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在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周内谵妄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术前血红蛋白和血清BDNF、Lp-PLA2、SOD、白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BDNF、Lp-PLA2、SOD水平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价值。结果 共有27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6.5%。与非术后谵妄组相比,术后谵妄组患者的年龄更大,手术时间、复苏时间更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更高,术前血清BDNF、SOD及白蛋白水平更低,术前血清Lp-PLA2水平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ASA分级Ⅲ级、复苏时间≥60 min和术前血清Lp-PLA2水平升高为老年全髋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输注不同保存时间库存红细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5例术中输注保存时间>14 d的库存红细胞,观察组患者55例术中输注保存时间≤14 d的库存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血4 h、1 d、3 d时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输注保存时间≤14 d库存红细胞可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优于术中输注保存时间>14 d的库存红细胞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1年10月,75岁以上高龄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共193例,按手术方式分2组,内固定术组115例,髋关节置换术组78例,记录患者年龄、合并症、手术时长、术中术后失血量、监测SpO2、进行术后疼痛评分、记录睡眠时间减少情况,采用CAM快速诊断法确诊谵妄,并采用DRS评定谵妄的严重程度。结果:髋关节置换术组失血高于内固定术组(470.4±21.3比382.3±11.2,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内固定术组((19.23%比8.70%,P<0.05),谵妄发生率高于内固定术组(34.62比20.00%,P<0.05);髋关节置换术组谵妄严重程度为首次DRS评分高于内固定术组(22.45±3.21比16.23±3.03P<0.05);谵妄持续平均时间长于内固定术组(5.56±1.54天比3.31±1.33,P0.05),对症处理后DRS评分,髋关节置换术组高于内固定组12.25±3.17比8.25±2.05,P<0.05)。结论: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在其他常见危险因素无差别的情况下,谵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内固定组高,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更加重视谵妄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进行观察分析,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成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35例,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综合评价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结果:分析总结发现,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病原菌分布以及激素应用情况和术前血清蛋白水平。结论:研究表明,导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有患者的年龄、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以及手术的一般情况等,因此临床中要有效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髋关节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术患者230例,统计术后谵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髋关节术后患者中,110例出现谵妄,发生率47.83%。单因素分析显示,髋关节术后发生谵妄与性别、功能/体力障碍、听力障碍、酗酒史、文化程度、术前血红蛋白、麻醉时间、术后电解质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术后发生谵妄与年龄、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麻醉方式、麻醉药物、手术方式、术前电解质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麻醉方式、麻醉药物、手术方式、术前电解质为髋关节术后发生谵妄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基础疾病、术前白蛋白、麻醉方式、麻醉药物、手术方式、术前电解质为影响髋关节术后发生谵妄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防止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确诊并开展手术治疗的102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观察组(n=5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假体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术后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假体愈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外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各科室外科术后发生谵妄的8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84例同期外科住院手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睡眠障碍、应激等情况。结果:年龄60岁(高龄)、术中输血、应激、术后应用镇痛泵、疼痛、术前合并感染、手术时间长(超过2 h)与谵妄的发生有关(P0.05),而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60岁、术中输血是综合医院外科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各种术后并发症、睡眠障碍以及应激等因素可促进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经骨隧道修补外旋肌群及关节囊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0例和观察组(经骨隧道修补外旋肌群及关节囊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Harris评分及手术前后步态参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Harris评分及步态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骨隧道修补外旋肌群及关节囊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更为积极,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6,(4):397-398
目的:探讨并评价2型糖尿病(TDM)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7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患者资料,将合并有TDM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3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风险及近期疗效。结果:1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发生深部感染、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假体影像学检查异常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拆线时间、术后是否输血、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术后心血管异常表现、术后并发感染,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两组,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方式及术中使用假体类型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合并糖尿病、全麻、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假体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 影响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众多,其中年龄≥4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全麻、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假体是影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性因素。术前对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情况进行评估;术后对患者麻醉方式、髋关节置换数量及术中应用假体类型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独立性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适当治疗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研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半髋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髋关节评分的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随访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90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患肢侧别、伴随疾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90例,半髋关节置换术20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88例。男145例,女345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75.3±9.5)岁。骨折类型主要为Garden IV型,摔伤是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半髋置换组对比全髋置换组,患者年龄更大、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越大,优良率越低(OR=1.139,P<0.001),术式对患者髋关节评分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336)。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多由摔伤等低能量损伤导致。半髋置换术较全髋置换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患者年龄越大,术后髋关节功能越差。年龄较大、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可考虑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较小、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针对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4.2%)与对照组(8.3%)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全髋关节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均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较半髋关节置换术高,可见全髋适用相对年轻及体质较好的患者,半髋适用相对年龄大及体质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6年3月-2019年8月接纳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以信封法分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则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并记录2组病患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Harris评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更大、手术时间更长(P<0.05),2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量化评估中治疗优良率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虽然有手术时间更长、患者出血量更大的缺点,但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需要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老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龄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6月期间,年龄≥65岁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共226例,术前访视病人,手术结束当日、术后1、2、3 d密切随访患者,用谵妄评定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进行谵妄评估.按设计调查表祥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库存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谵妄的发生情况,建立数据库、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对照组.结果有42例术后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8.58%.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术前合并肺心病、全身麻醉、手术时间≥3 h、术后疼痛评分=4分为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龄、术前合并肺心病、全身麻醉、长时间手术、剧烈疼痛是老龄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的术后镇痛可能会降低老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52例手术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手术配合资料。结果:52例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较好,无感染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高质量的手术护理配合是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2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本组2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有术后感染情况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至关重要,充分的手术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密切的术中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患者为谵妄组,19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未发生谵妄的患者为未谵妄组。对2组患者性别、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术后有无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显示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既往谵妄病史、入院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助听器使用、骨折类型、术前准备不充分、吸入麻醉、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低氧血症、术后发生剧烈疼痛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年龄≥60岁)212例,根据给药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托烷司琼组108例和对照组104例。2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托烷司琼组患者术后5 d内每天静脉注射1次托烷司琼5 mg,对照组为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评估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后,则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3 d内观察其疗效。结果:托烷司琼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5.6%(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规护理干预和治疗后,托烷司琼组6名谵妄患者治愈5例(占83.3%),而对照组15名谵妄患者治愈4例(占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能明显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并能提高术后谵妄常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临床随访,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1-8年。45例疼痛5例,假体松动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2例。结论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及患者不正确使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前外侧入路(A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为ASA组,经后外侧入路(P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为PSA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5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SA组与PSA组相比,切口长度短、出血量及输血量少(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组手术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与PSA组相比均缩短(P0.05);ASA组术后5个月Harris评分达(92.45±2.51)分,明显高于PSA组的(86.63±2.23)分(P0.05);而ASA组手术优良率95.24%(40/42)高于PSA组的79.31%(46/58)(P0.05);ASA组术后1例发生皮肤切口感染且无术后脱位发生,PSA组1例发生皮肤切口感染及1例术后脱位,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前外侧入路(AS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手术,且创伤小恢复快,预防术后脱位方面存在优势,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并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