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5.
中药片剂生产中水分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片剂与西药片剂比较 ,中药片剂常出现颗粒水分不匀、片面无光泽、掉渣、片芯吸潮、糖衣片打光不亮易褪色、霉变等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分析、总结后发现是中药片剂生产中水分控制不当造成 ,所以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控制水分至适量。例如 ,生产维生素 C银解片时常出现颗粒水分不均匀现象 :大颗粒较潮湿 ,而小颗粒及细粉则较干燥。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稠浸膏加入桔梗粉、朴尔敏粉、扑热息痛粉混合时 ,粘合剂不能完全均匀散开。解决方法有两种 :1、稀释稠浸膏并充分与物料混合均匀后制粒 ;2、采用两步制粒法。即稠浸膏加物料混合成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中药片剂包衣工艺中几个有关问题的研究,片芯的硬度、棱角、底层处理及吹风干燥要求与包衣质量的关系,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主要介绍中药片剂包衣工艺中几个有关问题的研究.片芯的硬度、棱角、底层处理及吹风干燥要求与包衣质量的关系,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杨云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5,(4)
<正> 中药片剂因其服用,携带方便,剂量较易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其使用越来越广泛,生产量日益扩大.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硬度和崩解是两个重要的质量指标,但这两项指标不合格也是中药片剂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而且较西药片剂更为突出.现就中药片剂生产中的硬度和崩解及其影响因素作一些初步探讨.1 片剂的硬度中药片剂的硬度一般是指其抗挤压强度,目前多采用硬度仪或松木板法测定,由于不同片剂在生产过程中对硬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药典》对其无具体要求,但这并不降低硬度在中药片剂生产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包衣片等对硬度有一定要求的片剂更为重要,若包衣前素片硬度达不到要求,在包衣过程中将出现碎片,麻面等影响包衣片质量的情况,严重时可使包衣无法进行.一般情况下素片在包衣前硬度应下小于19.6N/cm~2,不需要包衣的素片为防止其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松裂,硬度应不小于29.4N/cm~2.影响中药片剂硬度的因素很多,根据生产情况主要谈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影响中药片剂硬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片剂硬度不适主要与中药的化学成分、制粒不符合质量要求及压片机压力不适当等因素有关。笔者就如何根据中药中所含有化学成分的性质解决片剂硬度过大与松片等有关问题 [1 ] 报道如下。1 中药片剂的硬度与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有关因素中药的成分复杂 [1 ] ,除含有效成分外 ,更含有大量的无效成分 ,如纤维素、淀粉、糖类、树脂、树胶等。这些化学成分如果处理得当尚能起到赋型剂的作用 ,如果对中药材的性质不作具体分析 ,全部把它磨成细粉 ,再加入粘合剂 ,就会给压片带来困难 ,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 ,中药细粉的纤维素含量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药品生产的正规化、法制化 ,药品质量不断提高。一些中药片剂生产厂家往往只重视含量及其它检查项目 ,常常忽略片剂的性状 ,致使片剂性状不合格 ,如色泽不均匀 ,有色斑、裂片、松片等。现将影响性状不合格的因素总结如下 :1 制粒1.1 颗粒过硬、过多 ,颗粒松紧度相差过大 ;软材过湿不均匀 ;加入挥发油混合不均匀 ,产生小油浸点 ;易引起色泽不均匀。1.2 有色颗粒制粒时 ,未混合均匀或清场不彻底 ,带入异物 ;中药浸膏与物料搅拌不均匀 ,易引起花斑。1.3 制粒时粘合剂选择不当或加入量少 ;颗粒太干 ,弹性较大 ;润滑剂用量不足 ,影响… 相似文献
15.
“粘冲”是指片剂表面被冲头模圈上细粉粘着,粘去一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剂表面不光、粗糙不平或凹陷的情况。压制中药片剂,粘冲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人就多年教学、生产实践经验,就中药片剂粘冲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法,作如下分析。1原因粘冲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1颗粒中药物或添加剂含有低熔点(低熔化点)成分这些含有低熔点(低熔化点)成分的组分与处方中其他组分均匀混合,压片时,受压缩热的作用,而熔化或软化,解压后粘结于冲头的表面。“犀黄片”、“补骨脂片”、“腰腿痛片”、“小活络丹片”处方中均含有低软化点的乳香、没… 相似文献
16.
在中药片剂的制备过程中,物料的前处理,不同组方对颗粒的要求,压片机的调试都会影响到中药片剂的质量;颗粒的质量是片剂成品质量的关键,本文就这几方面的经验体会作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松片是片剂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中药片剂),因中药品种繁多,成分复杂,且各品种的特性各异,松片问题则更为突出,为克服松片,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防止松片的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现总结如下。 1 增加粉碎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有机溶剂薄膜包衣和水溶性薄膜包衣的对比试验,证明水溶性薄膜包衣具有能显著提高中药片剂的稳定性,不影响片剂崩解时限等一系列优良品质。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新型薄膜包衣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液中钾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改进的Rubia法,建立碱性条件下四苯硼钠比浊法测定中药注射液中钾的含量。同时,测定了NH_4~ 、Mg~(2 )及Pb~(2 )对本法的干扰限量。用本法测定了5种中药注射液中钾的含量,与原子吸收法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表明,碱性条件下测定中药注射液中钾的含量的灵敏度、重视性及线性范围均优于酸性条件下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中药挥发油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挥发油是中草药的一大类成分 ,是一种能随着水蒸气蒸馏 ,以萜烯、倍半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油状液体 ,广泛存在于中药、香料中 ,且常以含量的高低来评价其质量的优劣。但由于中药挥发油极不稳定 ,存在着许多影响挥发油含量的因素 :产地、品种、采集期、加工方法、贮存期、提取方法等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和中成药制剂中的挥发油成分 ,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之一[1 ] ,本文谨就挥发油含量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做一探讨。气相色谱法 (GC)可分离挥发油中的成分 ,并根据已知成分的对照品作出定性和定量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超临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