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围麻醉期寒战是指麻醉后的患者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一般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和中心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2.
围麻醉期寒战是指麻醉后的患者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一般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和中心体温下降[1]。围麻醉期寒战增加患者的心脏做功,增加氧耗,同时,低体温抑制免疫功能,导致凝血机制紊乱[2]。由于寒战,骨骼肌的耗氧量比安静状态下增加4~5倍,使得心肺系统即使  相似文献   

3.
孟庆花 《重庆医学》2012,41(13):1335-1338
寒战是机体骨骼肌的不随意的、快速节律性收缩,是机体对寒冷刺激的体温调节反应。寒战也是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5%,其中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1]。寒战反应虽然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不能自控的肌肉颤动带来的不适感会加重患者在围术期的焦  相似文献   

4.
杨春霞  朱虹 《吉林医学》2011,(31):6732-6733
<正>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对体温调节系统影响或手术时间较长,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和中心体温下降,机体温度向环境温度偏移,易使患者术后体温低于35℃,发生低体温,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力降低、低温寒战,使机体耗氧增加、  相似文献   

5.
罗华梁 《浙江医学》2011,33(7):1092-1094
寒战是机体对温度降低产生的生理反应,麻醉后出现寒战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耗氧量增加、疼痛加重、伤口裂开和眼压升高等.由于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术中热量的损失较多,极易发生麻醉后寒战[1].右美托咪啶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它能减少外周血管的收缩、降低寒战的阈值,本研究将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患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荔 《浙江医学》2011,33(11):1661-1662
人体通过体温调节系统维持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麻醉能够影响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使患者体温降低,甚至出现寒战。寒战是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5%~65%,冬季更加严重,剖宫产术寒战发生率可高达57%。严重的可诱发胎儿缺氧及继发性宫内窘迫,危害母婴健康%笔者通过对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手术并发寒战情况进行比较,认为腰硬联合麻醉更为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寒战是骨骼肌的每分钟 9~ 11次作节律性收缩 ,也是不同肌纤维肌电的同步化 ,是机体对中心低体温的代偿反应。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通常在5 %~ 6 5 %。我院于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9月间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 6 45例 ,共发生麻醉后寒战 72例 ,发生率为 11 16 %。本组采用盐酸曲马多对其中随机抽取的 4 0例患者进行治疗 ,以观察其疗效 ,并和盐酸哌替啶作对比。1 资料与方法4 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发生寒战的患者ASAI~Ⅱ级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5 6岁 ,麻醉后发生寒战时间为 (6 1± 1 6 )min。 4 0例患者随机分成 2…  相似文献   

8.
寒战是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表现为寒颤、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为5%~65%。曲马朵(tramadol)已被用于治疗和预防全麻后寒战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剂量曲马朵对硬膜外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寒战是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表现为寒颤、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为5%~65%.布托啡诺(butorphanoI)已被用于治疗和预防全麻后寒战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ICU低体温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雪花 《吉林医学》2006,27(2):171-171
低温常见于全身衰竭的危重病人、体外循环术后复温偏低或手术麻醉后的病人以及休克、老年病人和婴幼儿。体温降低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室颤。低体温对机体极为不利,可诱发和加重疾病.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寒战是麻醉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外界低温、麻醉药物、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有关.寒战使机体耗氧量增加并加重心肺负担,防治方法主要在于保持稳定的体温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寒战是硬膜外麻醉患者在冬季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寒战可使机体耗氧量大幅增加,患者惊恐不安,严重者将影响病情观察及手术正常进行,而且对术后康复极为不利。本文对2005年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195例患者进行观察,以探讨硬膜外麻醉后诱发寒战的原因。1临床资料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95例,年龄13~68岁,ASA1~2级,手术部位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阑尾切除、结肠癌根治、子宫切除、卵巢囊肿切除、剖宫产术等。术前用药为鲁米那和阿托品,麻醉前均无寒战。硬膜外麻醉采用1·5%~2%利多卡因,从麻醉开始至用药后30min,观察记录有…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来维持自身的体温相对恒定,但在麻醉状态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受到抑制并伴随患者身体热量丢失,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后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从而产生寒战。由此带来机体耗氧量增加、肺内分流、组织缺氧、患者焦躁不安~([1])。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往往会出现寒战,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镇痛、镇静、抑制交感作用的药物,目前在全身麻醉中被广泛应用,其抗寒战作用也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现将右美托咪定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进行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麻醉后寒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战(shivering)是骨骼肌收缩增加热能以抵抗机体温度过低的保护性应激反应,表现为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麻醉后寒战(postanesthetic shivering,PAS)是临床麻醉的常见并发症.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A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可能导致椎管内麻醉后出现寒战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用椎管内麻醉后外科手术患者400例相关基线资料为此研究数据来源,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寒战将其分为对照组(无寒战反应患者)及观察组(有寒战反应患者),各有200例。回顾性分析其资料内容后归纳两组差异并探析诱发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经数据对比,提示两组患者以下指标在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有明显差异,P0.05,包括:年龄、性别、麻醉选择方式、中心体温、麻醉平面、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所用时间。结论:年轻的男性患者,中心体温偏低且麻醉方式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在胸8≥T_8,手术所需时间较长且术中有明显出血患者,在接受椎管内麻醉进行外科手术后,发生寒战反应的概率较高,对具备上述影响因素的患者用椎管内麻醉时应做好防范措施以保障患者术后的舒适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寒战是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剧烈寒战可使患者极不舒适,不仅影响手术操作及临床监测,而且使患者机体氧耗量大为增加。剖富产手术多选用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术中失血、失液,手术创面热量损失等原因,使剖宫产产妇寒战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对麻醉后寒战进行有效治疗,我们研究探讨曲马朵对剖宫产产妇寒战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其中寒战就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寒战是指患者术后出现不随意的肌肉收缩,体温下降,尤其是四肢温度下降明显造成肌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增大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相似文献   

18.
术中寒战为椎管内麻醉后常见的现象。椎管内麻醉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分布,体表散热、大量补液、手术中创面热量损失及冲洗等原因,使患者体温降低而引起寒战。术中出现寒战时,巡回护士应根据各种原因作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现将近十年来,我科在手术过程中对出现寒战预防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椎管内麻醉后由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体表散热及手术创面热量损失等原因使体温降低,部分病人会引起寒战。本对静脉注射曲马多治疗手术期间椎管内麻醉,引起的寒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预防性应用氯胺酮治疗术后寒战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寒战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恢复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寒战可以是身体对术中体温降低自我调节的结果,也可能由外科手术或麻醉导致炎性蛋白释放所诱发。术后寒战会导致患者不适,诱发应激反应,并可能导致某些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术后寒战会导致氧耗、心排出量、二氧化碳生成和血浆内儿茶酚胺含量急剧增加,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临床上治疗寒战的药物有很多种,包括:哌替啶、曲马朵、舒芬太尼。在这些药物中哌替啶最为常用,虽效果确切,但其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有不同程度抑制,应用有一定顾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