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世伟  王文献  何小荣   《放射学实践》2009,24(6):619-621
目的:探讨CT对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6例,总结和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无特异性。6例肿瘤均位于前中上纵隔,病变范围较大。CT表现为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3例;2例边界清楚,4例可见周边浸润,1例侵及双侧胸膜和右上肺,1例累积心包,包绕主动脉及无名动静脉、上腔静脉受侵闭塞。结论:CT对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密度、周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于纵隔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10例病灶均单发,前纵隔8例,前中纵隔1例,1例位于前纵隔-心包区;最大径范围:8~13cm,中位数:11cm;类圆形/卵圆形6例,不规则形4例;局部边界不清;8例为单纯精原细胞瘤,CT平扫显示肿块呈均匀等密度,其中3例并外周小囊变,1例病灶中央见点状钙化,增强后呈轻度较均匀强化,5例病灶内见条状血管影,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为纤维血管间隔;2例为内胚窦瘤为主(60%~70%),伴精原细胞瘤,CT平扫/增强病灶呈“类蜂窝状”改变,内见明显坏死、囊变影;所有病例均未见肿大淋巴结及肺内、外转移.3例上腔静脉明显受压变窄;2例肿块呈灌注样生长,填充前上纵隔间隙,纵隔血管于肿块内呈“漂浮状”;6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同时并心包积液,其中1例侵犯心包;8例出现β-HCG轻-中度升高,其中2例同时伴AFP明显升高.结论 青少年男性、前纵隔占位,肿块巨大,而密度却较均匀,强化较轻微、特别是肿块呈灌注状生长、病灶内出现纤维血管间隔,结合βΝ-HCG升高,排除继发,应考虑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PMSGCT)的CT、PET-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例PMSGC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对照,11例均接受胸部CT增强及平扫检查,3例同期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结果 11例患者均为青少年男性,病灶CT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肿块10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MSCT及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7~ 19岁,6例行MSCT平扫,1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影像及临床表现.结果 鞍区及鞍上池7例:MSCT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外周带囊变,实质部分密度较高(CT值约40~ 48 HU),瘤周水肿不明显,MRI:T1WI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或较高信号,垂体柄受累增粗,神经垂体及腺垂体萎缩或消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基底节及丘脑区肿瘤呈类圆形囊实性浅分叶状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坏死灶大而瘤周水肿轻,增强扫描显著不均匀强化;松果体区肿瘤并脑室内转移2例:肿块呈浅分叶类圆形,信号及密度不均且包埋松果体钙化,外周带坏死较明显,1例侧脑室转移,1例经三脑室向两侧壁蔓延,侵犯垂体,幕上脑室均积水扩张明显,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结论 颅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以颅内中线结构附近多见,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纵隔内胚窦瘤(PMEST)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PMEST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PMEST临床、病理及CT资料,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本组病例年龄11~38岁,平均19岁,其中男∶女=8∶2。结果:10例PMEST病灶均局限于前纵隔,居中4例,偏右/左侧6例;最大径为6.9~15.0cm,平均10.7cm;局部边界不清,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4例。平扫显示肿块密度不均,呈"蜂窝状"低密度为主,CT呈低密度区,组织学检查,镜下见大片粘液和坏死;CT呈等/稍高密度间隔和实质部分,镜下见大量纤维增生。1例病灶内见钙化。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间隔和实质部分中度强化;其中4例行延迟扫描可见间隔和蜂窝轻微延迟强化,组织学检查镜下见蜂窝内富含粘液样基质以及黏液样变性。所有病例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纵隔大血管及心脏均不同程度受压、推移。上腔静脉受侵2例,左头臂静脉受侵2例;7例合并心包积液,4例合并胸腔积液。所有病例AFP均显著升高(>1000ng/ml)。结论:青少年男性、前纵隔、巨大肿块,CT平扫及增强呈"蜂窝状"改变,延迟扫描间隔和蜂窝延迟强化,结合AFP明显升高应考虑PMEST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以提高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腔内精原细胞瘤的MSCT征象,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生长方式,肿块长轴方向、增强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显示、强化模式及程度。结果6例均为单发腹内肿块,左侧2例,右侧4例。1例位于腹膜后,5例位于腹腔内。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境界清楚,中央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均呈轻、中度强化,并呈持续性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6例均行CTA检查,其中1例位于后腹膜,CTA见髂外动脉分支供血;5例位于腹腔内,CTA均显示睾丸动脉供血、睾丸回流静脉增粗。1例双侧睾丸缺如;5例单侧睾丸缺如。结论腹内型精原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当CTA显示供血睾丸动脉和增粗引流静脉,结合隐睾病史,可明显提高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纵隔血管瘤(MH)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MH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18例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7例血管瘤为单发病灶,位于前纵隔9例,前中纵隔2例,后纵隔6例;1例为多发病灶,位于前中纵隔及左颈部.12例呈椭圆形或圆形,6例不规则.11例边界清楚,7例边界不清.1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及纵隔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及纵隔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CT表现。结果 9例肺及纵隔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2例位于纵隔者均为单发团状病灶,7例位于肺组织者,2例为单发块状病灶,5例为多发结节病灶。CT平扫2例纵隔内均见软组织肿块,1例边界清晰,瘤内可见斑块状钙化灶,另1例呈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7例内见团块状或多发结节状,部分瘤体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团块状病灶强化相对明显,结节状病灶强化程度较弱。结论 肺及纵隔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较为罕见,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征性,仅能通过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确诊此病。  相似文献   

10.
古杰洪  杨蕊梦  丁汉军  郭永梅  黄云海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70-1172
目的:提高对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PMGN)的认识.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MGN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MGN瘤体上下径大于前后径及左右径,且紧贴脊椎生长.单侧型11例,跨中线型4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性低密度灶,2例内可见散在点状钙化...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髓样癌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CT表现特点和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TC的CT表现,并与病理所见作对照研究。结果:肿瘤侵及一叶甲状腺22例,双叶6例。5例密度不均匀,23例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实质性占位(弥漫型19例);25例增强扫描,17例原发灶轻度强化。淋巴结转移20例,其中行增强扫描的18例转移淋巴结多强化明显。对照病理,5例密度不均匀者镜下见囊变坏死(3例)或肿块内夹有未被侵犯的甲状腺组织(2例),而23密度均匀者未见上述改变,肿瘤组织中细胞分布大致均匀紧密,转移淋巴结内血管丰富。结论:MTC的CT表现以弥漫性均匀低密度肿块、轻度增强、多累及一叶甲状腺为特点,转移淋巴结以强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纵隔类癌的CT表现(附6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纵隔类癌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方法:对1994年一2001年经4所医院病理证实的纵隔类癌6例进行临床、病理、CT对照分析。结果:①临床无特异性表现,极少出现类癌综合征;②CT表现为中上纵隔肿块,位于胸腺区或向其内生长,与心底部大血管及心包关系密切,并有沿血管间隙生长的特点,造影后有轻、中度强化,可发生胸内外转移;③CT表现与病理、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纵隔类癌较罕见,可能来源于胸腺。CT发现以上特点可提示诊断,还可观察肿块大小、位置、范围、内部及与血管心包的关系,帮助确定手术方案及推测预后,但确诊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3.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目的: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在CT,特别是增强CT扫描时的表现。方法:对17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或)临床抗结核治愈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6-74岁,平均45.9%;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和CT扫描,6例作了增强CT扫描。结果:胸部平片仅发现右上纵隔肿块和(或)右肺门肿块者6例,CT则在17例中共发现37个纵隔和(或)肺门肿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位于2R和(或)4R者共22个(59.4%),平扫时淋巴结内呈不均匀低密度者30个(81.1%),6例16个淋巴结增强扫描均呈边缘环形强化(100.0%)。结论:CT,特别是增强CT扫描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欧鸿儒  贾红明  李苒光  张水兴  张金娥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31-1233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瘤13例,总结和分析其临床、CT及MRI表现.观察项目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内部结构、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结果:13例均为青壮年患者,单发病灶,位于前中上纵隔,病灶最大截面直径约63 mm.CT表现为病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片状坏死,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轻度强化.4例行MRI扫描,T1WI示病灶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肿瘤内信号不均匀,12例伴有出血、坏死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病灶边界欠清,其中11例病变与纵隔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10例可见病变周围结构受侵犯,9例血管受侵,3例合并上腔静脉闭塞,6例累及心包,3例侵犯前胸壁及胸骨.结论:纵隔原发性恶性生殖细胞瘤CT和MRI表现具有恶性肿瘤侵袭性的特征,但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恶性生殖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纯精原细胞瘤六例CT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腹内未降睾丸巨大纯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巨大的腹内未降睾丸纯精原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6例肿块长轴与同侧肾下极和腹股沟内环的连线一致.供血动脉均为同侧睾丸动脉,5例显示睾丸静脉引流.同侧睾丸及精索未显示,2例肿块尾端见未退化的睾丸引带.同侧肾脏受压上移.肿块呈囊实混合型,内侧坏死明显,其内可见条状纤维血管分隔,实性部分轻度均匀强化.所有肿块内未见钙化或脂肪.结论 螺旋CT是腹内巨大精原细胞瘤术前定位定性诊断的一种有用的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6.
韦菊临  梁桂录   《放射学实践》2012,27(3):298-300
目的:提高对纵隔内胚窦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内胚窦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11例CT平扫均表现为纵隔内实性肿块,8例密度不均匀,3例密度较均匀。10例行CT增强扫描,表现为中度-高度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周边部不规则线状及网状强化。结论:纵隔内胚窦瘤的CT表现虽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观察。方法对39例经过手术、纵隔镜、穿刺活检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共180个淋巴结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6~67岁,中位年龄26岁。所有病例均做CT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灶强化形态学特征分为5种强化类型:(1)不均匀强化占28.3%(51个),病灶最大直径4.5cm;(2)环形强化占26.1%(47个);(3)均匀强化占25.0%(45个);(4)无明显强化占14.4%(26个);(5)分隔样强化占6.11%(11个)。病理观察,淋巴结强化类型与病灶实质内含血管的肉芽组织和干酪坏死灶的分布密切相关。39例淋巴结结核病例中28例(71.8%)强化是以2种或2种以上形式联合存在,其余11例(28.2%)强化是以单一形式为表现。结论直径在1.0~<2.0cm大小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均匀强化、无强化、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直径≥2.0cm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和无强化为主要表现。当淋巴结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时应考虑淋巴结结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混合型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MG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例纵隔MGC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同时行PET/CT检查。结果7例病灶均表现为分叶状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病灶最大径9.0~20.1cm,中位数15.7cm;增强动脉期瘤内均见强化迂曲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增多,瘤灶实性部分强化较动脉期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5例PET/CT检查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范围约5.0~8.3,平均6.7±1.5。结论青少年男性、增强动静脉两期血管影逐渐增多、瘤灶实质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瘤灶血供丰富却不同程度囊变及坏死、18F-FDG高代谢的前纵隔囊实性肿块,有助于提示MGCT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临床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六分区法划定肿瘤部位,结合密度判定肿瘤的性质来源。结果:a)不同质地的纵隔肿瘤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征性CT表现,b)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X线检查。结论:CT检查对纵隔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数肿瘤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