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令彬 《西部医学》2017,29(4):551-555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瘤的CT特征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 单纯发生在深、浅表淋巴结的51例,结内、结外均有发病38例,单纯发生于结外者19例,发生于深浅表淋巴结的病例最常见,肿瘤倍增时间短,常融合成较大团块,液化坏死常见;结外淋巴瘤表现多样,颅内发病11例表现为灶周水肿不明显的大脑深部、脑室内团块,DWI序列多为高信号,2例脑积水征象;颌面部7例表现为小血管穿行于肿块或贴近肿块走行;骨关节淋巴瘤5例,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伴发明显的软组织肿块;肝脏淋巴瘤12例为渐进性强化的肝内软组织团块、或沿脉管鞘生长的软组织团块,不压迫门静脉;脾脏淋巴瘤4例,脾大,脾内多个稍低密度、强化不明显的结节;肾淋巴瘤8例为肾脏增大,多发软组织结节,无肾积水。结论 艾滋病相关骨淋巴瘤、肝门区淋巴瘤、脾脏淋巴瘤、颅内淋巴瘤等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腹腔脏器病灶检出率优于CT,特别是扩散加权成像;此外结内型倍增时间短,肿块巨大并发坏死常见。  相似文献   

2.
杨荣  许立功  李志 《中外医疗》2014,(14):43-44,46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PSIL患者的CT和MRI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化方式。结果该组28例PSIL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回肠末端或回盲瓣(占53.6%);CT显示受累肠壁增厚或形成肿块,大多数呈局部或弥漫性环形增厚(占53.6%),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75.0%的病例伴有肠管周围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肿大。MRI显示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PSIL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PSIL的诊断与鉴别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谢莉娜 《医学综述》2005,11(8):756-757
腹部脏器如肝、脾、胃、小肠和结肠等有较多的淋巴组织,除作为中、晚期淋巴瘤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外,也可单独发生淋巴瘤。原发于肝、脾等实质脏器的淋巴瘤和胃肠道淋巴瘤在CT图像上均有一定特征性,而CT对这类疾病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仅就原发性腹部淋巴瘤CT诊断及其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资料齐全的PLB 17例,分析其CT、MRI及病理表现。结果17例患者中单发11例,多发6例,共25个病灶,分布于脑深部中线附近病灶19个(76.00%),分布于灰白质交界区及脑表面病灶6个(24.00%)。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水肿。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增强。B细胞来源的14例,多为LCA、CD20、CD79阳性;T细胞来源的3例,多为LCA、CD45RO、CD3阳性。结论PLB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及MRI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可以对该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雷其理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36-137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64排螺旋CT(64S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64 SCT表现。结果位于回肠6例,位于空肠2例,十二指肠的1例。CT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6例,动脉瘤样扩张4例,肠壁肿块2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例。64SCT对小肠淋巴瘤定位、定性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9%。结论 PSIL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64 SCT扫描及重建对小肠淋巴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韦璐  陈刚  许彪  邹莹 《广东医学》2012,33(1):112-1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16层螺旋CT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资料。结果根据2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的CT表现,可以分为4型:肠壁弥漫增厚型9例,广泛浸润型8例,息肉肿块型2例和混合型3例。MSCT的主要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累及肠管仍能保持一定的扩张度及柔韧性,可有肠管扩张,病灶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MSCT能显示小肠淋巴瘤的特点,对诊断小肠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此类肠道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CT征象,包括肿瘤部位、累及肠管长度、肠壁增厚程度、动/静脉期强化程度、淋巴结数目及大小。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PIL位于小肠,5例回盲部,4例同时累及回肠末端和升结肠,4例升结肠,2例直肠。病灶累及肠段范围较长或呈多节段分布,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肠壁增厚,部分病例可于狭窄肠腔内见残留气体影,少数继发肠套叠、肠梗阻、肠内瘘。大多数病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动脉瘤样扩张及淋巴结“夹心面包”征是肠道淋巴瘤特征性表现。结论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具有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曾德更 《海南医学》2012,23(13):89-90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X线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结果 5例为多发病灶,10例为单发。共25处病灶,十二指肠2处,空肠8处,回肠15处病灶。其中呈肠管环形狭窄7处,呈多发结节或肿块状充盈缺损8处,呈管腔不规则扩大4处,呈肠管轮廓内不规则龛影6处。结论熟悉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特点,可提高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但确诊则尚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小肠是淋巴瘤常见的累及部位.小肠淋巴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1].然而随着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小肠淋巴瘤病例被发现.本文收集在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小肠淋巴瘤患者资料,分析其CT表现,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CT、MRI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PCNSL的CT、MRI和病理资料。结果 118例共26个病灶,位于基底节区6个、胼胝体5个、丘脑5个、脑室旁深部白质6个、大脑半球浅部4个。14例呈团块结节状,4例呈蝴蝶状;6例水肿明显,12例水肿较轻。2CT平扫6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3MR平扫T1WI 14例呈稍低信号,4例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14例,等或稍低信号4例;D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其中4例周围强化较明显呈"环征",4例呈"蝴蝶状",6例呈"握拳征",2例呈"尖角征",2例呈类圆形。8例行1H-MRS检查,均出现NAA峰不同程度减低,Cho峰明显升高,7例Lip峰明显升高,4例出现Lac峰。结论 PCNSL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综合分析CT及MRI征象,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T和MRI两种影像技术联合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准确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9年4月诊治的6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MRI检查,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观察研究对象的两种影像学手段的征象表现,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检测、MRI检测、CT及MRI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结果 CT联用MRI诊断相比于单纯采用CT或MRI的准确性更高;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MRI诊断(P<0.05)。结论联合应用CT和MRI检查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准确性更高,可提供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8例小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病因的准确率.结果:CT正确检出小肠梗阻部位80例,准确率为90.9%,包括6例十二指肠梗阻,17例空肠梗阻,57例回肠梗阻.CT正确检出完全性小肠梗阻60例,不完全小肠梗阻21例,CT对小肠梗阻程度诊断准确率92.1%.CT正确检出小肠梗阻病因79例,准确率为89.8%,包括肠粘连39例,炎症14例,肿瘤11例,腹外疝5例,肠扭转4例,外伤性小肠梗阻2例,血运性小肠梗阻2例,先天性小肠梗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诊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病因,对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41例诊断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较高。本研究拟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探讨其术前误诊、漏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近10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诊断情况、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原发性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33/41,80.5%)、腹部包块(19/41,46.3%)常见,并发症中以消化道出血多见(7/20,35.0%)。术前拟诊为原发性肠道淋巴瘤者6例(14.6%),未定性诊断的25例(63.4%)患者主要系内镜病理未证实或影像学检查征象无特异性,误诊/漏诊的9例(22.0%)患者术前分别被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结肠癌、阑尾病变、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论加强对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认识,细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加强与内镜、影像、病理科医师的交流协作,将有助于降低误诊、漏诊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6例;其中十二指肠肿瘤7例,空肠肿瘤10例,回肠肿瘤25例,误诊25例,(59.52%)。原发性小肠肿瘤我 于咽肠,临床表现无一定节律性和特征性,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块、贫血和消化道出血。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瘤由于缺乏简便、可靠的诊断措施,往往导致误诊和迟诊断,应引起临床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3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提高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2004年间30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隐性失血、脐周隐痛、腹部肿物、隐匿消瘦是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最常见表现。术前确诊为小肠肿瘤43.3%。30例小肠淋巴瘤中66.7%(20/30)行小肠肿瘤根治术,16.7%(5/30)行减瘤荷手术,16.7%(5/30)行姑息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型27例,T细胞型3例,18例发生淋巴转移。术后1年总生存率为66.7%。结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是较少见消化道肿瘤,多种检查方法合理应用可提高术前确诊率、手术应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100例肺腺癌的CT表现,并对照病理大切片解释其征象。旨在提高对肺腺癌的认识。均经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或锁骨上淋巴结或经皮穿刺活检证实。行常规CT扫描,待发现病灶结节后加局部病灶薄扫。采用Heizman法处理及观察标本,进行一对一的对比观察。资料表明,原发性肺腺癌在男性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本文男70例,女30例。临床症状主要与转移有关,故强调结合临床症状,寻找可能的CT征象。本文对肿瘤的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瘤肺交界面的CT表现及病灶周围的常见病变,如各种不同表现的毛刺、病灶周围的肺间质改变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强调了这些征象在肺腺癌CT扫描中的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17.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近年明显增加,普通x线检查早期诊断是十分困难的,但CT检查则可显示早期病变。本文报告了经CT检查并经随访证实为脊椎化脓性骨髓炎2例,其CT表现为脊椎四周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和椎骨破坏。对可疑病例应行CT检查,可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3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21~73岁,均为男性,痛变多位于回肠,可有结肠累及。临床表现以腹痛、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大出血为主,无患者伴有乳糜泻。内镜下1例患者表现为结肠溃疡病灶,术中见溃疡2例(回肠及结肠各1例),回肠肿块1例。1例患者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2例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曾被误诊为Crohn氏病。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为T细胞抗原CD45RO+、CD3^+。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论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不伴有乳糜泻、不易与炎症性肠病鉴别是本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之一。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力源  王卫东  胡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22-1223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临床发病机制及CT表现。方法:分析3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临床、生化及CT表现。结果:外伤性肾上腺血肿较少见,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比较明确,有特征性,特别是增强扫描各期无强化,有别于肾上腺其他占位性病变。结论:对有下胸部及上腹部外伤病人应进行CT检查,了解有无肾上腺血肿,从而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related non-Hodgkin lymphoma (AR-NHL) is a high-risk factor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ID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to develop a prognostic nomogram incorporating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related non-Hodgkin lymphoma (AR-NHL).Methods: A total of 121 AR-NHL patients between July 2012 and 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