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临床及阿托品实验检查 ,对动态心电图检出的 2 1例间歇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Ⅰ型AVB)传导阻滞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 2 1∶0 0~ 5∶0 0发作的Ⅱ°Ⅰ型AVB用阿托品后房室传导功能改善 ,且临床上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大多数在 6∶0 0~ 2 0∶0 0发作的(特别是在运动状态下 )Ⅱ°Ⅰ型AVB用阿托品后房室传导功能不能改善。提示房室结器质性病变 ,临床上亦多伴器质性心脏病。我院自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7月共检出间歇性Ⅱ°Ⅰ型AVB 2 1例 ,其中在较安静状态下 (2 1∶0 0~ 5∶0 0 )发作的Ⅱ°Ⅰ型AVB 12例 …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食管心房调搏术测定房室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参数来判断房室传导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心动过缓测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和心动过速查因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入选者均于术前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并对74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房室传导功能降低的患者,进行阿托品试验,试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 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其中69例静推阿托品后显著改善,仅5例静推阿托品后无明显改善,而植入起搏器治疗.并有1例静注阿托品后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 食管心房调搏可在早期发现并鉴别诊断功能性和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食管心房调搏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145例心动过缓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与常规/动态心电图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并进行随访.结果 (1)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66.9%)高于常规/动态心电图(5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阿托品试验前后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77.9%,6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经6~24月随访食管心房调搏检出的22例早期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9例发展为典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样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任何一个部位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使激动传导延迟或中断。称为心脏传导阻滞。根据部位可分为窦房、房内、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以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多见。按阻滞程度又可分为三度,一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延迟。传导时间延长。二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部分受阻,出现间歇漏搏,(一般分为二型)Ⅰ型又称文氏型,为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至发生漏搏;Ⅱ型在漏搏之前无传导时间延长现象。三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完全受阻。所有激动均不能下传。第一、二度心脏传导阻滞又称不完全性或部分性心脏传导阻滞,第三度心脏传导阻滞称为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可分为暂时性、间歇性或永久性,以前二者多见。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3岁。因咳嗽、发热、心悸一周,心电图示Ⅱ度Ⅰ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时呈交界区逸搏心律,拟诊急性心肌炎入院。入院后,置入临时起搏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转为窦律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体检:心界无扩大,心尖部Ⅱ~Ⅲ/6双期杂音,P_2呈固定性分裂。X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逸搏心律所形成的双重心律,是指在房室交接区传导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房室传导延缓或部分下传受阻,导致低位潜在节律点发出逸搏冲动。当逸搏冲动能够连续发出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形成逸搏心律(一般只包括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和室性逸搏心律两种)。本文通过对7例具有上述特点的双重心律心电图进行分析介绍,说明能够伴发低位潜在逸搏心律的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基本上应是二度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大可能伴发低位节律点逸搏。当此双重节律出现时,要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改善房室传导,保护逸搏心律,同时要密切注意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一旦房室传导阻滞程度加重,且出现相应的循环功能下降的症状,应当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再评估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及其前后食管调搏检测对窦房结及/或房室结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35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上述检查结果。结果 7例食管调搏正常及阿托品试验阴性;6例阿托品试验阳性,其前后食管调搏均异常;17例阿托品试验前食管调搏异常,阿托品试验后恢复正常。结论 以上检查对诊断窦房结及/或房室结功能障碍各有不同的意义,应绫合应用以提高正常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低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房室传导阻滞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线索为:①房室传导呈全有全无现象。②逸搏或夺获心室表现为窄QRS波群,呈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③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④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呈一侧束支或双束支传导阻滞型,并间歇出现心室脱漏。⑤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室夺获波呈交替性不同束支或分支组合阻滞型,且伴心室脱漏。⑥心室波的逸搏灶低下,在束支或分支阻滞平面以下,逸搏频率慢。结论依据体表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诊断低位房室传导阻滞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与心脏停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描记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同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TEAP)及阿托品试验。结果:Holter显示:13例心脏停搏患者中,8例为窦性停掉,5例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室停搏。TEAP参数显示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不良,静脉注射阿托品2mg后,重复作TEAP,所有参数均恢复至正常范围(P<0.01)。结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致心脏停搏,正确认识迷走神经介导性心脏停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双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双向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表现为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其顺传完全受阻,无心室夺获发生,房室交接区性或室性逸搏心律伴有间歇性室房传导(心房夺获);另4例表现为不完全性双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其顺传呈不完全性阻滞,适时的窦性激动可夺获心室,同时伴有心房夺获。结论心电图确诊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双向性房室传导阻滞,对患者起搏方式的选择及临床预后估计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钟杭美 《心电学杂志》2014,(2):106-110,114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延长而引起激动从心房至心室传导过程中出现传导延迟、部分中断或全部中断的一种心电异常现象。按其传导阻滞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高度、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上房室传导阻滞并非少见,但由于其多呈间歇性出现,特别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动态心电图的传统分析方法中,有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确定其发生的时间、频次以及伴发其它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期前收缩、逸搏等),因此,快速、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导障碍,其发病机理可为心脏器质性病变(炎症、缺血、纤维化等)或药物(如洋地黄或奎尼丁过量)直接作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果,也可能由迷走神经兴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31岁。因反复心悸、胸闷 3d入院。病人自述有漏搏现象出现 ,食管调搏示房室结双径路。体检 :T 36 .5℃ ,BP 13.5 8.5KPa ,心律不齐 ,血及大小便正常 ,肝、肾正常。图示Ⅱ导 :窦性P波按序出现 ,PR间期不固定 ,呈逐渐延长 ,QRS波尚属正常。R4 后呈长间歇 ,疑有QRS波脱落而未出现窦性P波 ,T波直立。心电图诊断 :窦律、不典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Ⅰ型AVB)、反复心动、房室传导双径路。经治疗 3d后复查心电图正常。图 1 说明见正文  讨论 不典型二度Ⅰ型AVB是指心电图最终应该发生QRS波脱落时 …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刘志华,惠杰,汪康平我们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了心电图无房室传导阻滞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的房室传导文氏阻滞点、有效不应期(ERP)和功能不应期(FRP),并和单纯窦性心动过缓组(窦...  相似文献   

15.
食管心房调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 ,对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参考。我院1996~1998年观察患者男女各2例 ,年龄23~43岁 ,有阵发性心悸或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2~20年 ,发作时心率150~200次/min ,经临床及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行常规食管心房调搏 ,采用体表心电图V1 导联和食管电极近端 (EP)和远端 (ED)多导同步记录 ,以S1S2(-10ms)或S1S2S3(-10ms)程控刺激 ,未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者 ;静脉注射阿托品1mg,5min后重复上述刺激 ,出现房室传导曲线跳跃≥60…  相似文献   

16.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电图中房室传导功能通常以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作为评价依据。当每个P波都能下传心室,且P-R间期正常时,判定为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每个P波都能下传心室,但P-R间期大于正常范围,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P波不能下传心室时,诊断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如下传P-R间期逐次延长,诊断为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如间期固定,诊断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比例大于3∶1,诊断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如为不完全性房室分离仅偶有夺获,诊断为几乎完全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完全性房室分离),且心房率大于心室率,心室为逸…  相似文献   

17.
1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心电图疑似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连续观察发现,随PP间期(窦性心率)的不同,心电图可以表现为1:1房室传导,Ⅱ度、“伪似”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房室传导阻滞程度的变化与心房频率和逸搏干扰有关,而与心肌缺血改善无关。  相似文献   

18.
第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8例随访分析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李川峰第Ⅱ度Ⅰ型室定传导阻滞(Ⅱ°Ⅰ型A-VB)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对其预后和(或)有无器质性心脏病(ORD)之间的差别,往往需要长时间随访才能得出最后结论,现将我们随访5年以上的8例资料报道如下。对象...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症心肌炎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患者男 ,8岁。因腹痛、呕吐伴气急 2天入院。临床诊断 :1.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2 .心脏性休克。心电图 (图1A )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以下简称窦速 ) ,2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3.房室交接区逸搏性心律 ,4.前侧壁、下壁ST段急性损伤、缺血型改变 (酷似超急性心肌梗死 ) ,5 .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V3R图略 ) ,6 .QT间期延长 (符合临床低钾血症表现 )。经积极抢救治疗 ,1天后心电图由三度AVB逐渐转为一度 AVB,2天后恢复正常房室传导 ,ST段损伤、缺血型改变明显改善 ,并逐渐消失 ,最后遗留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睡眠状态间歇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与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在非睡眠状态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其中5例晚上睡眠加重,大多数于站立或活动(婴儿在哭闹后)或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后减轻。结论非睡眠状态下出现AVB原因较复杂,可以是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兴奋性低下等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可以是非心脏病变引起的迷走神经损伤,还可以是感染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