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7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明确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以便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进一步改善其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73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高危因素、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改变以及伴发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73例患儿以痉挛型54.2%最多见,其次为肌张力低下型14.3%和混合型13.9%,强直型最少见0.7%。围产期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胆红素血症42.5%、新生儿窒息35.9%、早产27.5%、低出生体重32.6%;250例脑性瘫痪共计有500余种围生期高危因素,每个患儿平均大于2个高危因素。头颅CT或头颅MRI异常率达90.4%,脑电图异常率37.4%。伴发疾病异常率为78.8%,其中以语言障碍及智力低下最多见,分别为67.0%、64.7%,癫痫为20.5%,视觉障碍最少5.6%。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脑性瘫痪患儿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较高,对脑性瘫痪及癫痫的病因及预后可能有提示作用。脑性瘫痪患儿多合并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等并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有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522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92例,无合并癫痫430例)的高危因素、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合并癫痫的92例从临床发作特点、瘫痪类型及智力发育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 522例脑瘫患儿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17.6%。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可作为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χ2=6.564和11.797,P均<0.05),而早产、窒息、黄疸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检查结果中,脑软化灶及脑结构畸形为癫痫的预测风险因子(χ2=5.250和14.020,P均<0.05),而脑发育不良、脑室扩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的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44.5%),肌阵挛发作(28.3%)居第二位。97.7%的脑瘫合并癫痫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四肢瘫患儿癫痫发病率最高(61.9%)。 结论 出生低体重、颅内出血患儿,以及四肢瘫合并智力发育落后、脑结构异常者发生癫痫的风险增高,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诊断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6~2005年本院收治的62例植物神经发作性癫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发作类型、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男童23例(37.1%),女童39例(62.9%);7岁以上38例(61.3%);病程在6个月内29例(46.8%),1年内46例(74.2%)。病因较明确54例(87.1%),其中最常见为围生期窒息16例(25.8%),其余依次为高热惊厥10例(16.1%)、脑发育畸形9例(14.5%)、产伤6例(9.7%)、颅脑外伤5例(8.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6.5%)、癫痫发作家族史3例(4.8%)、脑动脉瘤1例。腹型癫痫25例(40.3%),头痛型癫痫20例(32.3%),再发性呕吐17例(27.4%)。常规脑电图检查59例有痫样放电,阳性率95.2%;55例患儿进行了神经影像学检查,其中21例(38.2%)有异常发现。治疗有效48例,总有效率77.4%。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脑电图异常程度、发病年龄及病程。结论:脑电图对诊断至关重要,要注意提高其阳性率;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明确病因;脑电图异常程度轻、发病年龄小、早期治疗有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性瘫痪318例头颅CT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的CT结果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8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CT检查并将CT结果与年龄、病因、分型及与康复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18例脑性瘫痪患者头颅CT异常229例,异常率72.01%,以脑发育畸形率高;病因中以2种以上因素的患儿CT异常率最高,为93.33%,病理分型以混合型异常率最高,为90.16%,其次痉挛型为76.92%,重症痉挛型患者CT全部异常。年龄-6个月组异常率最高,为90.47%,且随着年龄增大,异常率逐步降低。结论不同年龄、病因、类型的脑性瘫痪头颅CT表现不同。病情越复杂头颅CT异常率越高,治疗以外部性脑积水疗效最好,脑发育畸形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影响脑性瘫痪(CP)患儿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为防治CP患儿癫痫的发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1月我院477例C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入院时有无癫痫发作分为癫痫发作组(病例组)和无癫痫发作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比较,并对脑性瘫痪患儿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的477例CP患儿中有86例合并癫痫(18.0%),癫痫患儿以四肢瘫最多见(61.6%),强直阵挛性发作是癫痫发作的主要类型(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出生体重(OR=2.793,P<0.05)、脑软化(OR=3.185,P<0.05)、颅内出血(OR=3.581,P<0.05)、脑结构畸形(OR=5.839,P<0.05)是CP患儿合并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P患儿中具有脑软化、颅内出血、低出生体重及脑结构畸形的发生癫痫的风险显著增高,应当给予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非癫痫发作(N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NES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脑电图(EEG)、VEEG、头颅CT和MRI检查. 结果 常规EEG上发作期见到正常脑电波183例,异常脑电波97例;VEEG正常207例(73.9%,207/280),异常73例(26.1%,73/280).躯体性NES患儿210例(75.0%,210/280),心因性NES患儿70例(25.0%,70/280),NES合并癫痫者22例,其中MR[检查发现病灶20例(90.9%,20/22),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14例(63.6%,14/22),对于合并性诊断,MR[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EG是诊断儿童NES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与癫痫发作进行鉴别的有效客观检查方法.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更能进一步提高与癫痫异常放电的鉴别,并可进一步显示癫痫样放电病灶的有关结构特征,是癫痫病因诊断重要的定性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17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所致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4年6月本科室诊断的17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症状、体征、神经行为评估资料及运动障碍特征。结果 脑性瘫痪分型以四肢瘫为主,10例(58.8%);偏瘫其次,4例(23.5%)。运动障碍程度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水平较高,Ⅴ级12例(70.6%),Ⅳ级1例(5.9%)。并发症多且重,多为中重度智力低下16例(94.1%),合并癫痫发生率高(47.1%);17例均合并小头畸形。头颅CT或MRI表现为广泛性无脑回-巨脑回畸形(47.1%),局限性9例(52.9%)。结论 无脑回-巨脑回所致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重、并发症多、预后差,在出生前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彩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81-5082
目的分析对癫痫患儿动态脑电图(A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的价值。方法对132例癫痫患儿作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监测。结果 AEEG显示异常105例(79.55%),REEG显示异常48例(36.36%)。结论 AEEG在监测癫痫患儿脑电异常活动方面优于REEG,可为临床诊治癫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视频脑电图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对60例脑瘫患儿进行清醒、睡眠等状态的视频脑电图检查,分析脑电图异常特征与患儿脑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60例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为76.67%(46/60),其中痉挛型脑电图异常率最高85.37%(35/41),痉挛型脑瘫中并发癫痫的比例为46.34%(19/41)。结论 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脑电图异常特征能帮助判断脑损伤部位、是否并发癫痫及明确发作类型,有助于反映患儿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癫痫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癫痫的检出情况。结果 常规脑电图痫性放电26例(32.50%),异常28例(35.00%),正常52例(65.00%);视频脑电图痫性放电52例(65.00%),异常64例(80.00%),正常16例(20.00%);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的痫性放电、异常、正常检出率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视频脑电图中检出患者81例(其中真阳性79例,假阳性2例),检出志愿者79例(其中真阴性78例,假阴性1例),两种检测方式之间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视频脑电图对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更具有监测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今子  金正勇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223-5224
目的:对小儿发作性疾病进行24 h脑电监测,提高癫痫的诊断。方法:对发作性疾病患儿170例进行24 h动态脑电分析。结果:170例发作性疾病患儿中,140例为初诊癫痫性发作患儿,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仅有52例捕捉到痫性放电(37.1%),非特异性异常4例(2.8%),经监测动态脑电图(AEEG)102例出现痫性放电(72.9%),非特异性异常10例(7.1%)。30例初诊为非癫痫性患儿中,经REEG检查均未捕捉到痫性放电,经AEEG监测,3例捕捉到痫性放电,临床确诊为癫痫。提示AEEG监测提高了癫痫的诊断。同时AEEG可观察临床发作的全过程及发作时脑电图演变过程,是癫痫诊断、分型及定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复发、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并探讨影响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EP)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96例患儿EEG正常118例(60.20%),异常78例(39.80%)。EEG异常率与患者年龄、惊厥家族史、发热温度、热性惊厥类型、发作类型、发作次数及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P0.01)。196例患儿有78例(39.80%)复发,8例(4.08%)转为癫痫。脑电图异常组热性惊厥复发频率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电图对观察热性惊厥患儿的脑功能状态、预后评估及早期发现癫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碍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随访已停止常规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分为接受数码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另30例无任何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盖塞尔(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变化情况,并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技术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语言能力发育商(DQ)均数(57.19±6.18)高于对照组(53.44±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头颅SPECT检查比较,治疗前两组脑血流异常灌注100.00%,治疗后下降到36.6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能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语言方面的障碍,减轻患儿大脑血液灌注异常状况,可作为治疗脑瘫合并语言发育障碍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应用于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效果,为新生儿脑损伤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60例足月宫内窘迫新生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足月儿60例为对照组。受检者均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进行监测。记录两组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图形情况、正常睡眠觉醒周期状况、癫痫样放电;比较两组振幅整合脑电图背景活动的宽带与窄带电压值;比较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图形与影像学间的关系;评估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患儿神经行为状况及与神经性特异性蛋白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χ2=5.217,P=0.022)。观察组正常睡眠觉醒周期发生率为90.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χ2=6.316,P=0.011)。对照组未出现癫痫样活动,观察组出现1例。5例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患儿中,3例头颅B超检查正常,1例MRI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出现不连续正常电压伴不正常睡眠觉醒周期,同时伴癫痫样放电;3例患儿神经行为评估落后。观察组NSE、S-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者明显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正常患儿(F=8.751、6.325,P<0.01)。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脑损伤新生儿脑功能监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可较好的判断患儿病情,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痉挛型双瘫(双瘫)患儿脑电图异常和认知功能及影像学的关系. 方法对99例痉挛型双瘫病例临床资料、影像和脑电图进行分析总结.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双瘫患儿脑电图正常、异常、癫痫样放电和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及影像学关系. 结果舣瘫脑电图正常组智力发育商(言语智商)平均87.87,异常组73.22,无发作癫痫放电组63.94,癫痫组60.44;运动发育商(操作商)分别为73.93、65.24、59.31和55.2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7、18.68,P均<0.01).癫痫发病率为16.16%.影像改变和脑电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4,P<0.01). 结论痉挛型双瘫患儿认知功能和脑电图异常及癫痫放电、是否合并癫痫有关;和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脑损伤并继发性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损伤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特点及预后。方法对56例患儿采用全身型螺旋电脑断层扫描及脑电图进行检查,并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按发作类型选择抗癫痫药物治疗,并给予运动功能训练、认知训练以及视力、听力障碍干预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脑损伤病史,头颅电脑断层扫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窒息20例(35.7%),颅内出血14例(25.0%),早产12例(21.4%),宫内发育不良6例(10.7%),黄疸4例(7.1%)。合并听力障碍5例(8.9%),皮质盲2例(3.6%),智力发育落后32例(57.1%),6例(10.7%)为发育边缘。经抗癫痫治疗结果1周内控制者26例(46.4%),半月内控制者20例(35.7%),1~2个月控制者8例(14.3%),2个月未控制者2例(3.6%)。结论①继发性癫痫高危因素依次为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宫内发育不良及黄疸等;②继发性癫痫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发作,许多患儿早期表现为惊跳而误诊;③婴儿期继发性癫痫疗程可依原发病控制情况而定,用药后症状很快改善,控制效果好;④对高危儿脑损伤后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癫痫的早发现、早治疗,对防治二次脑损伤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16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脑电图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至3岁者128例,占76.2%,有热性惊厥家族史30例,占17.9%.脑电图异常率为61.9%(104/168),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一次热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有关(P<0.01或<0.05).14例患儿多次脑电图检查一直有棘波、尖波以及棘-慢波、尖-慢波发放.异常脑电图患儿随访2年,其中9例(5.4%)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小儿特定年龄和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热性惊厥一次热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类型是影响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的重要因素;脑电图持续异常对小儿脑功能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部分可转化为癫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发病临床特点及难治性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难治性癫痫组(15例)和非难治性癫痫组(6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癫痫患儿发病的临床特点,观察患者治疗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难治性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癫痫患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所有患儿中,遗传性病因占41.25%(33/80),结构性病因占35.00%(28/80),未知病因占23.75%(19/80)。随访发现难治性癫痫患儿1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部分性发作、多种发作、病程中类型改变、围生期异常及脑电图癫痫样波异常均是难治性癫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危险因素及时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video-EEG monitoring,video-EEG)在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8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儿进行连续12~18 h的包括清醒及睡眠的长程video-EEG监测。 【结果】 98例患儿中,发现痫样放电比例为91.8%(90/98),44例癫痫样放电与临床发作同步出现(44.9%),长程Video EEG监测前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全面性发作占53.1%(52/98),局限性发作占43.9%(43/98)。不能分类的发作有3例,占3.0%(3/98);长程video-EEG监测后全面性发作共32例,占32.7%,局限性发作共有 60 例,占61.2%,不能分类的发作2例,占2%。监测前后发作类型一致的有58例,不一致的有40例。 【结论】 长程视频同步脑电图监测对于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和分类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MRI的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出生胎龄、年龄、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脑瘫患儿的临床与MRI表现。 结果 184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88.6%,早产和足月儿组MRI异常率分别为95.9%和83.6%。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肌张力低下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脑瘫MRI异常率分别为82.1%、100%、100%、80.6%、80.0%、100%和81.8%。各类型脑瘫的MRI异常表现不同:痉挛性四肢瘫的异常MRI表现广泛、弥漫的两侧脑损伤,痉挛性双瘫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为主(56.7%),不随意运动型多有基底节区病变(75%),共济失调型均有小脑发育不良,偏瘫型多为单侧脑损伤(90%)。不同出生胎龄的MRI特点不同,早产儿脑损伤以PVL多见(71.6%);足月儿脑损伤表现多样性且病变广泛。在不同年龄段中,1岁以内的患儿MRI异常率最高(93.6%),头颅MRI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高危因素中MRI异常率较高的依次是:出生低体重、早产、缺氧窒息。 结论 MRI 影像改变与脑瘫类型、胎龄、年龄、高危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