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入院后经右侧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血管细小,钙化明显,狭窄最重处95%,前降支远段70%~80%节段性狭窄,血流TI MI 3级;回旋支近段30%局限性狭窄,钝缘支开口60%狭窄,右冠近中段2处95%、90%节段性狭窄,右冠远端全闭塞。根据造影结果决定先对右冠状动脉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3 岁.因"活动后胸闷不适6 个月"入院.有"高血压3 级、2 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85%狭窄,旋支中远段90%狭窄,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形成侧支循环,经侧支可显示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右冠状动脉近段次全闭塞.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46岁,因突发胸闷、胸痛于外院就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左回旋支近段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率70%~80%,远段狭窄率50%~60%,后室间支纤细,近中段狭窄率60%~70%。为行手术治疗于我院就诊,自述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心率82次/min,血压123/84 mm Hg(1 mm Hg=0.133 kPa),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略大,心尖波动位置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4.
男,68岁.术前诊断:贲门胃体溃疡型腺癌;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高血压病(Ⅱ期);糖尿病(Ⅱ型);胆囊切除手术后.术前心绞痛控制欠佳.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左主干远端50%狭窄.左前降支(LAD)近段70%,中段80%狭窄;回旋支(LCX)近段90%狭窄.右冠状动脉远段后降支(PDA)90%狭窄].2003-04-18在全麻下对喷门胃体癌和冠心病实施同期手术.置患与仰卧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是否存在心肌桥、心肌桥压缩程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55例病例,其中140例发现有心肌桥。MannWhitney检验结果显示:有心肌桥者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以及左回旋支近段、中段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无心肌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中段)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1,均P0.05)。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415,0.643,0.423,0.417,均P0.05);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中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82,0.992,0.978,0.983,0.990,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是左前降支近段粥样硬化(OR=0.443,P0.001)、左前降支中段粥样硬化(OR=0.656,P=0.045)、左回旋支近段粥样硬化(OR=0.431,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0例经冠状动脉顺行加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经验,探讨改善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冠脉造影发现3例左主干病变,狭窄均大于90%。7例3支病变,其中4例前降支(LAD)近段完全闭塞,右冠及回旋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术中均在冠状动脉开口顺行加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结果:10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复跳、脱机均顺利。术后1例出现低心排,经矫正后恢复。1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对术前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3支主干血管近段完全闭塞或狭窄严重(大于90%);或者3支主干血管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程度较重,侧枝循环又不丰富以及术中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脏停跳不好的患者,采用经冠状动脉开口顺行加冠状动脉窦逆行灌注心肌麻痹液可有效改善心肌保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18年前因外伤致高位截瘫而长期卧床,10年前患糖尿病,4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中段均为弥漫长病变,分别狭窄85%、80%、70%,未行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降糖药和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等。  相似文献   

8.
王超 《家庭护士》2008,6(1):90-91
1病例介绍病人,男,73岁,2007年1月3日因持续性胸痛6h入院。急诊行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溶栓、抗凝、调脂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起始部狭窄40%~50%,左回旋支(LCX)中段斑块狭窄50%,右冠状动脉主干(RCA)近端多处斑块,狭窄85%,中段狭窄85%~90%,远端狭窄70%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1岁,反复发作胸闷2年,再发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心率69次/min,血压118/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电图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高侧壁心肌缺血.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扩大(前后径54 mm),左心室前壁中下部活动幅度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29%.启动冠状动脉显像模式后,在调整的大动脉短轴切面上显示左前降支近段,在调整的二腔切面显示左前降支中段及远段,于左前降支中段探及一长段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图1),其近端和远端脉冲多普勒测得最高血流速度、最低血流速度分别为95 cm/s、46 cm/s(图2~4),提示左前降支中段狭窄.随后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前降支中段管状狭窄90%~95%(图5),中间支近段狭窄99%,左旋支近段狭窄65%.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8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3年,加重4个月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入院后给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闭塞,前降支第一对角支予远段提供逆灌注。回旋支近段狭窄90%,远段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3例受试者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及多相位图像重建技术,通过工作站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法和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结果:对冠状动脉管径≥2 mm的血管进行分析,检查出38例共55处粥样斑块形成,造成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29例,狭窄血管段共40处。其中,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33处,重度狭窄7处。狭窄发生所在血管分别为:右冠状动脉近段1处、中段3处、远段5处,锐缘支5处,左冠状动脉主干1处,左前降支中段2处、远段4处,对角支6处,回旋支近段3处、远段4处,钝缘支6处。6例重度狭窄及9例中度狭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均得到证实。结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便及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对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及狭窄部位的评价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1):F0002-F0002
近日,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首例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为冠心病伴冠脉狭窄合并严重钙化病变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病例情况患者,男,62岁,因"反复胸闷半年,加重2d"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严重钙化,伴有90%弥漫性狭窄";右冠脉相对细小,近段70%狭窄,中段95%狭窄。由于患者的前降支近段管腔狭窄合并严重钙化,为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带来较大难度。基于此,心血管内科欧永强主任医师立即组织科室进行讨论,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冠脉腔内旋磨术为血管打通"隧道",清除血管钙化斑块后再植入支架。  相似文献   

13.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高度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TTDE)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中段高度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5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24h内用TTDE探测左前降支血流。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证实20例患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其中7例为近、中段高度狭窄(≥95%)。73例患者(85.9%)超声检出左前降支血流,其中5例为逆向血流。该5例患者均为左前降支近、中段高度狭窄或完全阻塞。TTDE显示左前降支为逆向血流时,预测左前降支近、中段高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和100%。结论TTDE检出左前降支逆向血流是预测左前降支近、中段高度狭窄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与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137例(68.50%),室性心律失常81例(40.50%); ST段抬高132例(66.00%),ST段降低53例(26.50%),ST段无偏移15例(7.50%)。多支病变组的频发室早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组,且Lown3级及以上室性早搏、缓慢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主干及前降支组的频发室早、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右冠状动脉组,Lown3级及以上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左回旋支组和右冠状动脉组,缓慢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左回旋支组和右冠状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90%组的ST段抬高发生率高于70%组和70%~90%组,ST段降低发生率高于70%~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多发,冠状动脉病变与此密切相关,对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进行判断有利于预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0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8年加重1个月",在外院行冠脉CT检查示:右冠状动脉近段及中端软斑块形成伴管腔中度狭窄,左前降支中段硬斑块形成伴管腔重度狭窄,回旋支中段硬斑块形成伴管腔轻度狭窄。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入院后完善检查,行冠脉造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2010年10月18日收治了1例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延迟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病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79岁,诊断为冠心病,陈发性心房颤动,于2010年10月18日入院.入院时患者主诉活动后有胸闷,心悸,主要位于胸骨中上段,持续2~3 min,服用“速效救心丸”可缓解.遵医嘱予扩冠、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治疗,完善术前准备.10月19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术,术前顿服阿司匹林100mg,波立维300 mg,术中见右冠近段病变,严重处95%狭窄,左主干开口前三叉病变,严重处50%狭窄,前降支近中断钙化病变,严重处95%狭窄,前降支远段60%狭窄,回旋支全程弥漫性病变,第二钝缘支近段99%狭窄,回旋支开口80%狭窄,回旋支远段80%狭窄,予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2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建相位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6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后,使用Philips独立工作站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析软件,进行冠状动脉重建。重建的方法包括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组等。分析不同R-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右冠状动脉近段、远段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近段的最佳重建时相是70%~75%,右冠状动脉中段、后降支及左回旋支远段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0%~75%或35%~40%。结论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R-R时相重建冠状动脉可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初步探讨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5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心脏分段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在9个心电相位窗上对冠状动脉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45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质量最佳的相位窗多数为70%,分别占84.4%,77.8%和66.7%。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93.3%,80%,60%和42.2%。在心率<60次/分的16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显示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93.8%,75%和62.5%。在心率为60~70次/分的21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85.7%,66.7%和42.9%。在心率>70次/分的8例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且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分别占37.5%,12.5%和0。在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程度<50%的12例中,二维曲面重建图像显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长度分别为108±15mm,81±26mm和126±16mm。结论:MSCT在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5岁。劳累后发作性心前区疼痛4个月,加重1周入院。开始于每次劳累后发作心前区疼痛,3分钟后缓解,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次。查体:BP20.0/10.0kPa(150/75mmHg),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前降支近端50%狭窄,远端80%狭窄,回旋支中段完全闭塞,右冠状中段80%狭窄,远端90%狭窄。6天后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前降支三支搭桥手术,术后1小时患者发生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临床诊断:围术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3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律服用药物治疗,无不良嗜好.因活动后胸痛1个月,加重3d人院,人院时体检:血压166/90 mm Hg,心率64次/min,心律规整,心音无异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时心电图示V3~V5导联导联ST段略压低.胸痛发作时复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T改变,V3~V6导联导联ST段较前明显压低.考虑诊断冠心病.入院后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后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前降支管壁不规则,血流通畅,回旋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约90% ~ 95%,中段狭窄约80%.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狭窄约80%~85%,开口狭窄约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