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重建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所做的16层螺旋CT冠脉重建图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分段(Segment)数据采集方式和选择75%的时间相位窗,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CT仿真内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结果60例患者2例冠脉成像不良,不能用于影像诊断;33例冠脉成像未提示明确异常;21例冠脉成像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病变;4例4枚支架有两枚支架显示通畅,1枚支架疑有软斑块形成,1枚支架阻塞。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重建成像能较好地显示冠脉管腔II~III度狭窄情况及冠脉斑块形成情况,较好地评估冠脉支架植入情况,在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及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较有效的无创性冠脉疾病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肝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肝脏行MS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的腹腔血管显示率有显著性差异,肝细胞癌组轴位、MIP、VR对各级血管受侵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SCT血管成像结合MIP、VR,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直观显示腹腔血管的形态,多角度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治疗方案选择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技术条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无创性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目前C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双源CT、低剂量双能量CT与256层螺旋CT扫描速度达到或接近0.30s,检查时间达到0.04s。提高了CT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满足在一个心动周期时相内获得重建冠状动脉技术需要。应用中仍然存在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如心率、重建图像质量、空间分辨率、冠状动脉狭窄与支架再狭窄评价与造影剂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心电编辑功能,对23例CTA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者的图像进行重建,比较心电编辑前后图像质量。结果心电编辑前图像评分1-4级者分别有82、93、36、19节段;心电编辑后图像1-4级分别分别有111、80、25、14节段。心电编辑后图像质量显著改善(Z=6.787,P=0.000 1)。结论心电编辑可改善多数心律失常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随着多层螺旋CT(muh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问世,尤其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可逐渐替代传统的插管法冠脉造影以诊断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椎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与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22例临床怀疑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行椎动脉造影检查,应用半透明容积再现漫游(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重建。结果:VRT等重建技术均能够直观清楚地显示椎动脉的形态分布走行情况以及与颈内动脉等相邻血管的位置关系。血管腔的形态及管腔有无狭窄变细,以及狭窄变细扭曲段的长度。并可以显示血管有无钙化等异常。结论:16排螺旋CT对椎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椎动脉病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旭霞 《护理研究》2013,27(20):2143-2144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早期预防及诊断CAD可有效地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以其无创、安全、快捷、操作简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病人的心理状态、呼吸、心率和在检查  相似文献   

8.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128SCTCA)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49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128SCTCA筛查,对其中59例患者同时作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分析比较128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41例患者成功完成了128SCTCA 检查,并可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193例患者的596支冠脉伴有不同性质的斑块和不同程度的狭窄,对其中59 例冠心病患者以 CAG为金标准,得出128SCTCA 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 100 %、90.23 %、92.57 %、100 %、95.59 %.从 59 例患者的 295支冠脉中检测出136个斑块,脂质软斑块、纤维斑块及钙化硬斑块分别占18%、11%、71%.结论 128SCTCA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方法,冠心病的检出准确程度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接近CAG,区分高危斑块优于CAG,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及早诊断冠状动脉疾患对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为重要。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疾患的较好方法,但有一定的创伤性及危险性,与检查有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分别是0.15%和1.5%。因此。许多学者曾致力于无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超声、MRI及传统的单层或双层螺旋CT的研究,结果尚不甚满意。电子柬CT在冠状动脉疾患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其空间分辨率较差,且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0.
<正>据报道[1-2],我国50~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下肢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9.9%。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常被认为是诊断下肢动脉性疾病的"金标准"[3]。本研究运用64排螺旋CT进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做出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方法对23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4~0.45s螺旋扫描、segment重建算法和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在Vitrea工作站上采用VR、MIP、CPR、MP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除18例冠状动脉显示不佳影响诊断外,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良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病人心率稳定,控制在50~90次/min之间,选择恰当的造影方法和扫描参数,64层螺旋CT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创的、新的筛选手段,且早期诊断和发现病变,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宝鸡市岐山县医院和西安市周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8支各类斑块病变血管中,以钙化斑块数量最多(42.9%),主要发生在左前降支(38.8%);42例患者依照冠状动脉15节段划分方法,共计600节段中,64排128层螺旋CT可提供分析的优良血管有550节段。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5.0%,准确率为94.5%,阴性预测值为98.1%,阳性预测值为82.0%。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定性做出有效判断,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诊断冠心病多依靠有创性检查,多层螺旋CT的发展使之成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影像学方法。本研究总结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经验,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为低剂量扫描组、B组为常规刑量扫描组,将A、B两组X线剂量与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判断两者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分别将A、B两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出两者间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A、B两组间X线剂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有效毫安秒,t=18.592,P=0.001,扫描剂量,t=11.274,P=0.001),图像质量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1.015、1.065、0.349、0.216,P值分别为0.314、0.302、0.555、0.642),A组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3%、准确度为97.0%,B组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0.0%、准确度为97.0%.结论: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简便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院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并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对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出的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69.91%、特异性为98.99%、诊断准确率为94.71%;中度狭窄敏感度为76.92%、特异性为99.34%、诊断准确率为96.43%;重度狭窄敏感度为89.78%,特异性为97.86%,诊断准确率为95.71%。通过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017-3017
针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采用64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进行探析。选取收治的51例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实施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然后再对其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对比不同方法临床诊断效果。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中度及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0.2%,阳性率为60.78%,钙化病变的准确率为82.35%,阳性率为58.82%。64层螺旋CT诊断对中度以上(包括中度)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49-3950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采集方法,观察组实施低剂量技术采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两组间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成像技术在诊断腰椎小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拟诊腰椎小关节病患者行腰2-骶1多层螺旋CT平扫,并对腰椎小关节进行多角度曲面重建成像。结果:诊断腰椎小关节病20例,其中关节突增生、硬化、变形12例;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变窄或增宽19例;关节面毛糙、硬化10例;关节间隙内真空征5例。腰椎小关节CT表现正常8例。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成像能全面、直观地显示腰椎小关节,为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是指在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达4个层面以上图像投影数据的成像系统。是CT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创新,其扫描速度由普通CT的几秒提高到亚秒,成像速度及图像质量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多层螺旋CT机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粗略概述,以共同提高对新技术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比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检查诊治的156例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之后再采用传统的冠脉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对两次检查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冠脉狭窄病变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