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ELISA试剂盒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58例)、颌面良性肿瘤患者(45例)及健康对照者(60例)血清中OPN的浓度(ng/ml)分别为161.8±12.6、52.3±8.6和48.6±12.8(P<0.05),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的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未转移、临床分期早的患者(P<0.05),口腔鳞癌患者血清OPN与肿瘤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相对定量脂肪酸合酶(FAS)在口腔鳞癌、癌周以及正常口腔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切取口腔鳞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的癌组织、癌周组织及正常组织,将组织切剪成碎块,提取细胞总RNA,经寡聚脱氧胸腺嘧啶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扩增,针对内参照GAPDH基因相对定量FAS的表达,比较FAS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FAS在癌组织中高表达,19例患者癌组织中的FAS mRNA表达水平皆高于正常组织,最高达16倍Go<0.001)。13例癌旁组织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高Go<0.001)。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FAS表达有显著差异。实时定量PCR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并能相对定量内源性脂肪酸合酶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STAT3、EGF和EGFR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EGF及EGFR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EGF及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TAT3蛋白表达在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13.3%(8/60)、30.0%(9/30)、71.2%(4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5.0%(15/60)、46.7%(14/30)、76.7%(4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5.0%(9/60)、36.7%(11/30)、70.0%(4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呈正相关关系.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 结论:STAT3、EGF及EGFR在口腔鳞癌的浸润、转移及粘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联合检测STAT3、EGF及EGFR可望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及其受体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定量表达、临床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TM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n=12)和OSCC患者(n=59)肿瘤组织中OPN和CD44v6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统计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OSCC肿瘤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以及两种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OPN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OPN的表达与OSCC不同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在OSCC高分化和中低分化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44v6在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不密切。在OSCC中,OPN与CD44v6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OPN在OSCC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44v6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且与OPN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ivin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测46例口腔鳞癌标本中L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46例临床标本中,Livin阳性表达29例(63.0%)。Livin表达与口腔鳞癌转移(P=0.012)、病理分级(P=0.005)密切相关,但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112)。结论 Livin的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2 7例口腔扁平苔藓、2 4例口腔白斑及 3 0例口腔鳞癌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口腔鳞癌组织中bFGF高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组织 (P <0 .0 5 ) ;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组织中bFGF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P <0 .0 5 )。结论 bFGF的过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将其作为预测口腔黏膜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间质微血管的空间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标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和分析62例口腔鳞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的微血管分布及形态。结果口腔鳞癌间质微血管与癌旁和正常口腔黏膜微血管相比,前者具有血管密度高、不成熟、形态不规则、血管周长较小的特点(P〈0.01);口腔鳞癌癌灶边缘的血管与癌灶内血管相比,血管密度更高(P〈0.01)、更不成熟(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口腔鳞癌间质微血管与正常口腔组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差异有利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癌灶边缘可能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区。微血管密度可望成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Galectin-1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升,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汤根兄  吴国英 《口腔医学》2008,28(5):256-258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9例正常口腔黏膜,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白斑(OLK)共8例,OLP、OLK伴异常增生22例,OSCC19例中Stat3的表达。结果Stat3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OSCC中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1/9)、12.50%(1/8)、59.09%(13/22)和84.21%(16/19)。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常增生与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单纯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at3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Stat3表达的研究将有助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癌变的检测和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7(cytokeratin 17,CKl7)的蛋白与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l7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IO.0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CKl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Kl7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CKl7蛋白质和mRNA表达上升,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XA1在口腔鳞癌细胞株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人永生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HIOEC)相比,Tca8113、TSCC、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mRNA表达降低;Tca8113、TSCC、CAL-27、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蛋白表达降低。3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ANX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降低(p〈0.001)。ANXA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mRNA:P=0.007;蛋白:P=0.006),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NXA1在口腔鳞癌中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细胞角蛋白基因1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黏膜中CK13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蛋白在OSCC及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K13mRNA在27例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表达下调,平均下调4.2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与肿瘤组织之间、高分化OSCC与中、低分化OSCC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CK1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CK13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 Real-Time PCR 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激酶2(NEK2)mRNA 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及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EK2 mRNA 在 OSCC 中高表达(P <0.050),不同分化程度(P <0.05)、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无淋巴结转移(P >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EK2基因表达增高可能参与 OSCC 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 Real-Time PCR 检测 DNA 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 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及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 DNMTl 蛋白在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DNMTl mRNA 在 OS-CC 中高表达(Z =-2.028,P <0.05),43例 OSCC 组织中,DNMTl 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1%,而在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P <0.05)。DNMTl 有可能参与 OSCC 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口腔黏膜上皮永生化细胞系(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 cell line,HIOEC)及经过苯丙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产生鳞状细胞癌细胞(HB)而形成的口腔鳞癌体外癌变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分析(LC-MS/MS)筛选和鉴定出差异蛋白质CB。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永生化HIOEC相比,HB和CAL27细胞中CB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HB、Tca8113、TSCC、CAL27和OSC细胞中C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0例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升高(P〈0.01)。C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B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Dicer蛋白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OSCC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对76例OSCC、20例白斑、10例癌旁非肿瘤性口腔上皮(normal adjacent to the tumor,NAT)样本的Dicer酶表达进行评估研究。利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 density,MOD),SPSS 14.0软件系统分析Dicer蛋白MOD、阳性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PP)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白斑组织、NAT的Dicer蛋白MOD、PP依次递减,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er过度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相关关系。结论 Dicer蛋白表达上调可能通过影响OSCC的生长以及淋巴转移而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6例口腔鳞癌、11例口腔颌面部其他恶性肿瘤、45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70例正常人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鳞癌组SCC-A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正常组(P<0.01)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组(P<0.05)。SCC-Ag可作为口腔鳞癌患者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在口腔癌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口腔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4例口腔癌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Tie-2、CD34的表达。结果Tie-2、CD34在口腔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P〈0.05)。但随口腔癌病理分级的升高,Tie-2、CD34虽呈现递增趋势,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癌中,血管生成增加。Tie-2可能参与口腔癌血管生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Ⅰ型干扰素受体1(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FNAR1在108例OSCC及16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IFNAR1的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NAR1在OSCC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黏膜组织高。IFNAR1的表达水平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吸烟和饮酒无相关性(P>0.05)。IFNAR1表达对OSCC患者生存预后的HR=1.879 (95%CI=0.967-3.651,P=0.063)。Log-rank检验显示,IFNAR1表达高低与OSCC患者预后相关(P=0.057)。结论:IFNAR1在OSCC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上调对OSCC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子,与OSCC患者的预后有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p2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p27的表达情况,采用SABC法根据染色指标记数,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 p27在所有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均呈现高表达,而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有30例(60%)至p27表达降低,p27低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差,生存期短显著相关,p27高表达则相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27的表达可作为口腔鳞癌辅助性的预后指标。结论 p27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性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