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一种自行设计的改良间断切开埋线重睑术,经临床应用140例,表明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线结埋得深、上睑皱襞稳固的特点。术中间断切开处各去除1条皮下组织(可带少许轮匝肌),使重睑线与深层组织粘连,故形成皱襞深而不易消失。同时在切开处作皮下分离直达睑缘,使睫毛外翘明显,重睑形成自然美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刘诚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2):108-109
目的 探讨连续多点埋线法重睑术的适应证和手术要点.方法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从外眦向内眦沿睑板上缘设计的重睑线作连续多点缝合,然后在近内眦处折回,在外眦缝合口皮下打结.结果 62例患者术后随访形成良好重睑者为51例,占83%;两侧重睑皱襞高低不一的7例,占11%;重睑消失,再次手术的4例,包括重新埋线法1例、切开法重睑3例,占6%.结论 连续埋线法重睑术除适用于上睑皮肤较薄,弹性好的的年轻患者,对部分轻中度上睑皮肤松弛臃肿的患者也可采用.  相似文献   

3.
我自1984年10月至1997年12月共行切开重睑术4320例,占美容手术的40%.其中二次修整重睑术508例,占重睑术的12%。现将重睑皱襞过高需二次修整重睑的作为重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8例曾在外院行重睑术后不理想,需要二次修...  相似文献   

4.
重睑成形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一般可采用切 开法、埋线法和缝扎法。切开法重睑术手术损伤大, 术后眼睑肿胀明显,淤青消退慢,切口瘢痕明显[1];埋 线法重睑术对多余的脂肪不能有效去除,术后双眼 皮厚重,重睑线易消失;缝扎法重睑术线结易脱落, 术后重睑线易消失[2]。我们在切开重睑术的基础上, 在上睑取三个小切口,形成皮下隧道,去除部分皮下 组织、眼轮匝肌及脂肪,使皮肤和上睑提肌腱膜或睑 板筋膜有效黏着愈合。该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瘢 痕不明显、重睑形成长久牢固且自然流畅,易为患者 所接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良埋线法重睑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睑术是眼部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美容手术量的40%。主要有埋线法、切开法等。重睑术的原理是:利用各种方法使提上睑肌腱膜纤维或睑板与上睑重睑线处皮肤粘连固定。笔者于2002年6月-2006年1月.采用改良埋线法行重睑术4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睑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方法分析我院11年间共行重睑术1000例常见并发症以及处理结果,并发症分别有双侧重睑皱襞不对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重睑皱襞过宽;内、外眦成形不理想;线结外露;皮下异物性结节;表皮样囊肿;上睑下垂等。结果1000例并发症患者,经重新手术修整,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重睑术虽术式定型,操作简单,但仍有并发症出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丁祥生  孙娆  王德伟 《海南医学》2003,14(11):21-22
目的 探讨埋线重睑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回顾本科5年间共埋线重睑术1214例。出现并发症的177例(占埋线重睑术的14.5%),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讨论了治疗方法。结果 177例患者产生的并发症主要有:重睑线双侧不对称,重睑线变浅或消失。线结外露。上睑紧缩及异物感,上睑下垂,皮下异物性结节,三眼皮,上睑皱襞过高畸形。排斥反应,上脸皮肤肉芽肿等。经过手术修整。效果满意。结论 埋线重睑术虽然术式简单。操作容易,但操作不当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重睑成形术是指应用手术方法使单睑睑型改变为重睑睑型的过程,该手术是最常见的美容性眼睑手术。目前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大致分为埋线法、缝压法、切开法三类。一般对无治疗意义而单纯为了美容的重睑成形术可选择埋线法或缝压法,但对于眼睑疾病或畸形者应选择切开法。笔者对单睑伴有泪腺脱垂者,应用泪腺悬吊联合切开法成形上睑皱襞,术后美容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睑即"双眼皮",重睑成形术是指通过改变眼睑组织结构,重塑眼睑外形,形成新的上睑皱襞的手术,现已成为美容外科最普遍的手术之一。其术式种类繁多,以切开法、埋线法为主,其中切开法应用最多。采用这种术式可以使眼睛美化,更易于表达情感。眼睛被美学家称为美之窗,不仅是人体容貌中最显露、最醒目的器官,也是容貌美的中心,单眼皮常给人以单调、冷漠的感觉,而双眼皮却体现出一种灵动、清秀之美;另一方面,轮廓清晰的重睑线也受到现代审美的推崇,这些是重睑成形术流行的原因。但由于求美者对手术效果要求较高,所以实施该手术时要注意围术期的处理,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更趋于完美的手术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晓玲 《浙江医学》1998,20(7):430-431
传统皮肤切开缝合重睑术易出现波状瘢痕重睑线,重睑沟宽而浅,恢复期长,拆线繁琐,我院在皮肤切开缝合重睑的基础上采用切开法连环式缝合重睑术。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临床角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群各类型单睑的重睑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 42 4例遍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就诊者 ,回访 1~ 5年。结果 非切开法的重睑外形 5年后基本消失 ,切开法则基本保持良好。结论 鱼尾外形的重睑皱襞和 5~ 6 mm的重睑高度较适用于本地区人群 ;切开法不但效果持久 ,而且特别适合于睑板前过多皮下组织和眶隔内过多脂肪的清除 ,以及利于不全性单睑的松弛皮肤的修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切口切开重睑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设计重睑线;在重睑线的中段及内、外眦端,各作3~4mm皮肤切口,剪除切口下缘1.5~2mm粗细眼轮匝肌条;肿泡眼者同时打开眶隔,摘除过多脂肪;用5-0号美容针线将切口上下缘皮肤与睑板上缘处提上睑肌腱膜固定缝合1针。7d拆线。结果应用此方法施行重睑术33例,术后反应较轻,3~7d肿胀消退恢复自然;切口疤痕细小不显,重睑美观持久。结论小切口切开重睑术,对无明显皮肤松弛和严重肿泡眼的单睑,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可采用的重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卢小兵 《微创医学》2001,20(6):770-771
目的从临床角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群各类型单睑的重睑术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424例遍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就诊者,回访1~5年.结果非切开法的重睑外形5年后基本消失,切开法则基本保持良好.结论鱼尾外形的重睑皱襞和5~6mm的重睑高度较适用于本地区人群;切开法不但效果持久,而且特别适合于睑板前过多皮下组织和眶隔内过多脂肪的清除,以及利于不全性单睑的松弛皮肤的修整.  相似文献   

14.
问:请问割双眼皮有没有什么禁忌?存在什么危险吗?安徽省芜湖市 吕颂晴答:重睑即上睑皱襞,俗称双眼皮。无上睑皱襞者为单睑,俗称单眼皮。东方人单眼皮约占53%。用以形成人工上睑皱襞的整容手术称为重睑术。  相似文献   

15.
问:请问割双眼皮有没有什么禁忌?存在什么危险吗?安徽省芜湖市 吕颂晴答:重睑即上睑皱襞,俗称双眼皮。无上睑皱襞者为单睑,俗称单眼皮。东方人单眼皮约占53%。用以形成人工上睑皱襞的整容手术称为重睑术。  相似文献   

16.
三点式切开缝合重睑术,使重睑线上关键的三点得以永久性固定,并使切开法重睑术的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消肿块,重睑自然几乎无疤痕出现.即保存了切开法重睑的永久性,又保留了埋线法重睑术后皮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张晶  范希明 《黑龙江医学》2002,26(4):276-276
目的 治疗内眦赘皮。方法 对 36例在采用常规切口进行切开法重睑术的同时 ,于赘皮处去除多余张力过大的眼轮匝肌 ,埋压缝线使重睑沟自然地延续至赘皮处以消除赘皮。结果  1例因去除张力过大的眼轮匝肌不彻底而复发 ,其余 35例均获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本法去赘皮处纵向张力并形成重睑沟来消除赘皮 ,对于轻中度睑板型及上睑型内眦赘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切开法重睑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切开法重睑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47例切开重睑失败者进行了原因分析,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447例重睑者中,除5例需第3次修复外,其余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切开法重睑术虽较其它的重睑术难以掌握,但只要对其形成机理及眼睑的解剖有较深的认识,术中注意每一操作细节,即不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重睑术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美容外科手术之一,它能使先天性单睑、肿眼泡、多层重睑以及中老年人松驰下垂的眼睑等变为重睑。重睑术最常用的术式有切开法、埋线法、缝扎法等,以切开法最为复杂,适应范围广,术后效果可靠而持久,并可作为各种术式效果不理想的补救措施。我院自1996年至2001年采用不同术式进行重睑术2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睑成形术有切开法和缝合法之分。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适应症较广泛,适应于中老年上睑组织松驰者,如皮肤松垂形成老年性三角眼,眶隔膜、眶内脂肪松垂形成的上睑臃肿下垂老化征等。切开法重睑术也适应于青年人,但有“肿泡眼”征象者。通过切开皮肤和眶隔膜,可以除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