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住院患者12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药物对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科收集到的128例老年住院患者不良反应病历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引起老年住院患者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10大品种,其中抗生素类药品占首位,其次为神经系统用药、循环系统用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结论 应根据老年患者特点,合理使用药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在60岁以上老人中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老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抗菌药物应用引发不良反应老年患者64例,对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引发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占比最高,61-70岁患者占比最多,80岁以上患者最少;患者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结论:在为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重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展开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引起的60岁以上老人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对老年人如何用药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系统收集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216例,对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的比例最大(59.26%),其中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最为显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在给药时要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帮助医务工作者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从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应当通过学习、总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0~2013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上报的29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0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高,占84.83%,其次是口服给药,占9.66%,经眼用药占3.79%,经耳给药占0.69%,经鼻腔给药占1.03%。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主要为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发生例数为72例(占24.8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发生例数为52例(占17.93%),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大,占12.41%。结论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为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苗海霞 《黑龙江医学》2003,27(8):604-604
目的 对广谱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的同时导致特殊的不良反应 (ADR)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1 995 - 0 4~ 2 0 0 2 - 0 4我院住院患者 1 5例 ,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用药期间出现特殊的不良反应。结果 老年患者、儿童及首次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 ,易引起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慢性心、肺疾病 ,肿瘤、年龄大的患者 ,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是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诱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上报的静脉输液引起的136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涉及药物共有48个品种,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抗菌药物;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最多;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29.41%),其次是10岁以下儿童(23.53%)。结论在临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要谨慎用药,加强对输液过程的监测,及时整理分析不良反应报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西安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20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报告表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类别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12 04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其中8 815例(73. 20%)来源于医疗机构;患者男女比例为1∶1. 36,平均年龄为37岁;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分别占29. 74%(3 583例)、16. 13%(1 944例)、12. 55%(1 512例);累及器官的不良反应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比最高为28. 13%(3 276例)。结论西安地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宣传抗菌药物与合理用药使用原则,必要时进行药学干预,以保证抗菌药物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老年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亚青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60-1662
目的 研究387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评判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PASS)系统对387例老年住院患者20 040条医嘱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387例患者住院期间平均使用药物7种,最多达26种;在20 040条药疗医嘱监测中PASS系统共提示1 198例次为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98%,且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随用药品种增多而增加.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存在不舍理用药,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测,尽量减少用药品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综合干预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后的临床用药患者病例各1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干预后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使用率、患者住院时间、病原菌检测等指标显著优于干预前.结论:综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能够有效促进用药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葛红星  李萍 《当代医学》2021,27(35):161-163
目的 探究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11月本院使用抗菌药物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3—6月常规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抗菌药物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11月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抗菌药物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联合用药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物费用.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总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抗菌药物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可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降低联合用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减少患者抗菌药物费用,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临床报告,为促进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上报的45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果经分析,45例不良反应临床报告,年龄大于60岁的比例为53.34%;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二者占比70.11%;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发生比例最高的是皮肤(55.56%)。结论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皮肤过敏发生概率最高,临床用药时应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加强用药观察,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老年患者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本院2003年10月~2006年10月住院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病人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老年肺结核化疗方案的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应用,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和诱发因素,以期更好的进行控制和预防。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48例药物治疗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统一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对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用药记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本组948例老年患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41例(321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2%(33.86%),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肝肾功能正常者(P0.05),住院时间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关联,入院时间越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机率越高。结论:老年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多见,与患者肝肾功能和住院时间存在关联,药物不良反应以胃肠损害、代谢障碍、心血管损害为主,需要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可赢得更多的防范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共207例静脉应用抗菌类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抗菌类药共有6大类31个品种,207例ADR中,头孢类占比率最多,其次为喹诺酮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系统损害,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结论 对抗菌类药物进一步加强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可有效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存捷  刘洋 《医学综述》2008,14(14):2220-2221
目的回顾性的总结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2006~2007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1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抗菌药物,提示临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导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增加,甚至发生二重感染[1],因此,规范、合理应用十分重要.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我院32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月9日院感科组织进行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调查6月8日0:00~24:00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新入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逐一查阅医嘱,填写调查表后,交由医院感染科汇总,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使用情况,用药目的及病原体送检率等。结果调查日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5%,其中治疗用药占50.70%,预防性用药占24.65%,治疗+预防性用药占24.65%,联合用药占62.33%.治疗用药患者中标本送检率为0.结论全院住院患者日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联合用药比例较大,预防性用药比例正常,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严格控制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探究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促进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4例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病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老年人和儿童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多发人群。②静脉给药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引发途径。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出现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④头孢类药物是引发不良反应最多的抗菌药物。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剂量、给药速度、给药时长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掌握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用药特点、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与管理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