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波 《中外医疗》2011,30(5):49+51-49,5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病因以及治疗方法,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诱因主要有药物(非甾体类为主)、饮酒、过度劳累以及精神刺激,出血原因主要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以及糜烂出血性胃炎,治疗后,有80.31%(41/51)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停止。结论肝硬化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胃部检查,判断出血原因,针对病因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卢海涛 《大家健康》2014,(1):157-158
目的:探究临床研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把5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使用不同方法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时,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瞿艳芳 《中外医疗》2013,32(13):57-5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病情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治愈48例,治愈率96%;死亡1例,死亡率2%。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治愈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探讨它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从性别、年龄、病因、诱因、症状、B超、胃镜、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临床观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结果98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261,平均年龄为48.2±12.2岁.以肝炎后肝硬化为多,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有明显诱因者41例,其中饮食不当30例,占30.61%,口服药物、酗酒、咳嗽、练气功、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者12例,占12.24%.98例,有各种感染者33例,占33.67%.B超检查门静脉大于等于1.3厘米者82例,占83.67%,脾静脉大于等于0.8厘米者92例,占93.88%,脾脏厚度大于等于4.0厘米者94例,占95.92%.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95例,占96.94%,胃底静脉曲张5例,占5.10%,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胃溃疡、食管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71例,占72.45%.治疗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死率为21.43%.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因其危害性大,故尽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了解肝功能分级与出血的相关性,预测首次出血量及肝性脑病的发病风险.方法:对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肝功能分级与首次出血量,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 60例(75%),门脉高压性胃病(HBG) 25例(31.2%),肝源性溃疡(HU)9例(10.1%),其他原因5例(6.3%).肝功能A级出血15例,B级29例,C级36例,三者出血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出血量500ml以下21例、500~ 1000ml 31例、>1000ml 18例,肝性脑病发生率< 500ml1例、500~1000ml 5例、>1000ml 18例,三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并发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了解出血原因,利用肝功能分级预测首次出血量及肝性脑病发病风险,可以早期止血,保护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赵进  杜永胜  李刚 《安徽医学》2005,26(5):400-40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总结近五年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病史。结果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42.9%(18/42),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45.2%(19/42),消化性溃疡7.1%(3/42)。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非曲张静脉出血(包括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为了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现对近5年收集的16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60例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5年北京肝病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60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3%)及肝昏迷(28.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1.0%和8.0%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困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及与Child-Pugh分级、合并其它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民族医院、广西瑞康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住院确诊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合并电解质紊乱者有49例(46.23%),其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为低钠(23.59%),其次为低钾(16.04%),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与Child-Pugh分级有关(P<0.05),合并肝肾综合征者出现电解质紊乱最多,其次是肝性脑病患者和腹水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同时合并电解质紊乱,随着肝功能受损加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观察组6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和临床诊疗。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患者胃镜检查诊断结果:4例(3.4%)胃癌,4例(3.4%)急性胃黏膜病变,18例(15.3%)消化性溃疡,40例(33.9%)门脉高压性胃病,52例(44.1%)食管静脉曲张;治疗后,显效24例(20.3%),有效84例(71.2%),无效10例(8.5%),其中死亡患者6例。结论:非曲张静脉出血中的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等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种类,对患者进行全面内镜检查,对患者的出血位置以及病因做出准确判断,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急诊内镜的开展 ,发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的因素逐渐增加 ,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本文总结了 6 a来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而急诊胃镜检查的 96例患者 ,分析其出血原因及胃黏膜的改变。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为连续 6 a(1995至 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护理,62例患者成功获救61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6%。结论:根据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及预见性的护理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五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22-3823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对7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止血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等方法。结果7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综合治疗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2例。结论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抢救,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情况,旨在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胃镜检测其出血的原因,并对其临床体征进行实行监测,同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将检测与治疗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36例患者中,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门静脉高压(PHG)、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溃疡、肝源性溃疡、胃炎等。经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伴有门静脉直径增宽的患者有11例,伴有肝脏质地不平整、比例不正常的患者有17例,伴有脾大、腹水的患者有12例。经过1个小时的积极治疗,有11例患者停止活动性出血;经过2个小时的积极治疗,有27例患者停止活动性出血;经过3个小时的积极治疗,有35例患者停止活动性出血。结论:积极预防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确诊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积累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5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引起门脉高压出血主要见于食道静脉曲线,占44.8%,门脉性胃病,占25.7%,肝源性溃病,占20.9%,十二指肠溃疡,占8.6%,结论:食道静脉曲张,门脉性胃病,肝源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01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2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18例,死亡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出血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管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导致胃粘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其病死率高。我院于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2例,分别采取3种不同方法止血.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若引起出血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常可致命,其死亡率高达40%-50%.有效地控制出血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对收治8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维持水电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治愈76例,死亡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凤琳 《当代医学》2011,17(2):51-5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占49.3%,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分别占21.5%和14.6%。经对症治疗,消化道停止出血50例,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而自动出院者为6例,3例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死亡。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门脉高压性胃病和消化性溃疡也是不可忽视的出血原因。因此,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芬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131-131,13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居首位,占51.3%,其次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分别占20.5%和12.8%.经对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停止33例(84.6%),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者5例(12.8%),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而死亡1例(2.6%).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和胃黏膜的治疗,同时还要兼顾肝功能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