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组织内的抗原,抗体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肠内抗原,结果感染后4wk未检出抗原,6wk抗原水平显著升高,10—12wk达到高峰、其几何均数倒数分别高达512和483。组织内虫卵肉芽肿的病变,亦最为显著,而肝内虫卵肉芽肿的直径显著大于肠内的。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T)及IFAT测定小鼠感染血吸虫后肝、肠组织内抗体,结果在感染6wk后,三种抗体(IgG、IgM和IgA)均达低水平,10—12wk均显著上升,而肝、肠组织内IgG抗体则非常显著地高于IgM和IgA的。提示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免疫应答,主要是IgG抗体。  相似文献   

2.
应用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腹腔注射致敏C57BL/6小鼠,继之经脾脏注射虫卵形成的肝虫卵肉芽肿模型。用SEA致敏组作阳性对照,SP2/0腹水组作阴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在虫卵攻击后第4d,NP30致敏组肝虫卵肉芽肿面积、体积即开始明显增加,出现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肉芽肿面积在第8d、体积在第15d达高峰值,与SEA致敏组的高峰值相近(P>0.05)。而SP2/0腹水组肉芽肿的面积、体积至第32d才达高峰值,其高峰值低于NP30致敏组(面积P<0.05,体积P<0.01)。本文提示NP30对肝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具有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感染度日本血吸虫小鼠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度日本血吸虫小鼠肝组织内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其抗体水平和虫卵肉芽肿病变的动态变化与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酶标法和图像分析法。结果:感染后4wk,3组小鼠肝内均检出SEA,此后SEA水平逐渐升高,6-9wk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感染后6wk起,在虫卵周围检出抗SEA抗体,8wk时抗体水平升高,10wk后达高峰。3组小鼠在感染后相应时间,肝内SEA及抗体水平基本相同。3组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至感染后5wk时尚未形成,6-7wk时虫卵肉芽肿反应最强,其平均直径和面积达最大值,8wk后逐渐减小。3组小鼠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组织内SEA及其抗体水平与虫卵肉芽肿病变密切相关,与感染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肝脏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每组5只,感染组小鼠经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1)条/只,饲养6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外周血检测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LO2肝细胞系,Nile red染色观察细胞脂质变化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LO2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出现明显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外周血中的ALT、AST含量显著升高(t_(ALT)=6.432,P<0.01;t_(AST)=3.259,P<0.05)。感染后肝脏中脂滴明显减少;外周血TG、CHOL的水平显著降低(t_(TG)=7.154,P<0.01;t_(CHOL)=8.749,P<0.001);肝脏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Acly、Accs、Fas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_(Acly)=3.765,P<0.05;t_(Accs)=2.859,P<0.05;t_(Fasn)=3.888,P<0.05),脂质转运相关基因CD36以及脂质氧化分解相关基因Cpt 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_(CD36)=8.250,P<0.01;t_(Cpt1)=1.297,P<0.05);细胞水平结果显示,SEA组与DMEM组比,SEA刺激后LO2细胞脂质含量明显减少,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ACLY、ACC、FASN以及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DGAT和GPAT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合成和促进脂质分解下调肝脏脂质沉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18周内血清中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特异性IgG、 IgM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尾蚴感染BALB/c小鼠, 感染2周后开始每周采血并分离血清, 以SEA为抗原, 通过ELISA测定不同感染时间血清IgG、 IgM值; 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感染时间小鼠血清中SEA特异性IgG、 IgM抗体条带。结果 ELISA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小鼠血清IgG水平在感染5、 6、 9、 11周上升明显; IgM在感染5周和9周时上升明显。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感染血吸虫4周后, 小鼠血清中开始出现140、 180、 210 kDa蛋白特异性IgG抗体; 感染5周后出现43、 50 kDa强反应IgG特异性抗体带; 感染6周后在60~130 kDa处出现 IgG特异性弥散带; 感染9周后出现38、 73 kDa 蛋白特异性IgG条带, 其中38 kDa 条带较弱, 随感染时间延长, 条带反应逐渐增强, 直至感染18周; 感染11周后新增26、 32、 35、 80 kDa特异性IgG条带, 并且在12周后增强。感染3周后出现100、 140、 180 kDa IgM特异性反应条带, 感染9周后出现73 kDa特异性IgM强反应条带及 38、 43、 50 kDa弱反应IgM抗体带, 后3条蛋白条带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变强。 结论 SEA中不同组分抗原对感染宿主的免疫调节具有时间特异性, 其中43、 50、 100、 140、 180 kDa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73 kDa 既可用于急性血吸虫病诊断, 也可用于慢性血吸虫病诊断; 28、 32、 35、 38、 80 kDa抗原既可作为慢性血吸虫感染的优势抗原, 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 可作为疫苗开发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立足于全基因水平考察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CD4+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探讨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 (Affemetrix芯片 )结合三色流式细胞术 ,对日本血吸虫感染 13周的小鼠脾脏中的CD4+细胞进行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分析 ,获得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图谱。结果 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CD4+细胞中IL 4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小鼠 (P <0 .0 5) ,尤其以可溶性虫卵抗原刺激后最为显著 (P <0 .0 1) ;感染小鼠IFN γ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所增高 ,但不及IL 4的升高程度 ;IL 10、IL 1β、小诱导细胞因子(smallinduciblecytokine)等因日本血吸虫的感染而升高 ,但TGF β1呈下降趋势。结论 日本血吸虫慢性感染小鼠细胞因子分泌谱表现为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并存的格局 ,但以Th2应答为主。它们可能通过诱导产生相应的趋化因子共同参与疾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效应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各期的抗原成分多样化,随着恶性疟原虫抗药性不断扩大,目前仍无特效药物和疫苗预防感染。对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关于免疫在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信息。并且随着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有助于认识疟原虫不同期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疟疾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二维电泳、 免疫印迹法和质谱技术鉴定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成分中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抗原分子。方法 通过等电聚焦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EA进行二维电泳, 将胶上蛋白质斑点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 再分别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前、 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血清反应,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 作为二抗, 进行免疫印迹试验, 寻找SEA中能与血吸虫感染早期血清反应的蛋白斑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 MS/MS) 分析鉴定其蛋白成分。结果 对血吸虫感染1、 2、 6周以及未感染健康小鼠血清识别SEA的二维电泳免疫印迹图谱进行匹配分析发现, SEA中有2个蛋白斑点能被血吸虫感染后1、 2、 6周小鼠血清识别, 另有3个蛋白斑点仅被血吸虫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识别。经LC?MS/MS鉴定, 2个被血吸虫感染早期血清识别的SEA蛋白分子分别为热休克蛋白 (HSP70)和葡萄糖调节蛋白 (Grp78/Bip)。结论 SEA中HSP70和Grp78/Bip可能具有血吸虫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阐明宿主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保护应答机制,是成功研发疟疾疫苗的首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免疫血清在抗卵胚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途径免疫新西兰家兔的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兔血清,通过免疫酶染色定位观察免疫血清与未成熟卵胚的反应.结果 证明未成熟卵免疫血清能特异地识别虫卵早期胚胎抗原,与未成熟虫卵卵胚出现较强的免疫反应.结论 未成熟虫卵可溶性抗原免疫产生的抗卵胚作用与未成熟虫卵胚胎抗原所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诱生Th1细胞因子(γ-IFN)和Th2细胞因子(IL-4)mRNA的动态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d后,按300 mg/kg.d腹腔注射丙烯基硫脲,持续抑制雌虫产卵,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同时设立常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在感染后第2,3,6,9和12 w,采用RT-PCR对各组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的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新模型组与常规模型组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FN-γmRNA水平在感染后9w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第12w;IL-4 mRNA水平在感染后3w开始逐渐增强,至12w仍维持高水平。新模型组IFN-γmRNA水平在感染3w后明显高于常规模型组(P〈0.05);常规模型组IL-4 mRNA水平在感染6w后明显高于新模型组(P〈0.05)。正常小鼠IFN-γ和IL-4 mRNA水平较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Th1淋巴细胞功能先升高,然后逐渐向Th2淋巴细胞功能极化,提示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不是诱导Th2功能极化的唯一因素,对细胞免疫应答由Th1向Th2功能极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及特征。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0&#177;2条)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6周(急性期,10只)和13周(慢性期,10只)取脾脏,制成脾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4^+CD25^+T细胞。体外实验,将急性期和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ˉT细胞共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体内实验,将CD4^+CD25^+T细胞被动转移到日本血吸虫辐照致弱尾蚴免疫的小鼠体内,2周后剖杀取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干扰素γ+(IFN-γ+)CD4^+T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抗辐照致弱尾蚴抗原IgG1和IgG2a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在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刺激下,与单纯CD4^+CD25ˉT细胞培养组(脉冲指数即cpm值为7615&#177;1058)相比,CD4^+CD25^+T细胞对CD4^+CD25ˉT细胞增殖具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感染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抑制作用(cpm值为2336&#177;490)强于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cpm值为4467&#177;144)(P〈0.05);并对IL-4、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分泌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32.0%(P〈0.05)、66.3%(P〈0.01)和63.2%(P〈0.01);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28.4%(P〈0.05)、60.1%(P〈0.01)和58.3%(P〈0.01)。体内实验显示,在辐照致弱尾蚴诱导的免疫应答中,转移慢性期血吸虫感染小鼠的CD4^+CD25^+T细胞对IFN-γ和IgG2a抗体的产生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的CD4^+CD25^+T细胞具明显免疫抑制作用,并呈现优势抑制Th1应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紫外线照射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动物已证明可获得较高的保护力,尤其是重复免疫更可使免疫小鼠获得更高的保护力;人们普遍认为其诱导的保护性机制可能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紫外线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BALB/c小鼠,动态观察IgG抗体水平并将免疫小鼠血清转移至另一组小鼠体内测定保护力,以同种品系来源的血清抗体来进一步探讨抗体在血吸虫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可溶性雄虫抗原(SMWA)免疫小鼠PD-1-PD-L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1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A组)、SEA免疫组(B组)和SMWA免疫组(C组),B、C两组分别用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剂量均为50μg/次,免疫4次,每次间隔1周;健康对照组用PBS代替。末次免疫4周后收集脾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1(PD-1)、树突状细胞(DCs)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PD-L2。双抗夹心ELISA测定脾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小鼠脾T细胞的PD-1及DC的PD-L1和PD-L2的表达率分别为(1.19&#177;0.15)%、(0.64&#177;0.11)%和(1.12&#177;0.21)%。两种抗原免疫均可使这些分子表达上调(P〈0.01)。SEA免疫后,PD-1的表达[(8.24&#177;1.31)%]高于SMWA免疫[(6.08&#177;1.28)%],且主要使PD-L2表达上调[(5.26&#177;1.73)%];而SMWA免疫后,主要表现为PD-L1表达上调[(10.82&#177;2.33)%]。其中PD-L1的表达上调与脾细胞分泌的IFN-γ呈正相关,而PD-L2的表达上调与IL-4的分泌呈正相关。结论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抗原免疫可诱导BALB/c雌性小鼠PD-1-PDL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的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观察肠粘膜诱导部位Peyer’s patches(PP)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μg/只)为抗原,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计数PP个数,制备PP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期间两组小鼠PP数目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免疫后PP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2、3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周~第8周高于对照组(P〈0.01),CD8^+T细胞第1周~第4周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PP部位持续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激活肠粘膜效应部位淋巴细胞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