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孕妇HBV感染状态和HBV—DNA与母婴HBV传播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HBV感染状态与母婴HBV传播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92例不同HBV感染状态孕妇和59例乙型肝炎五项血清学标志阴性的孕妇做了母血、乳汁和脐血中HBV-DNA检测。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192例)孕妇血清、乳汁及脐血中HBV-DNA阳性率分别有56.6%、23.4%和31.3%,不同HBV感染状态孕妇期对应脐血中HBV-DNA阳性率有较大差异,母血为“HBsAg  相似文献   

2.
用PCR技术检测48例肝病患者,55例非肝病患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其血清五项标志物,肝病组PCR阳性率为31.3%,非肝病组PCA阳性率为11.4%。HBsAg、HBcAb阳性组HBV-DNA100%阳性;HBsAg、HBcAb阳性、HBeAb阳性或阴性组HBV-DNA阳性50%;单项HBsAb阳性组HBVDNA阳性20%;五项标志物全阴HBV-DNA阳性4.7%。结果表明,PCR技术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但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不宜取代。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斑点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阳性率为57.1%(12/21);血清阳性率为61.3%(13/21);两者总阳性率为80.9%(17/21),说明用PCR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中HBVDNA,可明显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HBV)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HBV标志物以及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并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的初乳中HBV-DNA的检出与其血清中HBV标志物携带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1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的血清及初乳,用酶免法检测HBV-M,用PCR法检测HBV-DNA,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母血中传播性大的3项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中后两项易进入乳汁。3项阳性及HBsAg、HBeAg两项阳性产妇的初乳中HBV-DNA检出率都高,而前者出现的例数更多(8/10)。初乳中HBV-DNA阳性者母血中的HBeAg均为阳性。结论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产妇,最好直接检测其乳汁中的乙肝三项及HBV-DNA,以指导哺乳。  相似文献   

6.
有用聚合酶链反庆(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为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一率为57.1%;血清阳性率为61.3%;两者总阳性率为80.9%,说明PC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母乳HBV—DNA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取50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产后2-3d人的初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初乳中HBV-DNA。结果:抗原阳性组乙肝病毒(HBV-DNA)的检出率为50%,抗体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7.7%。抗原阳性组中,HBsAg,HBeAg及抗-HBc3项阳性乾和HBsAg,HBeAg2基阳性者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为100%,说明该类乳汁具有极强传染性,抗体阳性组中单纯抗-HBs  相似文献   

8.
母乳喂养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相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母乳喂养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关系,对筛选出的145例HBsAg阳性产妇应用酶联免疫法及PCR技术分别检测母血,乳汁,脐血及婴儿血HBV5项标志物及HBV-DNA。结果 :HBV标志物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相关;母乳喂养后婴儿血HBV携带率比未母乳喂养时脐血HBV携带率低,而且母乳喂养对有免疫防护的婴儿不会增加乙肝病毒的感染机会,反而母乳喂养后婴儿HBV携带率较母乳喂养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4例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结果:114例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35.96%,其中AH、CPH、CAN、LC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67%、21.43%、53.66%和26.31%;HBeAg(+)组39.02%,抗HBc(+)组22.73%,HBsAg(+)、抗HBc(+)组43.37%,抗HBs(+)组41.18%;HBVM(-)组11.11%。结果提示:①CAH组阳性率较高(53.66%);②抗HBe(+)患者血清中有高滴度HBV-DNA,提示仍有传染性;③抗HBe(+)、抗HBs(+)、HBVM(-)的患者HBV-DNA阳性可能为HBV的变异株感染。  相似文献   

10.
报告328份脐带血抗-HCV检测结果,阳性率为0.91%;3份抗-HCV(+)脐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及HBV-M,其中1份3项阳性者对应患儿于生后68天死亡,3份抗-HCV(+)脐血的母亲抗HCV均阳性。提示抗-HCV测定可筛选脐血,预防由脐血输注后引起的丙型肝炎;同步检测脐血肝功能、HBV-M,对新生儿疾病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丙肝可垂直传播,产妇分娩前作抗-HCV检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4例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结果:114例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35.96%,其中AH、CPH、CAH、LC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67%、21.43%、53.66%和26.31%;HBeAg(+)组39.02%,抗HBc(+)组22.73%,HBsAg(+)、抗HBc(+)组43.37%,抗HBs(+)组41.18%;HBVM(-)组11.11%。结果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携带者围产期垂直传播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俭  曾义岚  胡蓉  唐洪玉 《四川医学》2000,21(11):947-948
目的 比较乙肝病毒携带HBeAG(+)与HBeAG(-)产妇的乳汁、婴儿静脉血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率,了解其对垂直传播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把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按HBeAG(+)与HBeAG(-)分为两组各35例,检测两组乳汗、婴儿静脉血及1岁幼儿HBVM,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为17.1%(6/35),乳汁HBV-DNA阳性率为40%(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14.
对120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用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R法的敏感性阳性检出率75.8%,明显高于ELISA法(HBsAg、HBeAg和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61%、38%和62%);PCR检测HBsAg和HBAb一血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6%、52%和24%,PCR检测三者均为阳性血清的HBV-DNA,阳性率为100%慢性迁延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血清中AFP,HBV—DNA,抗—HcV存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定瑞 《广西医学》1995,17(4):278-279
本检测203例肝病患血清中AFP,HBV-DNA和抗-HCV,其阳性结果为:AFP42.4%,HBV-DNA67.9%,抗-HCV23.6%,在87例AFP阳性血清中,HBV-DNA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72.4%和35.8%,其中:HBV-DNA阴性抗-HCV阳性率45.8%,HBV-DNA阳性抗-HCV阳性率31.7%,结果表明,HBV与HC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发生,关系十  相似文献   

16.
随机取50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产后2~3d内的初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初乳中HBVDNA。结果:抗原阳性组乙肝病毒(HBVDNA)的检出率为50%,抗体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77%。抗原阳性组中,HBsAg,HBeAg及抗HBc3项阳性者和HBsAg,HBeAg2项阳性者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为100%,说明该类乳汁具有极强传染性,不宜哺乳。抗体阳性组中单纯抗HBs阳性,母乳HBVDNA检出率为0,说明此种母乳不具传染性,可以哺乳。提示:乳汁中检测出HBVDNA为其具有传染性最可靠的指标,该乳汁不宜哺乳。  相似文献   

17.
用PCR法检测16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Eb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2%、28.6%、93.5%、HBsAg单项阳性者中,检出HBV-DNA阳性78例(孕妇占19.2%),阳性率81.3%。另外,在20例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对照组中发现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5.  相似文献   

18.
防止角膜移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角膜有无HBV-DNA,防止角膜移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应用PCR技术对29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和10例健康人角膜的HBV-DNA进行了检测。同时对1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结膜和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泪液也进行了检测。结果HBsAg阳性的16例角膜有11例(68.7%)检测到HBV-DNA,13例HBsAg阴性的角膜有4只(36.6%)HBV-DNA阳性,10例健康人角膜无1例HBV-DNA阳性。1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结膜中,有7例(63.6%)HBV-DNA阳性,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泪液中,有14例(53.8%)检测到HBV-DNA。说明角膜也是HBV的贮存场地,临床不能应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角膜作供体行角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19.
用ELISA法检测171对母儿血清中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及315例孕妇血清中风疹病毒(RV)IgG抗体。10.5%孕妇血清中HBsAg阳性,其中HBeAg阳性率为50%;5例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其中2例抗-HBcIgM滴度较高;5例抗-HBe阳性的母亲其子女脐血无HBsAg阳性。315例孕妇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91.1%,新近感染者19例占6.0%,RV易感者28例占8.9%;孕早期抗-RVIgG阳性率为86.8%,孕晚期为92.1%;孕妇年龄低于24岁者血清抗-RVIgG阳性率为77.8%,33岁以上者为100%。提示孕妇对这两种病毒有较高的易感性,需加强免疫和监管。  相似文献   

20.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