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马学芳  武旭梅  李霞 《中医药研究》2012,(11):1287-128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胱抑素C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与各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各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型组的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组的胱抑素C及心脏射血分数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胱抑素C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安全性及对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AMI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脂、DD及hs-CRP水平,并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脂、DD及hs-CRP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DD及hs-CRP水平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AMI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以降低血脂,改善高凝低纤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以及80例血压正常的孕妇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选择85例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孕妇和非妊娠妇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孕妇和非妊娠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43例、无肾病组39例,正常对照组为44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分析各组的血清Hcy含量。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无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cy含量分别为14.79±5.08μmol/L、11.18±2.39μmol/L、10.85±2.21μmol/L。经统计学处理,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的血清Hcy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含量增高,血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DN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7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4d后检测两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并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MESSS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通过降低ACI患者血清hs-CPR和DD水平,减轻脑缺血性损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方证相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每日1剂。对照组19例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化痰通络汤颗粒剂,每日1剂。2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3.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方证相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以及80例血压正常的孕妇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选择85例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孕妇和非妊娠妇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孕妇和非妊娠对照组的D-二聚体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和P(A-a)O2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D-二聚体水平和不同P(A-a)O2水平发生肺栓塞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P(A-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500μg·L^-1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D-二聚体〈500μg·L^-1者(P〈0.05);P(A-a)O2〉50 mmHg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显著高于P(A-a)O2〈50 mmHg者(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肺泡血氧合状态,D-二聚体联合P(A-a)O2诊断肺栓塞能提高诊断率,尤其是对于D-二聚体超过500μg·L^-1,同时P(A-a)O2高于50 mmHg者,要提高临床重视,早期诊断肺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59例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及50名健康人员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化系统肿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P〈0.01);在胃癌及大肠癌无转移、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三组患者之间,血D-二聚体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以原发性肝癌、胃癌、胰腺癌阳性率较高。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助于病情判断、预后估计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谢晶日  林晋濠  张杨 《新中医》2013,45(12):67-69
目的:观察肠愈宁对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患:静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BPC)的影响。方法:对50例治疗组UC活动期患者采用肠愈宁治疗,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BPC。结果:2组比较,UC活动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BP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和BPC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肠愈宁对UC活动期有较好治疗效果;调整D-二聚体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状态可能是肠愈宁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安凤芹 《光明中医》2008,23(12):1930-193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瘀相关指标及观察中药脉络宁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5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在原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率(CD62P)、血浆D-二聚体(DD)及微循环容积波(OPG)等指标。结果:与疗前相比:治疗组的CD62P、DD均明显降低(P〈0.01,P〈0.05),血液流变学及OPG的多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P〈0.05);对照组的多项指标有改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指标相比:CD62P、DD、全血比黏度低切值、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凝血因子I浓度、OPG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加用中药脉络宁注射液可较好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瘀证相关因素。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小板黏附分子表达、降低血浆D-二聚体含量、改善血液黏滞性及微循环淤滞状态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肾解毒化瘀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解毒化瘀汤能保护肾功能,延缓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64例高血压患者与53例健康者血清Hcy浓度。结果:高血压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中高水平的Hcy可能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TNF-α、IL-6、D-二聚体及LEP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39例和观察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39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清胱抑素C、TNF-α、IL-6、D-二聚体及LEP水平进行研究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TNF-α、IL-6、D-二聚体及LEP水平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ysC、D-二聚体及L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影响着患者体内多项血清因子,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克圬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血浆D-二聚体、血清TNF-α、IL-6、IL-8促炎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促炎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D-二聚体、促炎因子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圬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2型糖尿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Nycocard-Reader分析仪定量测定2型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并发微血管病变47例,无微血管病变41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监测2型糖尿病病情发展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病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19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6例、隐匿性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2例设为冠心病组,将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人216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HS-CRP、LP(a)和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HCY、HS-CRP、LP(a)和D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AMI组、UAP组Hcy、HS-CRP、LP(a)和DD含量明显高于SAP组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P<0.05);Hcy、HS-CRP、LP(a)和DD含量随冠心病进展呈逐渐增高趋势;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UAP组,SAP组,AMI组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HCY,Hs-CRP,LP(a),DD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UAP组, SAP组,AMI组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单独检测的阳性率随病程延长均逐渐提高。结论:HCY、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血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并与3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进展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有助于PI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何恩萍  吴家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3,(28):F0002-F000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50岁急性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测定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患者损伤后24h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损伤程度相关。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含量测定可对早期、快速判断伤情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建文  张乐  崔丽娟 《中医药研究》2011,(10):1168-117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D-二聚体(DD)、凝血因子、B型尿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周为1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BNP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D-二聚体、PT、APTT、TT、FBG、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FBG、D-二聚体及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延长PT、APTT和FBG,并降低D-二聚体及BNP,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瘀证血瘀证病人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