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系、粒系、巨核系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急性髓白血病(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AML组,另外选取60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MDS组,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主要患者的骨髓细胞造血涂片形态。结果:发现在MDS组为红系粒系巨核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为巨核系红系粒系。正常健康对照组无异常病态表现。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MDS患者中原始细胞增多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判断,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障大鼠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60Co-γ射线联合环磷酰胺建立再障大鼠模型,以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康力龙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和滋肾生血组复方中药灌胃大鼠,制备其含药血清培养正常大鼠骨髓细胞,培养体系中含药血清比例为20豫,进行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收集集落细胞,RT-PCR 检测红系GATA-1 mRNA及粒系PU.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减少(P<0.01),造血祖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粒单核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数目均明显降低(P<0.01),GATA-1、PU.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个治疗组大鼠骨髓有核细胞升高,造血祖细胞CFU-E、BFU-E 和CFU-GM 数目显著增加(P<0.01);滋肾生血组CFU-E、BFU-E明显优于益髓生血组(P<0.01);滋肾生血组CFU-GM优于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各治疗组GATA-1、PU.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滋肾生血组GATA-1 mRNA表达明显高于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P<0.05);滋肾生血组PU.1 mRNA表达高于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可能通过增加GATA-1、PU.1 mRNA表达而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其中滋肾生血法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缺陷的克隆型疾病,可累及骨髓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或二系细胞,并使之出现病态造血.主要临床特征是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它好发于中老年人,治疗反应差,并存在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的高风险.MDS目前治疗有细胞诱导分化、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应用造血细胞因子等.本文主要就造血因子中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MD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术口服液对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的恢复及免疫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8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进入骨髓抑制后均用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中药合剂芪术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骨髓造血的恢复时间,并测定CD3、CD4、CD8。结果治疗组造血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CD3、CD4、CD4/CD8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芪术口服液对缓解期髓系白血病骨髓造血及淋巴免疫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益髓解毒方对 MDS-RA 骨髓培养体系 IL-3、IFN-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益髓解毒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造血刺激因子和造血抑制因子的影响.通过 Iscove's 液体培养体系培养,观察 MDS-RA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经益髓解毒方不同剂量作用后,培养体系上清液造血刺激因子 IL-3和造血抑制因子 IFN-γ变化.结果:益髓解毒方大剂量组对 IL-3 和 IFN-γ均有促进作用.提示:益髓解毒方有促进造血刺激因子和造血抑制因子恢复动态平衡的良性趋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DS/MPD)是一组克隆性造血组织肿瘤疾患,在就诊时既有一些临床、实验室或形态学表现符合MDS,又有另一些表现符合MPD。其临床和血液学特点是骨髓髓系有核细胞增多,其中一系或多系是有效增殖,导致外周血中该系细胞增多,而另一系或多系是无效增殖,导致外周血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为探求MDS的发病机制,以前期研究为依托,我们在青黄散的基础上研发益髓青黄散治疗MDS,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2~7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AA)患者粘附分子αLβ2/CD 1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和康力龙,采用RT-PCR方法检测αLβ2/CD 11a和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αLβ2/CD 11a的表达水平.结果:CAA患者造血细胞αLβ2/CD 11a表达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剂对造血细胞αLβ2/CD 11a的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与康力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CAA可能存在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微环境功能缺陷,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异常导致其与骨髓基质细胞间的粘附功能降低,从而影响造血,所以调节骨髓造血千祖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改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功能从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可能是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红系及巨核系细胞出现病态造血,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部分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升白养血汤配合HAG(HHT、LD—Ara—C联合G-CSF)的预激方案治疗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例MDS(RAEB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有效率达75.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阶段,其中60岁的患者约占80%~([1])。MDS的生物特征为外周血中血细胞减少,骨髓髓系细胞(巨核系、粒系、红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极易转化为白血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2])。为探析去甲基化药物加中药雄黄治疗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笔者采用地西他滨和小剂量雄黄序贯疗法治疗MDS,取得理想效果,现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分化阻滞于髓系发育的早期阶段,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诱导缓解是治疗的关键,联合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的进步,提高了临床缓解率;但如何在改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变异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中髓系原始细胞明显增生而分化受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外周血白细胞有量与质的异常为特征。本文主要从中医药治疗AML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显示不仅有单味中药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化和逆转耐药等作用,大量中药复方也通过很多途径发挥其治疗白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AA)患者α5β1/CD49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和康力龙,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5β1/CD49e的mRr NA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α5β1/CD49e的表达水平.结果:CAA骨髓单个核细胞整合素α5β1/CD49e mRNA及骨髓造血干/祖细胞α5β1/CD49e呈低表达状态,补肾中药补髓生血颗粒能促进其表达,与有效药物康力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A可能存在骨髓微环境功能缺陷,调节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改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问的粘附功能,从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可能是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作用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F-kB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作用机制.方法 40例CAA患者给予补髓生血颗粒治疗6个月,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 Western-blot)观察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F-K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NF-kB/P6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后,NF-kB/P65表达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NF-kB/p65呈低水平表达,NF-kB/p65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CAA的发病机制过程,从而引起骨髓造血信号转导的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NF-kB/p65的表达来改善CAA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似文献   

15.
MDS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髓系中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具有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近年来,我们采用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海马生髓丸对60Co-γ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海马生髓丸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60Co-γ照射后形成的免疫抑制模型为研究对象,运用3H-TdR掺入法、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光、电镜技术等方法,检测模型鼠T、B细胞功能、IL-2水平及骨髓细胞增殖度的影响.结果:海马生髓丸可以明显增强化疗抑制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调节T细胞亚群CD 4/CD 8的异常,增强外周血IL-2的水平,对受抑制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帮助恢复其造血功能,使骨髓细胞增殖度得以改善.结论:海马生髓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放化疗因素所致骨髓抑制性贫血小鼠造血的影响.方法:采用Co60照射加注射环磷酰胺、氯霉素复合造模建立贫血模型小鼠,用黄芪注射液(AMI)进行治疗,检测外周血和骨髓有核细胞,并应用免疫组化和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Bcl-XL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AMI给药组RBC、HB、PLT和BMC明显高于贫血对照组;CFU-E、BFU-E、CFU-Meg和骨髓有核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也明显高于贫血对照组,CFU-E和骨髓有核细胞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也高于贫血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减轻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并促进红系、巨核系造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HGF mRNA含量的变化,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疗效作用机理.方法 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对照组给予再障生血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 RT - PCR)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HGF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基本治愈、缓解率分别为73.33%和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P<0.05).各组治疗前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HGF受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以补髓生血颗粒组表达水平的下调程度优于再障生血片组(P<0.05).结论 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HGF mRNA的表达存在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剂可能通过调节骨髓造血细胞HGF受体mRNA的表达来改善C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粘附分子VLA-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祖细胞及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粘附分子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再障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病理过程。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VLA-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慢性再障患者VLA-4的mRNA蛋白均呈低表达状态,补髓生血颗粒能提高其表达。结论提示,慢性再障患者存在粘附功能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来改善慢性再障造血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粘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张建辉  杨华中  宋奎  孙小娟 《中药材》2005,28(9):808-810
采用CFU-GM和白血病CFU-L集落培养、白血病HL-60细胞液体培养的方法,观察了光叶海酮总皂甙(SPGL)对正常人骨髓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5×10-6~5×10-4 mg/ml浓度SPGL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而对正常人造血祖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提示SPGL有抗白血病作用.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PGL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