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壁Pfannenstiel切口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实践和切口美容缝的可行性,提高对腹壁Pfannen- stiel切口新式剖宫产术的认识。方法:对80例足月妊娠行腹壁Pfannenstiel切口新式剖宫产切口芙容缝和60例传统剖宫产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与传统剖宫产术式比照,胎儿娩出、总手术时间缩短,切口美容缝合愈合好。结论:腹壁Pfannenstiel切口新式剖官产切口美容缝术减少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腹壁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剖宫产术。方法 随机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80例(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术,并与同期行传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8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等指标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d拆线,对照组7d拆线。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缩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 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与同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良好患者的住院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肥胖、产前阴道检查次数、剖宫产史、羊水浑浊、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孕妇体质等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关.结论:妊娠末期控制体重、减少产前检查次数、纠正贫血、做好外阴清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方法 随机选择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80 例( 观察组) ,行新式剖宫产术,并与同期行传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80 例( 对照组) 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等指标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 d 拆线,对照组7 d 拆线。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剖宫产手术35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式。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对比差别有显著性,表明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排气快、进食早、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而且切口愈合好,外表美观,手术方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首次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下次剖宫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4月收治的2次剖宫产患者200例,依据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2组患者,常规切口(腹壁竖切口)组患者100例,新式切口组(腹壁横切口)患者100例,对2组患者2次剖宫产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新式切口组患者2次剖宫产手术住院治疗时间对比常规切口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切口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腹壁粘连情况、术后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越于常规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手术操作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首次剖宫产手术采用新式切口可显著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中腹壁粘连情况,增加患者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如能够预计产妇有2次剖宫产可能,在首次剖宫产手术时应尽量选择新式手术切口剖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邵玉琳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39-39,71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重点分析。结果:32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术后随诊6个月~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可初步确诊,术后病理证实。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手术切除病灶,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剖宫产术时腹壁切口的保护,避免子宫内膜种植。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曾玲慧 《当代医学》2011,17(12):57-5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32例,24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6例病灶向下浸及腹直肌,2例病灶累及腹直肌后鞘及腹膜.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切除范围达病灶外1~1.5cm正常组织,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的手术质量,可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首次剖宫产术取下腹壁横切口、纵切口,缝合、不缝合壁层腹膜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利弊。方法:依据首次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纵切口,缝合、不缝合壁层腹膜进行分组,比较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壁切口组织粘连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下腹壁横切口的腹壁切口组织粘连发生比例高于下腹壁纵切口,手术时间亦长于下腹壁纵切口;缝合与不缝合壁层腹膜发生的腹腔粘连状况一致。结论:剖宫产选择下腹壁纵切口更利于再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更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与未改良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半随机分类方法,将469例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分为两组:改良组236例采用改良剖宫产手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剖宫产术及香港周基杰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未改良组233例采用传统的腹壁横切口,并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等进行统计学比效.结果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口感染方面与未改良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产妇疼痛轻,切口愈合好,切口感染例数少,平均住院天数也少于未改良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操作简单、预后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次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184例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0例(CS组),新式剖宫产术(stark式剖宫产)104例(SCS组),比较两组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初次手术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SCS组与CS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所见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明显严重(χ2值分别为19.70,4.98);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ark式剖宫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再次剖宫产易引起出血多、开腹时间长等不利因素,故初次剖宫产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择取该院接收诊治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二组,德莫林组50例用德莫林敷贴;对照组50例用无菌敷料,比较二组产妇在割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德莫林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还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改良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00例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52例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将48例选择传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2例腹膜前筋膜出血者,无腹壁下血管损伤及切口感染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娩胎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可有效减少产妇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愈合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纵切口腹壁各层可吸收线缝合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为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27-2227
目的:分析剖宫产纵切口腹壁各层可吸收线缝合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00例剖宫产纵切口腹壁各层可吸收线缝合,与对照组200例剖宫产纵切口传统丝线间断缝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术中缝合快、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粘连轻、疤痕小、恢复快.结论:剖宫产纵切口腹壁各层可吸收线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不需拆线、出院时间早、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疤痕小、粘连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报告改良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06例,于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撕拉式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钝性撕开腹膜,连续锁边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及腹膜,连续缝合筋膜,全层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3针。术后7天B超监测腹壁及子宫切口。并与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80例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开始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胡超峰 《河北医学》2001,7(2):125-127
目的 :探讨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的术式。方法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 178例 ,传统横切口剖宫产 4 2例 ,直切口剖宫产 54例 ,新式剖宫产 68例 ,分别记录 4组病例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组与新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传统组和直切口组相比 ,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病率降低 (P <0 .0 1)。结论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和组织损伤 ,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少 ,术后肠蠕动恢复快 ,术后病率低 ,手术瘢痕美观 ,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于耻骨联合上2.5~3cm 半月形腹壁横沟做横行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剪开筋膜约15~17cm ,腹直肌与腹膜同时钝性撕开,取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单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可吸收线缝合腹直肌前鞘及皮下脂肪,同一根线折回皮内连续缝合。并与同期周氏剖宫产术及传统腹壁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剖官产术时间短,术中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坐起喂奶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与传统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与周氏剖官产术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喂奶及排气时间缩短(P< 0.05);产钳助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晚期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 0.05);腹直肌束损伤减少(P< 0.01),腹直肌与腹膜间血管损伤明显减少(P< 0.05)。  相似文献   

19.
赵斌斌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06-160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分为两组。新式剖宫产组80例,与同期腹壁直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80例,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