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病人鼻饲管插入长度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 ,为保证营养素以及药物的定时供给 ,通常在发病 2 4h~ 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在鼻饲过程中 ,为防止 2 0 %甘露醇静脉输注而致的低钾 ,需经鼻饲管每日 3次注入 10 %氯化钾 10ml,注药后病人即感到上腹部不适 ,具有烧灼痛 ,出现注药后不舒适的护理问题。经分析原因考虑插入鼻饲管的长度不够 ,可能 10 %氯化钾从胃管头部的侧孔流出 ,刺激食管下段所致。于是在常规 (45cm~ 55cm)基础上再插入 10cm ,插管的长度达到 55cm~ 65cm ,使鼻饲管头部的侧孔全部在胃腔内。并对两种插管长度进行临床对…  相似文献   

2.
林笑芳 《全科护理》2012,10(25):2337-2338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急性期病人常因出现昏迷、延髓性麻痹等原因而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h~72h插入胃管进行鼻饲,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之一。鼻饲是将鼻饲管经鼻孔进入胃内供给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以营养丰富的流食,保证机体所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 ,5 0 %的中风病人有咽下困难的症状。咽下困难可致营养不良、脱水和吸入性肺炎等 ,Smithard等人发现 :咽下困难是引起中风病人肺部感染和死亡的诱因。为了避免肺炎和获得足够营养 ,通常需给咽下困难的病人插鼻饲管。为中风咽下困难的患者插鼻饲管很困难 ,因为病人神志不清、失语、舌与颊面部运动失调 ,导致病人不合作。作者通过诱导吞咽反射可顺利安全地置入鼻饲导管。其方法是 :采用婴幼儿 (4号 )胃管经鼻插入 ,当胃管插入 11~ 13cm,前端到达口咽部时 ,将第二根鼻饲管从另一鼻孔按同样的方法到达相同的位置。然后向胃管内注0 .5 m…  相似文献   

4.
应用注水法插鼻饲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兰英 《临床医学》2008,28(9):27-28
目的 对需要留置胃管鼻饲的病人,给其注5-10 ml左右的温开水,诱发吞咽发射,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方法 对需要留置鼻饲管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插胃管,观察组在插胃管时给予注温开水5~10 ml左右,其他操作方法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病人口腔食管湿润,随吞咽活动时将鼻饲管顺利插入,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8%,对照组病人一次插胃管成功率70%(P<0.01);观察组病人呛咳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4%(P<0.01);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6%(P<0.01);观察组黏膜损伤为2%,对照组28%(P<0.01).结论 对需要留置胃管鼻饲的病人,可在插管时注温开水5~10 ml,可减轻病人痛苦和护士工作量,能提高一次插胃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诱导吞咽插胃管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因昏迷、延髓性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h~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营养。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但置管时,由于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病人不能配合,常导致产生强烈不适反应,且一次成功率极低。  相似文献   

6.
朱小丽  张英妹 《全科护理》2012,(33):3149-3149
在护理过程中,因病情需要病人需留置胃管补充机体营养需求。传统方法经鼻饲管注食、注药过程或结束时,需一只手反折鼻饲管末端,另一只手抽取食物或药物。此操作常常出现反折失败致胃胀或抽取食物、药物时被医护人员浪费或手污染,不但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痛苦,还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我们将精密输液器单手夹应用于鼻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叶柳莺  韩丽娟  张爱凤 《护理研究》2007,21(16):1470-1471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因昏迷、延髓性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h~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营养。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但置管时,由于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病人不能配合,常导致产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 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脑卒中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时机、种类、方法、鼻饲液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吞咽康复护理等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鼻饲管是当前医院对植物人患者、脑昏迷患者等喂送流食的主要医用工具,使用十分广泛。但是现实医疗中使用的鼻饲管只是一根光滑的胶管,从鼻腔插入患者胃内后,没有固定装置,极易发生滑出、滑入,且经常发生昏迷的脑病患者无知觉地将插好的鼻饲管从胃内或鼻腔内拔出,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负担和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针对临床中已有鼻饲管结构设计上存在的技术缺陷和在使用中发生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鼻饲管固定带,当鼻饲管插入到位后,可用固定带将鼻饲管固定定位,以提高治疗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改良置管方式对头颈肿瘤患者鼻饲管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置管方式对头颈肿瘤患者鼻饲管并发症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24例头颈肿瘤手术需要放置鼻饲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实验组病人采用改良置管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操作前进行鼻腔评估,做好心理护理;插管前鼻腔及咽喉部喷入2%麻黄素和1%地卡因数次;由传统的盲插改为前鼻镜下的直视操作,下鼻道置管;对垂直部分喉切除的患者,尝试从患侧鼻腔咽侧置管;鼻饲管的插入深度只要跨过创缘下10cm左右即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置胃管。对两组病人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病人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带管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改良置管方式减少了头颈肿瘤患者鼻饲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带管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服务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鼻饲术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的技术。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常拒食、拒药,尤以女性精神病患者多见。为给患者补充必要的营养,临床对自知力缺失、拒食、拒药的精神病患者需实施鼻饲术,但在插鼻饲管时及鼻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对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行鼻饲术后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卫  艾艳秋  朱雯  马君志 《现代康复》1998,2(9):1006-1007
目的:探讨置管前、后注药法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20例择期中、下腹部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置管前、后注药组,n=11)和Ⅱ组(置管后注药组或对照组,n=9)。常规硬膜外穿刺后,Ⅰ组于置管前经穿刺针注入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混合液5ml,向头端置管5cm后5分钟经导管再注药10ml;Ⅱ组于穿刺置管后经导管先注药5ml,5分钟后再注药10ml。于首次注药后15分钟和30wv 钟分别测定痛觉消失范围。结果:注药15分钟和30分钟,两组阻滞范围均有显差异(15分钟P<0.01,30分钟P<0.05)。结论:置管前、后注药法硬膜外阻滞较常规置管后注药法硬膜外阻滞可获得更广泛的麻醉范围(平均增加3.22~3.77个脊神经节段)。  相似文献   

13.
程艳爽  王建荣  马燕兰 《护理研究》2006,20(8):1992-1995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体位与方式对创伤后昏迷病人鼻饲后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27例创伤后昏迷病人在不同床头高度、卧位、鼻饲速度及鼻饲量条件下,鼻饲含放射性锝的匀浆液,收集鼻饲后1h、2h、3h、4h及5h病人口咽及支气管的分泌物,测定其中的放射性计数。[结果]在不同床头高度鼻饲后1h、3h,不同卧位鼻饲后2h,不同鼻饲速度鼻饲后1h、2h,病人口咽分泌物的放射性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床头高度鼻饲后1h、2h,不同鼻饲速度鼻饲后2h,病人支气管分泌物的放射性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头抬高30度或45度、左侧卧位及鼻饲速度为10mL/min时胃内容物反流或误吸较少,而不同鼻饲量对口咽反流及误吸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胶布固定鼻饲管新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申英华  邢海云 《护理研究》2009,(10):2751-2751
鼻饲法是一种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是对于病情危重、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为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传统鼻饲管的固定方法存在胶布容易松脱,病人体位改变或胃内压力增加后,胃管易滑脱,增加病人不适等缺陷。为此,我们对鼻饲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采用双胶布法固定鼻饲管,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采用此种方法固定鼻饲管85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永能 《现代护理》2006,12(9):811-812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鼻饲已成为脑卒中综合治疗的必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脑卒中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时机、种类、方法、鼻饲液的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吞咽康复护理等方法进行综述。1置管时机、胃管种类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如果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容易导致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为保证病人身体所需营养,维持机体内、外环境正常,为神经康复,病人痊…  相似文献   

16.
韩萍  杨慧清  殷晓明 《护理研究》2010,(4):1081-1082
国内报道脑卒中病人62.5%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需经鼻饲管给予营养物质,以保证营养摄入和能量供应。但长期管饲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和腹泻等㈨。为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预防和减少老年脑卒中病人鼻饲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我科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注药式气管导管对术后机械通气的ICU病人行气道表面麻醉,观察机械通气过程中病人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方法 选择34例胸腹部手术、术后行机械通气12h以上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C组):经注药式气管导管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T组):经注药式气管导管气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观察病人在机械通气12h内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和镇静药物咪唑安定、芬太尼的给药次数及使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病人在机械通气12h内呛咳反应、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在机械通气12h内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给药次数和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注药式气管导管进行气道表面麻醉可以显著减轻气管导管引起的不适反应,减少ICU病人的镇静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8.
闫慧荣  张瑞玲  刘淑琴 《护理研究》2012,26(15):1407-1408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是由于脑干与吞咽功能有关的颅神经核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而引起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28%~73%,急性期的病人常因昏迷、延髓性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合并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至窒息等危及生命[1].为保证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促进康复,康复护理尤为重要.通常在发病后24 h~72 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营养,同时进行早期发音训练、舌部运动、下颌运动、喉抬高运动、咽部刺冷刺激等综合康复训练,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投药器植入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投药方法。主要优点是保持肿瘤部位化疗药物的高浓度及减轻其毒副作用。我院IW3年3月~1996年7月,对48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多功能投药器(苏州市吴县高分子医疗器械厂F6型)化疗。其中中晚期肝癌24例,结肠癌9例,均手术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入注药管止于肝总动脉,注药泵植人右上胸壁皮下;贫门癌术后15例经胃右动脉插入注药管止于肝总动脉,注药泵植入右下胸壁皮下。现将术后经多功能投药器投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体会报告如下。1物品的准备注射盘;100ml:12500u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鼻饲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喉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喉癌术后胃管鼻饲82例,胃管堵塞4例(4.9%),在电子胃镜直视下重新插入鼻饲管1例。并且堵塞原因多见于缺乏系统的饮食指导、注入食物浓度过高、未及时冲洗胃管、插入过深以及鼻饲管留置时间过长致橡胶胃管变性等,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术后12 d均顺利予以鼻饲管营养。结论喉癌术后鼻饲管鼻饲存在留置时间长,注入食物浓度过高、未及时冲管、插入过深及鼻饲管留置时间过长致橡胶胃管变性等均易发生鼻饲管堵塞现象;掌握正确配制食物的浓度、及时冲管、选择合适鼻饲管及规范操作流程;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