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医疗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政府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与现行居家养老政策相结合,寻找适合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方式,发挥更多作用。作者提出了用居家养老服务券购买老年医疗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居家养老护理员岗位,根据需求不同提供分类服务;与社区平行机构加强合作开展养老服务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目前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养老模式,本文通过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社区护理服务,旨在探讨研究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方法及服务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下辖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对其采取的社区护理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分析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总结对策。结果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有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特点,居民满意率达到97%。结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应建立并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综合护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及家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桃源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其效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社区动员体系,成立社区自我健康管理协会,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比分析2009年6月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前后社区老人慢性病的管理及控制情况,以及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桃源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社区老年人满意度增加了18.7%(P<0.01).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充分整合了社区可利用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民乐于接受,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医疗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政府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与现行居家养老政策相结合,寻找适合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方式,发挥更多作用。本文提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券购买老年医疗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居家养老护理员岗位、根据需求不同提供分类服务、与社区平行机构加强合作等服务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5.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建文  周艳  于继珍 《吉林医学》2010,31(14):2079-2079
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现实情况下的主要养老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社区护理服务。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并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应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养老护理技能培训,以提高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治理养老难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各地区在实践中均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贯彻落实北京市、丰台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提升工程,以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居民个人及家庭健康需求组织服务,以人工智能、电子数据、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整合社区资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精准化、可及性的医疗服务,探索形成了基于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IFOC)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本文主要对该模式进行介绍,并分析其优势和尚存问题,从而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管理     
《中国医院院长》2013,(21):26-26
10月14日,大连市首家由三甲医院开办的居家养老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壹品星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业。今后,该院计划选择30~50家成熟社区开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医院的医护团队,开展以上门服务为主、日托服务为辅的居家养老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59-163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和13例居家老人作为受访者,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非结构性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居家老人希望获得生活照料;获得医疗护理服务;获得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居家养老服务融入“互联网+”手段。结论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但居家养老服务形式相对单一,应积极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和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探索居家养老现状、模式与前景,为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街道及宝山区大场镇进行走访调查,了解目前养老的现状。结果在领导重视、街道和居委的积极努力下,办好居家及机构养老,服务内容逐步丰富,服务载体不断创新。但由于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社会化养老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阻碍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结论我国正迈向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在为政府和民众越来越重视。增加政府投入,变单纯机构养老为多形式、多渠道养老,把社会化的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家庭养老院"等形式,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渠道,发挥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为我国的养老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探索居家养老现状、模式与前景,为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街道及宝山区大场镇进行走访调查,了解目前养老的现状。结果在领导重视、街道和居委的积极努力下,办好居家及机构养老,服务内容逐步丰富,服务载体不断创新。但由于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社会化养老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阻碍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结论我国正迈向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在为政府和民众越来越重视。增加政府投入,变单纯机构养老为多形式、多渠道养老,把社会化的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家庭养老院"等形式,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渠道,发挥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为我国的养老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市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探索可行的、合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对该市社区居民的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200名调查者中,生活照料需求的平均得分为(4.82±1.99)(满分为19分),其中低于均数的占72.8%;医疗保健需求的平均得分为(1.99±1.35)(满分为7分),其中低于均数的占75.8%;精神文化需求的平均得分为(1.54±O.90)(满分为8分),其中低于均数的占96.2%.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发现企业职工以及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较高,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好、收入高、自理能力低的老人对于医疗保健需求较高,年龄低、文化程度高的老人对于精神文化需求较高(P〈0.05).结论该市社区居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总体上较低,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满足需求.建议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时,应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及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远程医疗、云智慧处理中心和医疗物联网等异军突起,给居家养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时代下,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智能居家养老;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养老O2O模式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国内外居家药学服务现状,总结国外较好的居家药学服务经验和服务补偿方式,为国内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国内药学服务开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经验的地区中若干所二级和三级医院发放问卷,了解国内居家药学服务开展情况;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外居家药学服务开展现状及补偿情况.结果:国内居家药学服务开展率低;在调研的14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梳理和分析我国居家养老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前沿方向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居家养老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8-2021年1 018篇CSSCI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近年来居家养老领域研究不断拓展,发文量逐年增加且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研究学者及机构合作网络较松散,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集中于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需求意愿与供给、发展困境与路径研究四大主题。结论:居家养老领域需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多主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高新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居家养老研究;鼓励学者和机构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合作,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成果和开展多方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对合肥市所辖城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预约服务热线(57.1%)、助餐服务(50.3%)、医疗保健服务(43.3%)和紧急救援(34.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老年人年龄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未婚、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高于已婚状态的老年人(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P<0.05),需要配偶照顾、子女照顾、亲友照顾和保姆照顾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接受意愿较高,但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根据老年人需要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16.
刘兰秋  赵越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20-2324
21世纪的日本"少子高龄化"特征明显,发展居家安宁疗护、构建完备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是日本卫生服务提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日本居家安宁疗护的含义与理念,以及关于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机构、提供人员、提供内容及费用保障的法律规定,提示我国在条件成熟时应尽快健全安宁疗护相关立法,在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框架下实现居家安宁疗护的稳定发展,建立并强化安宁疗护过程中的协作机制,并为居家安宁疗护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保障老年人"居家善终"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赵越  刘兰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30-2335
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是安宁疗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为中心是安宁疗护服务发展的方向。英国与美国作为开展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较早的国家,在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准入标准、服务团队与服务内容、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建立起了相对健全的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我国可适当借鉴英国和美国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准入标准,加强多学科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将非药物疗法纳入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范畴,实行按床日付费的支付方式,使疾病终末期患者能在其熟悉的环境中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保障其善终权益。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居家护理需求问卷,对2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凋查研究. 结果 (1)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率为93.4%.(2)16项居家护理需求项目中.需求率排在前6位的是:定期测量生命征82.1%,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79.2%,指导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75.9%,生活方式指导70.3%,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56.1%,给予心理支持48.6%.(3)影响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和疾病数量(P<0.05). 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征的测量、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及给予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医疗是国外为老弱失能人群提供可及性医疗服务的有效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居家医疗服务,但我国的居家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目的 从居家医疗实践者的角度深入了解我国居家医疗发展的内外部挑战,为实践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8-06-18至2018-07-07,从参加过中国第三期居家医疗培训会的人员中,通过目的抽样抽取14名开展过居家医疗的医务人员和对居家医疗感兴趣的科研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电话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访谈资料,凝练主题。结果 根据主题重要程度和重复频率提炼出2个主题:(1)居家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居家医疗质量和安全风险高、居家医疗供方服务能力不足、现代居家医疗科技设备欠缺;(2)居家医疗面临的外部挑战,包括法律法规支持力度不足、居家医疗经济保障少和受到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结论 发展我国的居家医疗尚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一方面,政府需要增加对居家医疗的经济支持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居家医疗服务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提高居家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rates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behaviour, and use of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esiding in home-based foster care, and to compare these rates with those reported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general Australian community. DESIGN: Cross-sectional survey. PARTICIPANTS AND SETTING: 326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7 years) residing in home-based foster care in the Adelaide metropolitan region between August 2004 and January 2006. MAIN OUTCOME MEASURES: Prevalence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suicidal ideation and behaviour, and use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to obtain help for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RESULTS: 61.0%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living in home-based foster care scored above the recommended cut-off for behaviour problems on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and 35.2% of adolescents scored above the cut-off on the Youth Self Report. 6.7% of 13-17- year olds in home-based foster care reported a suicide attempt that required medical treatment during the previous year. Caregivers reported that 53.4% of children needed professional help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but only 26.9% had obtained help during the previous 6 months. CONCLUSION: Children in home-based foster care experience high rates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but only a minority receive professional help for their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