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在血吸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应答机制,以及寻找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分子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体液免疫机制[1~4]。研究结果证明,体液免疫机制在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某些血吸虫抗原分子虽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但并不能诱导产生很好的保护性。例如,抗可溶性虫卵抗原抗体滴度在血吸虫感染宿主血清抗体成分中虽然很高,但对宿主再感染并不都具有保护性作用,其中的封闭抗体已被证明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反而起保护作用[5]。因此,细胞免疫机制在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中可能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其编码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入载体重粒pGEX-1λt进行表达,并重组抗原免疫了一批昆明鼠。结论: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都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动物实验发现,小鼠感染旋毛虫后能产生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抵抗力,用旋毛虫肌蚴抗原免疫小鼠亦能产生抗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彭飞等研究表明,旋毛虫和日本血吸虫之间存在交叉抗原。近来经动物实验证明,感染旋毛虫的母鼠产下的小鼠也具有对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为了解该交叉抗原所引起的保护性能否经血清被动转移给受体动物,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Th2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作为主要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在启动整个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抗血吸虫保护性免疫应答和血吸虫卵导致的宿主免疫病理反应均与Th2应答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理解其免疫机制,有利于抗血吸虫疫苗和减轻血吸虫病组织损害的研究。本文以树突状细胞为中心,对血吸虫(包括虫卵)诱导Th2应答的机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其编码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入载体质粒PGEX—1λt进行表达,并用重组抗原免疫了一批昆明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组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38.93%的减虫率。结论: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有关血吸虫疫苗的研究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90 年代中期WHO/TDR 选定了6 种曼氏血吸虫候选疫苗分子,它们是28kDaGST、97kDa 副肌球蛋白、62kDaIrv-5、28kDa磷酸丙糖异构酶(TPI)、23kDa表膜抗原和14kDa脂肪酸结合蛋白.但这些候选疫苗分子单独免疫尚不足诱导40%以上的免疫保护力.因而,对血吸虫疫苗保护性抗原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糖蛋白是血吸虫主要抗原物质,大量存在于童虫和虫卵阶段,在血吸虫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已证明,血吸虫糖蛋白不仅可以诱导保护性抗体,亦可诱导封闭性抗体的产生[1].因此,研究血吸虫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免疫机制,可为血吸虫疫苗的发展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血吸虫糖蛋白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效的免疫保护力,其中一种或数种特异性的抗 原分子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已知的数种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结构、功能及 免疫学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鼠伤寒杆菌核糖体制剂对血吸虫抗原的佐剂作用。方法:小鼠分别用鼠伤寒杆菌核糖体制剂(STRP)加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WA)和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后,其体液免疫水平用ELISA检测,保护性免疫力用减虫率表示。结果:用STRP+SWA免疫的小鼠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单用SWA免疫的小鼠。尾蚴攻击感染后,STRP+SWA免疫组小鼠和SWA免疫组小组的减虫率,分别为47%和17%,前者高于后者。结论:STRP可以增强小鼠对血吸虫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并且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抗尾蚴攻击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糖基诱导抗体类型与感染状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日本血吸虫感染猪为模型,研究不同感染状态下针对糖基产生的抗体在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猪模型,分别检测不同感染状态下猪血清中针对LNFPIII、N-糖苷水解酶F(PNGaseF)处理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前后及过碘酸处理SEA前后的抗体水平。结果辐照致弱尾蚴单纯免疫组、正常尾蚴单纯感染组和免疫后予以感染的免疫攻击组的猪均针对LNFPIII产生了相应的IgM抗体应答。3组猪血清中针对PNGaseF处理SEA的特异性抗体IgG、IgM水平较未处理组略低,但抗体IgG和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单纯免疫组,猪血清中针对过碘酸处理SEA的特异性IgG、IgM、IgA抗体水平均较未处理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糖基成分所诱导的抗体水平均较低。在单纯感染组,猪血清中针对过碘酸处理SEA的抗体IgG、IgM水平在感染后第8周下降极为显著,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糖基所诱导的抗体亚型以IgG1为主。此时,在虫负荷显著降低的免疫攻击组,日本血吸虫糖基成分能够显著增强IgG、IgM、IgA,特别是IgG2的表达。结论日本血吸虫糖基成分能够诱导宿主产生多种类型的抗体应答;且抗体亚型的表达与宿主的感染状态相关,即IgG1亚型的表达与日本血吸虫急性感染期的虫负荷和卵负荷一致;而具有免疫保护力的宿主能够针对日本血吸虫糖基成分产生IgG2应答。  相似文献   

10.
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抗日本血吸虫虫卵成熟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和成虫冷浸抗原经皮肤多次重复注射小鼠,再感染后49天收集小鼠肝内虫卵。聚乙二醇沉淀虫卵内抗原抗体复合物,应用EITB分析该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果:发现各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组份为67KD、54KD或40KD,其中54KD为诱导保护性免疫的各组样品共有组分。结论:推测54KD抗原分子在诱导宿主产生抗卵成熟的保护力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与正常人血清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的作用,了解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作用,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血清,无论是成人组还是儿童组,初次感染组还是重复感染组,均明显地强于正常人血清,表明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可以诱导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证明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体内存在着ADCC机制,该机制对于抵抗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日本血吸虫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卵源性 4 7kDa组分抗原 (SjR4 7抗原 )对血吸虫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和脾淋巴细胞骨架的保护性效应。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 (SEM )和免疫电镜 (IEM)观察SjR4 7抗原免疫小鼠体内上述两种细胞骨架超微结构 ,并以感染和正常对照组小鼠作对比。结果 SjR4 7抗原免疫小鼠 ,攻击感染后 10w ,用SEM观察结果 ,两种免疫细胞骨架 ,均与正常对照组鼠的基本相似 ,但与感染对照鼠比较 ,后者的两种免疫细胞绒毛状结构几乎消失 ,显色反应低于其它两组。结论 SjR4 7抗原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免疫细胞骨架超微结构能诱导明显的保护作用 ,使感染小鼠免疫细胞骨架避免或减少受损 ,其分子机制可能与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应答的调节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生活史复杂,从尾蚴侵入皮肤在人体内寄生开始,经历童虫、成虫、虫卵阶段。为了适应宿主的内环境得以生仔,虫体的超微结构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这些不断变化的结构给血吸虫免疫机制的研究增添了难度。血吸虫各期虫体既具有共同抗原,也具有各自特异性抗原,它们在血吸虫的免疫诊断、免疫病理或诱导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血吸虫免疫机制复杂,相关知识尚不完全清楚。对于血吸虫超微结构的研究,不仅可揭示虫体发育的形态学变  相似文献   

14.
体外许多试验证明在血吸虫发育中,对宿主的各种效应机制敏感的血吸虫表膜抗原是宿主免疫应答的靶抗原。用抗血吸虫表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被动转移免疫的结果亦表明表膜抗原与保护作用密切相关,因此,血吸虫表膜抗原很可能是研制血吸虫疫苗的候选抗原。然而,被动免疫的结果同时表明,并非所有单克隆抗体均具保护作用,保护力似乎与抗体的表型无关。为了检查单克隆抗体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与正常人血清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的作用。了解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作用。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血清,无论是成人组还是儿童组,初次感染组还是重复感染组,均明显地强于正常人血清,表明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可以诱导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证明日本血吸虫感染宿 主体内存在着ADCC机制。该机制对于抵抗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日本血吸虫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预测其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方法 将编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的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人载体质粒pGEX-6p-1进行表达,并用表达的重组抗原的融合蛋白免疫BABL/c小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j338/26GST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32.3%的减虫率及46.5%肝总减卵率;与Sj26GST免疫组相比,rSj338抗原可能使小鼠获得22.5%的减虫率及30.0%的肝总 减卵率。结论 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相关蛋白(rSj338/26GST及rSj338)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可望成为新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7.
本项研究通过对日本血吸虫再感染病例及新感染病例多项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反复感染病人对再次感染的炸波免疫应答,明显强于初次感染病例,细胞免疫系统对再次感染的应答有所减弱,提示人类对日本血吸虫获得性免疫力主要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应答或其协同作用来实现的。对两组病例血清同型、亚型抗体水平检测显示,新感染组特异性IgM显著高于再感染组(P<0.05-0.01),后者除IgM外,其它各型均高于新感染组,而以IgE为最显著。由日本血吸虫卵抗原(SEA)诱导T细胞应答结果表明,2组病例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INFγ的生成未见明显增加,但再感染病人的T细胞经SEA刺激后,IL-4的生成有增加的趋势,提示随着日本血吸虫病程的发展,可能形成以Th_2为主的免疫应答。本次研究对新感染和再感染病例血清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体外杀童虫的作用显示,感染病人血清能诱导出较强的体外杀童虫作用,这一结果与国内有关报告相一致,进一步证明了ADCC机制是构成日本血吸虫感染获得性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流行性疾病,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由宿主对沉积于肝脏内的血吸虫虫卵产生免疫应答而引起的肝脏肉芽肿继而肝硬化所致.已有的研究表明,血吸虫虫卵多聚糖在诱导宿主免疫应答进而诱导肝脏病理变化及血吸虫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综述近几年关于日本血吸虫虫卵多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IL—12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感染激发宿主产生免疫应答 ,其机制非常复杂。IL- 12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 ,通过调节 NK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和 Th细胞、细胞毒性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作用 ,在机体感染血吸虫早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和随后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 ,IL - 12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及肝纤维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并对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协同免疫力。现将近年来 IL- 12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对虫卵肉芽肿形成和纤维化的调节作用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宿主对沉积于肝脏、结肠等器官内的血…  相似文献   

20.
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效的免疫保护力,其中一种或数种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可能起重要作用。本就已知的数种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免疫学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