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衣淑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12(6):433-434
1例59岁乳腺癌患者,因腰背部疼痛加剧,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1贴(8.4 mg)。30 min后患者入睡,持续约4 h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头向后上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呼吸深、慢(6~7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至0.77。考虑和芬太尼过量有关。立即去除芬太尼透皮贴剂,给予吸氧,静脉注射纳洛酮0.2 mg。之后,患者四肢抽搐缓解,呼吸升至18次/min,意识恢复,无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均给予多瑞吉治疗,剂量依据患者病情和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史而调整.观察用药15d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的NRS评分治疗前为7~9分,治疗后为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完全缓解6例(12%),中度缓解30例(60%),轻度缓解10例(20%),无效4例(8%);疼痛缓解率是7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6%,多为轻中度,一般发生于用药后2周内,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缓解.结论 多瑞吉的镇痛效果较好,维持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是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荆(商品名:多瑞吉)对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5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均为持续性疼痛,应用多瑞吉后,对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及与治疗有关的疼痛,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及排屎困难等,发生率低且无重度反应。结论多瑞吉有稳定持久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安全性及其合理使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新型强效镇痛透皮缓释给药剂型,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低,止痛效果好,广泛用于癌性疼痛(CP)和非癌性疼痛(NCP)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可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因此,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时应正确选择适应证,掌握个体用药剂量,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晚期癌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比较110例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组和95例美施康定组作对比分析。结果瑞吉组和美施康定组有效率分别为81.8%和80%,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瑞吉组嗜睡,便秘及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美施康定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适合晚期癌症疼痛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治疗非癌性疼痛时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方法,每例伴有疼痛的受试者先后使用国产或进口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每贴含芬太尼2.5mg。在单剂量试验中,每个受试者各使用试验药和对照药1贴,在多剂量试验中,每个受试者试验药和对照药各连续使用2贴。26例使用单次剂量,22例使用连续2次剂量。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便秘、瞌睡、皮肤瘙痒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与进口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治疗非癌性疼痛时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6例中重度癌痛的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初治患者最初剂量中度疼痛从25μg.h^-1开始使用,重度疼痛可从25μg.h^-1开始,随着患者的反应逐步提高剂量。曾用过强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则根据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剂量转换[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剂量(μg.h-1,q72.h^-1)=口服吗啡的剂量(mg.d^-1)×1/2]。用药后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剂量调整,按照25μg.h^-1剂量增加,直至疼痛缓解。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药物剂量的调整、疗效、耐受性、药物依赖性、不良反应等。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43例(76.8%)、部分缓解9例(16.1%),总缓解率92.9%(52/56)。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很低。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可作为口服强阿片类药物外的替代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口服止痛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68例,观察其止痛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常用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的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较多、发生率高。结论:芬太尼透皮贴荆作为长效麻醉止痛药,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定等特点,近期不良反应虽较轻,但引起的不良反应多,须严格其适用范围,并应密切监控其使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报的60~85岁老年人ADR/ADE共232例,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总结ADR/ADE发生的原因。结果在232例ADR/ADE中,抗生素、中药引起的ADR较多,以皮损及其附件损伤常见,ADR累及人体各系统。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关注,合理用药,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2年度发生的38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385例报告中,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87.59%);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26.3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18.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11年自发呈报系统上报的91例骨肽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报告,对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ADR类型、转归、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报告中,男66例,女25例,〉40岁患者居多(占68.1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37.34%),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占24.68%)。结论临床应重视对老年患者、过敏体质患者骨肽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有痛风病史患者宜慎用骨肽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108份儿童药物ADR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儿童ADR中,男62例(57.4%),女46例(42.6%);静脉给药者居多(94例,占87.04%);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涉及19种抗感染药物共79例(73.14%),中成药4种共11例(10.1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最主要的表现,共82例(75.93%)。结论:增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上报的87例有效ADR报告,按涉及的药物种类、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ADR报告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及输液反应,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及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ADR的发生,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ADR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用药时严格把握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至2013年发生的阿司匹林ADR报告49份,利用Excel软件统计并分析。结果阿司匹林致ADR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48.98%);以严重的ADR为主;多有长期用药史;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联合用药主要为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用;ADR经治疗后均好转;ADR来源主要为医生上报。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阿司匹林引起的ADR,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等严重ADR,以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的特性和临床合理应用案例,为控制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几年有关奥美拉唑的最新应用进展、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 奥美拉唑临床合理应用可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12缺乏、肝脏和肾脏毒性、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对视觉的损伤、对皮肤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自身免疫综合征、高胃泌素血症等.少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心动过速、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减少、特发性水肿、致类瘤形成、急性尿潴留、严重脱发、牙龈肿痛等.结论 通过对奥美拉唑药动学、药效学性质,化学配伍、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提示奥美拉唑可治疗与胃酸分泌有关的各种紊乱性疾病,其合理应用是减少、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的临床研究及ADR报告。提取纳入文献中ADR患者的原患疾病、性别、年龄及ADR类型。结果627篇文献中最终纳入98篇,其中不良反应报告(A类)文献42篇报告中有55例ADR,临床研究(B类)文献56篇(449例ADR),回顾性研究共13篇(317例ADR患者)。ADR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主要为30~59岁。A类文献中,ADR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及脱发,原患疾病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ADR患者中有13例死亡。B类文献中,ADR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感染;原患疾病为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视神经性脊髓炎、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结论硫唑嘌呤主要的ADR为血液系统损害、肝功能损害,其中骨髓抑制严重者可致命。临床可通过用药前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检测、实验室指标监测及患者用药后的密切监护,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上报国家ADR监测系统的562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在562例儿童ADR中,男304 例(54.1%),女258例(45.9%);1-3岁年龄组ADR发生率最高(47.0%);静脉滴注是引发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共372例(66.2%);引发ADR最多的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44.8%),而抗感染药又以头孢菌素类为主(57.5%);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8.4%)。结论:给药途径、品种等多种因素与儿童ADR 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速度等,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