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0例T1~2 DCIS-MI患者与73例T1~2 ID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ER、PR及Her-2染色。结果①DCIS-MI患者ER、PR、Her-2阳性率、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52%、42%、44%、14%;②T1~2 IDC患者ER、PR、Her-2阳性率、腋窝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69.86%、65.75%、17.81%、58.90%。两组ER、PR、Her-2及腋窝淋巴结阳性率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年龄、绝经状况、肿瘤大小中无差异(P>0.05)。结论 T1~2 DCIS-MI中ER、PR阳性率低于T1~2 IDC,但Her-2表达率高于T1~2 IDC。T1~2 DCIS-MI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低于T1~2 IDC,但其也可以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术后标本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分析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与肿块大小及血流分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变化趋势,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组织学分级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征象中的毛刺征、周边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及微小钙化灶与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关系密切,肿块的超声征象对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7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64例DCIS-MI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抽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73例做对照研究。结果在组织学分级和腋淋巴结转移特征中,DCIS-MI组明显高于DCIS组而显著低于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阳性表达情况方面,DCIS-MI、DCIS和IDC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i-67增殖方面,DCIS组中Ki-67≥14%所占比例明显低于DCIS-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IS-MI组与IDC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别于DCIS,而与IDC较为相似,对于确诊的DCIS-MI患者,应遵循IDC的诊疗指南予以诊治。  相似文献   

4.
施赛梅 《海南医学》2007,18(11):162-163
目的 探讨超声多参数综合分析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取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9例,根据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肿块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乳腺肿块中,18例(占46%)肿块内部出现微小钙化灶,21例(占53%)肿块后方出现声衰减,36例(占92%)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血管阻力指数(RI)增高,37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乳腺肿块内部出现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丰富的血流信号,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重要指标,能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IDC二维图像特征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形态、频谱参数。结果60例中显示毛刺征或蟹足征36例,周边高回声晕34例,内部微钙化41例,后方回声衰减38例;能量多普勒显示无血流1例,星点状或短线状血流59例,穿入型、分支状、不规则型血流分别为38例、35例、25例。51例肿块内部血流表现为高速高阻型(Ps>17cm/s,RI>0.7)。23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IDC在声像图上有其特征性表现,超声可成为诊断IDC的有效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分布特点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IDC的分布特点、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左侧发病22例,右侧发病8例,双侧发病3例。肿块位于外上象限23例,其余象限13例。结论:左侧乳腺、双乳外上象限发病较常见,为扫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杨晓丽 《吉林医学》2014,(7):1395-139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方法:选择1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和72例纤维腺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对比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检查中,大多表现为不规则形态,边界不清晰,内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存在衰减,彩色多普勒的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RI>0.70。而纤维腺瘤在超声检查中,大多表现为规则形态,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后方的回声存在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为0~I级,RI<0.70。结论:利用超声诊断,可有效地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纤维腺瘤进行区分和鉴别。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2位,能否早期检出乳腺肿块并鉴别其良恶性,关系到治疗和预后.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正>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在病理、生物学行为、治疗原则等方面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有较大区别,本文总结了经病理证实的184例DCIS的超声表现,并与IDC做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eIF4E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eIF4E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IF4E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16/30)和92.59%(50/5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eIF4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33/33),无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表达率为80.95%(17/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F4E mRNA的异常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预后分析。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IMPC 29例,中位随访42个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等生存预后指标;与320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指标。为进一步探讨IMPC病理类型对于生存预后的影响,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2∶1配对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生存预后指标。结果   29例IMPC中23例(79.3%)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有15例(51.7%),18例(62.1%)伴有脉管侵犯。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21例)。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无转移生存率(metastasis free survival,MFS)、OS分别为:74%、86%、90%。Cox回归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个数是IMPC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48)。与IDC组比较,IMPC组肿瘤体积大(3.70 cm vs.2.81 cm,P=0.007),淋巴结转移率高(79.3% vs.45.0%,P<0.001),淋巴结转移个数多(5.90 vs.2.16,P=0.003),淋巴结分级高分级比例较高(N2:24.1% vs.7.5%,N3:27.6% vs.6.9%,P<0.001),脉管侵犯率高(62.1% vs.20.0%,P<0.001),手术方式中标准根治术比例高(24.2% vs.3.1%,P<0.001),化疗方式中新辅助化疗比例高(31.0% vs.9.1%,P<0.001),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IMPC组的LRFS显著低于IDC组(P=0.001),但两组间的M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及0.106)。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配对对照研究,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两组间的LFRS、MFS与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6、0.965、0.920)。 结论   乳腺IMPC是一类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较高的淋巴脉管侵犯性而非这一病理类型,与肿瘤的生存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三维超声声像特征、三维能量重建及各常见恶性征象的出现频率.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的三维超声声像图,分别在肿块的边界、形态、内部分布、钙化征、纵横比、后方回声、血流密度、血管走形、汇聚征等方面有着特征性的表现,但这些征象出现频率各不相同,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有着不同的敏感性.结论 浸润性导管癌在三维超声成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4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导管原位癌(DCIS组)58例与DCIS-Mi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周血液学指标、治疗方案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DCIS-Mi发生的因素.结果 DCIS-Mi组可触及肿块者、绝经者及无人工流产史者比例、PLT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高分化者比例、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阴性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高表达者比例均高于DCIS组(P<0.05),DCIS-Mi组多采用乳癌改良根治术及化疗,而DCIS组则以单纯乳房切除、内分泌治疗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组织学分级是影响DCIS-Mi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绝经及中、高级组织学分级可能是DCIS-M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on-TNBC)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占34.8%,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1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19.5%,non-TNBC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8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36例,占19.6%,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68例,Ⅱ级80例,Ⅲ级36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22.4%。与non-TNBC组相比,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均明显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就本组资料统计结果而言,尚不能认为乳腺癌家族史对TNBC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TNB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non-TNBC组。结论: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多发于较年轻的患者,其组织学分级多为高级别。  相似文献   

16.
乳腺浸润性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生龙  隋秀芳  张杰  张行 《安徽医学》2017,38(9):1127-112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癌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共计42个病灶的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VTQ)上的特征.结果 42个乳腺浸润性癌病灶VTQ检测,横向剪切波速度(SWV)范围为1.34 ~9.00 m/s,平均(6.28±2.95) m/s,相同深度处周围乳腺组织SWV范围为0.93~2.11 m/s,平均(1.29±0.24)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P=0.00).乳腺浸润性癌与相同深度周邻乳腺组织的SWV的比值范围为0.95 ~9.68,平均(4.98±2.54).乳腺浸润性癌病灶VTI分级共6级,其中1级0个、2级3个、3级5个、4级17个、5级15个、6级2个.VTI图像分级4~6级占80.95% (34/42).结论 VTQ和VTI能定量及定性的反映乳腺浸润性癌病灶的硬度,对乳腺浸润性癌的诊断可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67指数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且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Ki-67指数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 Ki-67是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方法对66例经手术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率较高,声像图表现浸润状边界、微小钙化灶、穿入型血流均为其特征。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是临床诊断乳腺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881)、肿瘤大小(P=0.522)无关,但不同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21)的肿瘤组织其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核素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