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彩虹  丁淑妍 《中原医刊》2003,30(19):65-65
典型的心肌梗塞 (AMI)均有持续性心前区疼痛 ,但对于患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约有 15~ 2 0 %无疼痛症状 ,随年龄增加 ,疼痛逐渐减少 ,无痛性心肌梗塞是老年人心梗的重要特征。因而 ,应加强对无疼痛心肌梗塞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现将我们对老年心梗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老年病科ICU病房近 6年共收治老年急性心梗 42例 ,其中 11例老年患者无疼痛症状出现 ,女性 4例 ,男性 7例 ,年龄 62~ 83岁。2 护理体会2 1 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的心肌梗塞容易被识别 ,而无疼痛的心肌梗塞容易被忽视 ,这就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熟…  相似文献   

2.
<正> 日常生活中,心肌梗塞病人恢复期间在院外突发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作好心梗恢复期院外护理至关重要,现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 病人家属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使病人精神愉快,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老年心梗病人情绪特点有孤独、恐惧、多疑、保守等,要加以  相似文献   

3.
孙玉玲 《安徽医学》2012,33(9):1247-124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56例急性心梗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生理不适、心理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触摸护理对稳定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情绪、减轻病痛,抢救生命、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56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184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观察其效果。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生理不适、心理反应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实施人文关怀对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病痛,抢救生命、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1990,7(4):324-324
<正> 对106例尸检证实的老年人及老年前期者心肌梗塞进行了临床病理对照分析。老年人心肌梗塞的病理特点是:冠状动脉受累的分支多,复发性心肌梗塞多见,心梗分布面积广泛。其临床特点为无痛型及发病症状不典型的心梗多,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多。老年人急性心梗以泵衰竭病死率高,陈旧心梗者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等心外因素系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7.
赵丽敏 《当代医学》2016,(3):119-12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后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老年急性心梗患者11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结果为显效22例、有效21例和无效16例,观察组为显效32例、有效22例和无效5例.在BNP检测方面,对照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以上2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人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并予以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分析发现,老年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分为不同的阶段,即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恢复期,不同的阶段患者体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在仔细观察患者急性心梗发生与病情变化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洁兰 《大家健康》2016,(4):210-210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人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并予以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分析发现,老年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分为不同的阶段,即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恢复期,不同的阶段患者体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在仔细观察患者急性心梗发生与病情变化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后Q-Tc离散度(Q-Tcd)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梗组)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及临床随访平均24.12±7.7月;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心梗组运动试验前为Q-Tcd (40.21±15.21)ms,运动试验后为(59.37±20.17)ms(P<0.01);对照组Q-Tcd运动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Q-Tcd运动试验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运动试验后心梗组Q-Tc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运动试验后心梗组Q-Tcd>50ms异常者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室壁瘤、心功能级别Ⅲ级和Lown氏室性心律失常等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Q-Tcd<50ms正常组.随访期间心梗组中,Q-Tcd异常者发生心脏性猝死5例,而正常者未发生心脏性猝死.结论:运动试验后Q-Tcd是预测陈旧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是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6年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总计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组间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更利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预防冠心病并发心肌梗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海珠 《海南医学》2001,12(1):62-62
由于冠心病的监护和急救技术的进步,使冠心病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在护理实践中如何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对160例冠心病患者做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我院1998年2月至1999年9月住院的160例冠心病患者,按1979年WHO标准诊断。发病年龄为40-85岁;160例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发病及死亡情况如下:本组160例冠心病人中,有110例年龄小于65岁,发生心梗11例占总人数10%,死亡1例,占0.9%。有50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发生心梗7例,占14%,死亡3例,占6%。本组有较明显的发生心肌梗塞诱因者16例,其中情绪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47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进行观察和护理,包括病情意识变化、瞳孔和眼球、生命体征及脑疝先兆观察,并分别采取一般护理、症状护理和管道护理.结果 经治疗和精心护理,32例存活,其中日常基本自理22例,死亡15例,占31.91%.结论 加强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可为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数据及信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对老年患者心理行为的探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医疗保健和心理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开展老年心身医学及老年患者护理的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病房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 ,收治 6 0~ 89岁老年患者 2 5 2例次 ,通过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现将老年患者的心理行为反应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老年患者心理行为反应及来源1 1 疾病本身引起 例如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特别是患过心肌梗塞后常有抑郁、恐怖、悲观情绪 ;老年癌症患者表现消沉、痛苦、抑郁、绝望 ,特别怕孤独。在临床上 ,夜班护士经常发现这类患者的睡眠不佳 ,随时打信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析48例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全面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对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分组,并对其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并发症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表现、部位、并发症状各有不同。结论老年急性下壁心梗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我们应加强对老年下壁心梗的关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的睡眠护理曹丽华睡眠对老年患者非常重要。老年患者失眠,会影响食欲、情绪和健康的恢复,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病情的恶化。近几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注意掌握老年患者的失眠因素,做好老年患者的睡眠护理。1加强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老年患者的心理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薛雷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62-162,16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分析68例术后早期进行便秘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术后便秘有效。结论:早期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预防便秘发生,预防术后并发症,增进患者食欲,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急性心梗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而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病死率已大大下降,故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则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我院心内科对急性心梗恢复期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并与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心梗患者恢复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