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环节。多种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是肝纤维化,其发生机制是机体对炎症的修复反应。慢性肝病患者若不经过及时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其中大约有10%的人在5—10年后发展成为肝硬化。以致于发生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甚至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如果能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将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肝病的预后。因此,尽早实施肝纤维化的治疗是防止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措施,中医提倡“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但须注意的是肝纤维化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B超影像学可早期发现“肝表面欠光滑,有少许小结节”等。但未必有蜘蛛痣或肝掌,且因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易被医患忽略而延误病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肝纤维化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可作为一种病名(K74.001),但主要是一种组织病理学概念。肝纤维化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结构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小叶内以及汇管区纤维化;功能上可以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其形成机制主要由于肝炎病毒、酒精、药物与毒物、血吸虫、代谢和遗传、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损伤因素长期慢性刺激肝脏,使肝窦内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胶原等ECM成分代谢失衡,生成大于降解,促使肝脏ECM沉积与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前将肝纤维化治疗分为去除致病因子 (彻底治疗原发病 )、抗肝纤维化治疗及对症支持疗法。近1 0年来 ,有关报道不少于百余篇。本文重点讨论肝纤维化中西医治疗方面的几个实际问题。1 彻底去除原发病因致肝纤维化的原发病常见有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性肝纤维化 )。它们的原发病因分别为HBV、HCV、血吸虫、酒精。而脂肪性肝纤维化病因复杂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其中重要因素。α-干扰素的抗 HBV和抗 HCV作用已公认 ,而拉米夫定的抗 HBV作用亦获承认 ,虽不理想 ,但至今尚无更有…  相似文献   

6.
7.
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总体策略应包括祛除病因,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增生与沉积,促进ECM降解以及改善微循环与代谢障碍,减少并发症等多个环节.在临床中应重视临床肝功能的肝病慢性化指标在抗肝纤维化治疗评价中的作用.就疾病的总体而言,有效的病因治疗是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首要对策,而抑制炎症反应是抑制纤维化进展、降低慢性肝炎肝癌发生率的重要策略.辨证论治是针对整体病理状态的动态治疗,可改善疾病的病理状态,因而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思维优势,对提高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以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肝小叶结构无序化为特征,早期发现并采用积极的中西医治疗肝纤维化,可控制多种肝组织疾病,尤其是肝硬化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乙肝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临床观察,探讨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以拉米呋啶加中药健脾活血方药治疗,对照组以拉米呋啶治疗,治疗24周后测定肝纤维化以及免疫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4.61%,显效率26.92%;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显效率20.5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指标,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常规保肝及拉米夫定口服;实验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口服;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前后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TGF3)的变化情况,观察周期为12周。结果:在80例患者中,实验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参甲化纤方治疗.对照组例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超声影像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超声影像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PC-Ⅲ无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或P 〈 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炎肝纤维化,可有效抗病毒,有效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减轻脾脏厚度,减轻门静脉和脾静脉宽度.  相似文献   

12.
回顾分析目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最新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瘙痒症的效果。本文根据近十年中、外文文献,介绍瘙痒症的发病机理及多种疗法。西医学治疗主要为抗组胺药、麻醉制剂、活化香草酸受体药物、甾体类药物、磷酸酯酶抑制剂、内源性大麻素、阿片受体拮抗剂、与神经阻断剂等,并介绍中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疗法。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围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而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症状,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个体间差异较大,更需要中西医结合协同诊治,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中西医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各具优势,西医以绝经激素治疗(MHT)为主要手段,起效迅速,对围绝经期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机制复杂,且因前列腺包膜和腺泡上皮类脂质的屏障作用而使药物难以透入腺体以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造成病情反复难愈,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有资料显示,单纯西药治疗的有效率仅为30%~50%[1,2]。目前在临床上,双囊四腔管注药法[3]和中药治疗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肯定。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双囊四腔管注药法联合中药翁沥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67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排尿异常,尿意不尽及尿道有刺痛、灼热感;尿道口有黏液、…  相似文献   

15.
Dryeyeisadisorderoftearfilmduetotear deficiencyorexcessivetearevaporationcausingdamagetotheinterpalpebralocularsurfaceandas sociatedwithsymptomsofoculardiscomfort(1).As itisnowoneofthemostcommonsuperficialdisor dersinophthalmologyintheworldaswellasinChi na,moreandmorepeopleattachimportancetothe study.ThetreatmentofdryeyebytraditionalChi nesemedicine(TCM)orintegrative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CWM)isnowreviewedinthis paper.TREATMENTOFDRYEYEBYTCMANDICWMTHERAPY LocalTreatmentwi…  相似文献   

16.
张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36-2138
目的探讨性交疼痛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性交疼痛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的对比、分析、总结。结果中西医综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性交疼痛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黎勇明 《海南医学》2012,23(12):70-7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84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3.8%,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23-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NAFLD患者8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及保护肝功能等治疗。西医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次,3次/d,口服。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疏肝降脂汤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ALT、AST、γ-GT、HA和LN指标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血清IL-6和TNF-α较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中西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AFLD能降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加快肝功能恢复,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并能显著降低血清IL-6和TNF-α指标,抑制肝局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及异物刺激等形成的束带状或片状广泛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情多变,复发率较高,需早期诊断、处理。诊治的延误可使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出现肠坏死和腹膜炎等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症状积分[(15.2±3.4)分]比较,研究组症状积分[(10.5±2.6)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血红蛋白[(80.2±21.7)g/L]、血浆白蛋白[(39.2±11.2)g/L]以及C反应蛋白[(4.2±1.7)mg/dL]比较,研究组血红蛋白[(100.5±22.5)g/L]及血浆白蛋白[(47.4±10.9)g/L]升高,C反应蛋白[(2.1±0.8)mg/d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