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曾因输卵管妊娠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术后不孕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因双侧输卵管阻塞(无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结果:两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用药天数、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卵泡数、获卵子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后(注射HCG日)输卵管切除侧的卵巢体积、卵泡数、获卵子数小于或少于对侧卵巢(P〈0.05);但在卵泡早期两侧卵巢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输卵管切除侧卵巢与对侧卵巢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在短期内虽然不影响卵巢体积,但却降低了同侧卵巢的储备功能,手术可能影响了卵巢的血液供应和超排卵效果。临床上对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尽可能地保留患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 32个周期为观察组。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 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卵巢大小、卵泡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卵泡数、获卵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虽有影响,但对卵裂率、受精率无影响,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帮助。可改善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双输卵管切除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立红 《柳州医学》2006,19(3):133-134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32个周期为观察组。选择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受精率、卵裂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虽有影响,但对卵裂率、受精率无影响,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帮助。可改善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中卵巢反应性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本中心行常规IVF-ET治疗的179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分为A、B、C、D四组,A组为48例单侧输卵管切除患者,B组为41例双侧输卵管切除患者,对照C组为50例双侧输卵管阻塞(不伴积水)患者,对照D组为40例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比较4组患者在IVF-ET周期中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及其结局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的基础FSH水平、窦卵泡数、使用促性腺激素(Gn)的时间、注射hCG日的E2水平、冷冻胚胎数及受精率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Gn的用量高于其他三组,其中与C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A、B两组注射hCG日的卵泡数及获卵数少于C、D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组临床妊娠率为28.2%,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输卵管切除侧卵巢与对侧卵巢相比,窦卵泡数、注射hCG日卵泡数及最终获卵数要明显少于对侧(P〈0.05)。输卵管双侧切除患者中输卵管切除时间≥2.5年侧的注射hCG日卵泡数及最终获卵数要明显少于切除时间≤1年侧(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可改善输卵管积水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但增加IVF-ET周期中的Gn用量,减少获卵数,降低了超促排卵中卵巢的反应性,并且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对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各个阶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治疗的279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的352个取卵周期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IVF-ET治疗的937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1 059个取卵周期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及促排方案相匹配。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取卵周期取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基础窦卵泡数(AFC)、hCG注射日成熟卵泡数、获卵数、正常受精(2PN)数、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且影响卵子成熟及质量,但并不影响其正常受精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观察组)与98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对照组)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卵裂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促性腺激素(Gn)用量高于对照组(P<0.01),获卵数、受精率、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其获卵数、受精率及妊娠率明显不及单纯输卵管因素致不孕行IVF-ET治疗者,但对不孕患者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月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常规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单精子注射77个周期,其中无卵巢巧克力囊肿者26个周期(Ⅰ组),有卵巢巧克力囊肿者51个周期(Ⅱ组),Ⅱ组有22周期采用长方案促排卵(Ⅱa)组,另外29周期则采用超长方案(Ⅱb组),收集同期53例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共58周期)作为对照组(Ⅲ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Ⅱa组的获卵数、HCG日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a组、Ⅱb组的Gn用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Ⅱ组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异位囊肿,其手术侧卵巢的获卵数显著少于对侧卵巢。[结论]累及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响卵巢对促超排卵的反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单侧(54例)和双侧(64例)输卵管切除的不孕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双侧输卵管堵塞的不孕患者(59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基础内分泌值、超促排卵周期中的获卵情况、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三组患者各项基础内分泌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输卵管切除组的Gn用量、用药天数多于双侧输卵管堵塞组,获卵数少于双侧输卵管堵塞组(P〈0.05);单侧输卵管切除组的Gn用药天数多于双侧输卵管堵塞组(P〈0.05),其获卵数、总Gn用量与双侧输卵管切除组、双侧输卵管堵塞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侧输卵管切除患者输卵管切除侧获卵数明显少于输卵管未切除侧(P〈0.05)。三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优质胚胎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对IVF—ET周期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不引起患者基础内分泌的改变,但降低手术侧卵巢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黄诗敏  黄浩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881-2882,2885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方法:在我院因不孕就诊患者输卵管妊娠121例,均行腹腔镜手术,行输卵管切除37例、输卵管切开取胚41例、部分输卵管切除43例,于术后1个月(月经第2~3天)、3个月(月经第2~3天)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术后随访共2年了解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FSH、LH均增高、E2下降,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为82.45%,术后妊娠率为39.62%;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患者及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分别为91.32%、89.51%,术后妊娠率为43.62%、45.71%;与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相比,排卵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均稍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病变的情况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尽量保留输卵管可以保留卵巢部分血供,避免影响手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卵泡周围血流与卵泡生长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卵裂、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接受体外授精(IVF)或卵细胞胞质内精子注射技术(ICSI)治疗的66个周期(女性输卵管因素58个周期;男性因素8个周期)患者,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卵巢内每一个直径≥12mm的卵泡周围血流参数。结果:①66个周期中,妊娠26例(39.4%),未妊娠组卵泡周围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流速/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值比妊娠组显著升高(P<0.004)。②当RI<0.49时妊娠率、受精率、卵裂率、MⅡ卵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Gn用量、周期第次、不育年限、年龄、注射HCG日雌二醇(E2)浓度、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卵泡血流动脉S与D在妊娠组与未妊娠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线性回归分析卵泡动脉RI与卵泡直径无相关性。结论:卵泡动脉RI是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种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果,分析人尿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基因重组促性腺激素(rFSH)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0例接受IVF-ET /ICSI的不育患者,采用三种COH方案的情况.A组50个周期,应用HMG;B组81个周期,应用rFSH;C组445个周期,rFSH结合HMG促排卵.结果 B组用药天数少于A组 (P〈 0.05),用药安瓿数少于A组和C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B组获卵数明显多于A组和C组(P〈 0.01, P〈 0.05).结论 COH中应用rFSH可以募集较多的卵泡,三种COH方案的胚胎发育情况、临床妊娠率、胚胎移植结局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使用不同促性腺激素(Gn)剂量及卵巢反应性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在接受IVF治疗、Gn用药时间≤15 d的患者中,共551个取卵周期按Gn用量和获卵数进行分组.A组Gn≥3375 IU.获卵数≥4个,390个周期;B组Gn≥3375IU,获卵数≤3个,64个周期;C组Cn≤3300IU及获卵数≤3个,97个周期.对3组的多个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分别为38.8%和32.5%,B组为16.7%和10.4%,C组为27.3%和23.4%.A组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B、C组(P<0.05).A、B组Gn用药剂量均较C组大(P<0.05),B组血清E2峰值、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n用量较低而取卵数少的患者,增加Gn用量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这部分患者应视为相对的卵巢低反应者或轻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而增加Gn用量后仍不能增加获卵数者,为真正的卵巢低反应者或重度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临床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3例EF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因EFS取消周期,在随后的周期中,虽未再次发生EFS但结局均不满意,其中1例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仅获1枚Ⅲ级胚胎,另1例2个周期共获14枚卵,其中11枚为GV期卵。第3例患者一侧卵巢取卵出现EFS,第二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补救,24h再次取卵,部分卵泡已排出,获2枚MⅡ卵及2枚胚胎,因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取消移植。结论:EFS可能与hCG药物及卵巢功能紊乱有关;再次注射hCG补救对挽救周期有效,但更应注重预防及个体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类卵子体外成熟及其胚胎冷冻复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取卵周期准备、卵泡发育状态、培养液成分对未成熟卵的获取率、体外成熟率、受精率、胚胎质量、胚胎移植后成功率及其胚胎冷冻复苏移植的影响。方法:19例进行卵子体外成熟的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为自然周期,14例为促性腺激素(Gn)诱导排卵周期,4例常规控制性促排卵(COS)周期;分别以TCM 199或人输卵管液(HTF)为基础培养液,进行卵子体外成熟培养。结果:当取卵时卵泡大小不均一且最大卵泡直径≥12 mm时,获卵率、受精率和胚胎质量下降;TCM 199组优质胚胎的形成率显著高于HTF组(P<0.01)。IVM胚胎经冷冻复苏、胚胎移植能获得与常规IVF周期相似的妊娠成功,出生后代健康、无畸形。结论:在IVM周期取卵时卵泡大小不均一且最大卵泡直径≥12 mm时,将影响胚胎着床率和累积妊娠率。TCM 199优于HTF培养液,能提高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后受精卵所形成胚胎的发育能力。IVM胚胎经冷冻复苏-胚胎移植能获得与常规IVF周期相似的妊娠成功,出生后代健康、无畸形。  相似文献   

15.
朱璇  张爽爽  张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0):1404-1407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单侧输卵管切除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例IVF-E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进行过输卵管切除分为A组70例(双侧切除),B组70例(单侧切除),C组60例(无切除)。比较3组注射日的AMH和卵巢功能,双侧卵巢窦卵泡数(AFC)、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Gn用量,取卵数、有效胚胎、优质胚胎,总妊娠数、流产、早产、足月分娩。 结果 A组的AMH、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显著低于B、C组,A组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孕酮显著高于B、C组,B组的AMH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B组与C组的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血清卵泡刺激素、孕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双侧卵巢窦卵泡数显著低于B组、C组,A组的Gn用量显著高于B组、C组,B组的Gn用量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A组的Gn使用时间高于B组和C组,B组的Gn使用时间高于C组(P < 0.05~P < 0.01)。3组的取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效胚胎、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C组,足月分娩率显著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 结论 IVF-ET单侧输卵管切除会对AMH及卵巢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因腹腔镜下做过卵巢囊肿剥除术且输卵管阻塞而施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将27例单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A组,11例患者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作为B组;选择同期59例因单纯输卵管阻塞而施行IVF-ET的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IVF-ET的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基础FSH值、促性腺激素(Gn)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E2值、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窦卵泡数、取卵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与B组基础FSH值、基础E2值、窦卵泡数、Gn用量、取卵数、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基础FSH值、Gn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E2值、窦卵泡数、取卵数、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组患侧卵巢取卵数明显低于同组健侧卵巢和对照组对应侧卵巢(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降低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对Gn的反应性,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周期中单侧卵巢对超促排卵效果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3 a内在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治疗的30个单侧卵巢病例进行分析,了解ART周期治疗前单侧卵巢切除的原因,比较单侧与双侧卵巢患者超促排卵后获卵数及注射HCG日E2水平、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ART治疗前手术切除一侧卵巢的原因以卵巢病变及宫外孕为主,且单侧卵巢超促排卵后促性腺激素(Gn)用量、用药时间、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与双侧卵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注射HCG日E2水平及获卵数较双侧卵巢为低(P<0.01).结论ART周期中单侧卵巢行IVF-ET时虽临床妊娠率与双卵巢无差异,但注射HCG日E2水平及获卵数低于双侧卵巢,因此对良性卵巢病变生育前应尽量采取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促排卵(COS)中,卵泡发育过多的患者应用小卵泡穿刺术后的周期结局。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本中心行IVF-ET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数量过多(促排卵后7~9 d,双侧卵巢卵泡数超过20个)的患者,按其意愿分成2组:小卵泡穿刺组(n=36)和对照组(n=32)。比较2组一般指标、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子发育情况和妊娠率等。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水平及穿刺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卵泡穿刺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卵子成熟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卵泡穿刺组无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发生,对照组中发生OHSS 13例(占40.6%)。结论:小卵泡穿刺术能有效解决IVF-ET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过多的问题,降低OHSS发生率,改善IVF-ET周期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