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52例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与胎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平均胎次为2.83±1.47胎,76.99%的患者胎次为第2胎及第二胎以上,Haldane和Smith法分析,C值为2.8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胎次的效应十分显著,说明胎次高者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2.
胎次在精神分裂症中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例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胎次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与Haldane和Smith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7%患者胎次为第2胎或以上,Haldane和Smith法分析C值2.06>2,P<0.01,提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胎次的效应非常显著,说明胎次高者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64例首次发病住院的情感性障碍与胎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68.8%的患者胎次为第二胎或第二胎以上,Haldane & Smith法分析C值>2,p<0.01,提示情感性障碍的发生与胎次的效应非常显著,说明胎次高发生情感性障碍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次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对485例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胎次,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Haldane、Smith法进行分析。结果 79.4%患者的胎次为第2胎或以上,Haldane和Smith法分析,C值3.44>2,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胎次有明显关系,即胎次高者患病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5.
应用Haldane和Smith法分析了1035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与胎次的关系,结果发现胎次高者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大,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钟薇 《四川精神卫生》2014,27(5):430-432
目的比较首胎次与多胎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资料的差异及探讨胎次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收集500例年龄在18~40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使用t检验及χ2检验统计方法,运用Haldane和Smith分析法进行胎次效应的估算以了解胎次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结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是性别(χ2=8.48,P=0.004)、家族精神病史(χ2=4.34,P=0.037)、同胞患病情况(χ2=4.67,P=0.03)、患者发病年龄(t=-2.05,P=0.04)、出生时父亲年龄(t=-8.22,P=0.00)、出生时母亲年龄(t=-9.71,P=0.00)及母亲流产、死胎情况(χ2=69.02,P=0.00)。胎次的频率分布中胎次大于1的占比为63%,胎次等于1占比为37%。使用Haldane和Smith法分析,C值3.232(P0.01)。结论在遗传、环境因素影响方面多胎次患者较单胎更加突出。胎次高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7.
1007例精神分裂症的胎次分析山东省潍坊市精神病院(262400)于建军,陈永兰,魏其昌,庞德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致病危险因素是精神病学界致力探讨的问题之一。国内有关精神分裂症在胎次中分布情况的研究尚少报导。现将1007例精神分裂症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胎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不同胎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自编项目调查表进行资料统计 ,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第 1胎 (n =96 )发病年龄及家族史阳性率均较第 2胎及以上 (n =180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第 1胎幻听出现率较第 2胎及以上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不同胎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及家族史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胎次及父母育龄关系的研究王健作者对1984~1994年期间住院,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儿175例进行调查,彼此均无亲缘关系。统计方法采用百分比卡方检验及Haldane和Smith法,后者是计算每个家系的同胞组中患病同胞...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胎次效应与遗传及诊断分型崔利军田国庆平治杜波邓春继曹永刚王昭辉△有关胎次效应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已有报导[1~3]。但尚未见胎次效应与家族遗传史、诊断分型关系的研究。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分析胎次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精神分裂症患者间是否存在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划。方法 将3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早发组(发病年龄〈25岁,200例),成年发病组(发病年龄≥25岁,180例),对两组有关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Haldane和Smith法进行父母育龄和胎次效应的估算比较。结果 与成年发病组比较,早发组精神疾病家族史较高(31.0%;x^2=4.78,P〈0.05),一 属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率  相似文献   

13.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Ⅰ、Ⅱ型精神分裂症之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有无差异,我们用Haldame和Smith法对83例Ⅰ型精神分裂症、51例Ⅱ型精神分裂症进行了这一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无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Ⅱ型有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这种效应为父母年龄越大、胎次越高者易患Ⅱ型精神分裂症。进一步提示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之间具有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分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Ⅰ、Ⅱ型精神分裂症之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有无差异,我们用Haldame和Smith法对83例Ⅰ型精神分裂症、51例Ⅱ型精神分理解症进行了这一些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无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Ⅱ型有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这种效应为父母年龄越大,胎次超高者易患Ⅱ型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综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丘脑异常的同时,介绍了Andreasen提出的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神经发育不良导致“认知协调障碍”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多以典型病例分析为主,缺少大规模试验,且无对照。中医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辅助疗法,以其见效快、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用量、副作用少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现代医学对其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本文针对中医药在精神分裂症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药物治疗现状分析论述,探讨精神分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促进中医药在精神科的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17.
综述近年国内外关于甲状腺激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发展、风险评估、认知改变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丘脑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综述精神分裂症患存在丘脑异常的同时,介绍了Andreasen提出的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神经发育不良导致“谁知协调障碍”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大约1%[1].他的病因十分复杂,虽然该病是一种遗传相关的疾病,但目前尚未发现与这种疾病直接相关的特异性的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相互作用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2].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1、2、6和受体的测定及其在病因,病理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的关系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