.Fas,FasL蛋白在对照组呈阴性表达,缺血30,60min后再灌注0h有少量表达,再灌注24,48及72h呈阳性表达,以72h时达高峰(P<0.05),多表达在远曲小管.HE染色可见肾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组织片状坏死灶,以近曲小管为主,坏死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Bcl—2,Fas/FasL系统可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人神经干细胞微囊泡(human neural stem cell microvesicles, hNSC-MVs)对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谷氨酸处理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建立兴奋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PC12细胞未经任何处理;谷氨酸组,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24 h;hNSC-MVs+谷氨酸组,200 mg/L hNSC-MVs预处理PC12细胞24 h,再加入谷氨酸处理24 h。MTT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结果: PC12细胞能内化hNSC-MVs。谷氨酸对PC12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5 mmol/L。与谷氨酸组相比,hNSC-MVs+谷氨酸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与谷氨酸组相比,hNSC-MVs+谷氨酸组Bax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均<0.01)。结论: hNSC-MVs可能通过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B的表达及纳洛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在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及纳洛酮的影响。方法:用插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海马区NF-kBP65亚单位的水平通过过免疫组化来测定,苏木精-分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P65亚单位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1),给予络洛酮处理后,P65的表达减弱(P<0.01)。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侧海马区许多神经元有凋亡现象,缺血再灌注纳洛酮组凋亡神经元减少,假手术组未见凋亡神经元,结论:短暂的脑缺血可导致海马区NF-kB的表达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海马区NF-kB的激活与神经元的凋亡相关,纳洛酮可抑制海马区NF-kB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QA)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用缺糖缺氧4 h/复氧24 h处理PC12细胞作为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5-diCQA (50 μmol/L) 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1,5-diCQA(50 μmol/L)+缺血再灌注组.应用酶标仪测定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 PC12细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LDH释放量及ROS含量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1,5-diCQA+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细胞LDH释放量及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1,5-diCQA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以上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diCQA通过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脊髓神经元损伤的过程中,细胞凋亡以及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复制实验性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脊髓L1-5节段的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Bcl-2在12h达高峰,之后下降;Caspase-3在24h达高峰,24h的凋亡细胞数最多,Caspase-3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946。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出现脊髓神经元损伤,并有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I—R)对血小板P—选择素(Ps)、白细胞CDllb及心肌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硫酸镁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大鼠I—R模型,然后把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硫酸镁组(Mg^2 组)。用流式细胞仪及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分别测定I—R组大鼠术前、再灌注(R)5、30、60、180、360min血小板Ps和白细胞CDllb表达及心肌组织MCP—l mRNA表达。结果:I—R组血小板Ps表达在R5开始上升,在R60达高峰(P<0.01);白细胞CD11b表达显著增高(P<0.0l及P<0.05);心肌组织MCP—l mRNA在R60开始上升,至R360达高峰(P<0.01);血清Ca^2 浓度均显著增高(P<0.0l及P<0.05)。Mg^2 组血小板Ps、MCP—l mRNA的表达及血清Ca^2 浓度均降低,但对白细胞CDllb的表达无影响。结论:I—R促进大鼠细胞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的表达;硫酸镁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Ps及心肌组织MCP—l 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Ca^2 浓度,从而起到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PMN)内核因子-kB(NF-kB)活性变化,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124只随机分为以下3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45min后再开放;(2)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组(IR PNS):在心肌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PNS(100mg/kg);(3)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又分缺血前,再灌注后30、60、90、120、240、360min时相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用髓过氧化酶法(MPO)定量测定心肌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组中心肌再灌注30min后NF-kB活性开始增高,120min达到高峰,之后活性下降;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120min开始增高,并与中性粒细胞的心肌浸润增加有相关性;在三七总皂甙预处理组,PNS能抑制NF-kB的活化及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心肌浸润,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能刺激中性粒细胞内NF-kB的活化,活化的NF-kB启动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而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三七总皂甙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内核因子-kB的活化,减少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 )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C低剂量治疗组和PC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缺血90min再灌注24h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NF-κB p65蛋白表达,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结果:①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的未缺血侧大脑半球可见少量NF-κB p65表达于胞质, 缺血再灌注组NF-κB p65表达发生核移位,于胞核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C高、低剂量治疗组能减少NF-κB p65的核表达(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C高、低剂量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C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亚低温缺血预处理(MHIP)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比较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MHIP组小肠组织湿干重比、Ca^2 .Mg^2 .ATPase含量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酸(MDA)活力、总抗氧化(TAX)能力的变化,并观察各组肠组织超微结构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湿干重比值增高、LDH、MDA含量极明显上升(P<0.01),Ca^ 2.Mg^2 .ATPase、SOD活性及TAX能力明显下降,Bcl-2和Bax蛋白表达密度值明显增高(P<0.01);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及MHIP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小肠湿干重比值减小、LDH、MDA含量明显下降,Ca^2 -Mg^2 .ATPase、SOD活性及TAX能力明显上升,Bcl.2蛋白表达光密度值增高,Bax蛋白表达光密度值降低(P<0.01,P<0.05),Bcl.2/Bax光密度比值明显增高。结论 亚低温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张莹  付学军  卢艺  邹良玉  曹旭  褚晓凡 《广东医学》2012,33(14):2045-2047
目的研究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QA)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用缺糖缺氧4 h/复氧24 h处理PC12细胞作为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5-diCQA(50μmol/L)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1,5-diCQA(50μmol/L)+缺血再灌注组。应用酶标仪测定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 PC12细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LDH释放量及ROS含量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1,5-diCQA+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细胞LDH释放量及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1,5-diCQA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以上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diCQA通过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