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MRI联合诊断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5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与MRI单一及联合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不同检测方式结果,比较不同分期检测准确率。结果:65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后显示,T1~2期11例,T3期47例,T4期7例;与手术病理对比显示T1~2期诊断准确9例,错误2例;T3期诊断准确38例,错误9例;T4期诊断准确3例,错误4例。MRI检查65例患者T分期结果显示:T1~2期15例,T3期47例,T4期3例;与手术病理对比显示T1~2期诊断准确12例,错误3例;T3期诊断准确40例,错误7例;T4期诊断准确2例,错误1例。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结果显示T1~2期、T3期、T4期分别有15例、47例、3例;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T1~2期诊断准确15例,错误0例;T3期诊断准确44例,错误3例;T4期诊断准确3例,错误0例。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T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P <0.01)。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I可快速、准确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损害后继发性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分析及临床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原发性脑损害后继发性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的磁共振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所有原发病灶均位于幕上,单侧发病多见,主要表现为病变同侧的锥体束信号异常,呈长T1/稍长T1、长T2及FLAIR的混杂信号影,该异常信号影经放射冠区穿过内囊膝部或后肢的前半部,大脑脚外侧及脑桥基底部到达延髓锥体,引起同侧大脑脚及桥脑体积萎缩(程度与原发病灶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而不同).临床表现继发性对侧肢体无力,肢体远端症状较近段明显.结论:MRI可以明确显示原发灶脑损害后继发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系列改变.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运用功能康复的评估并与脑梗死后所致肢体无力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对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单县东大医院有限公司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行肝癌介入术患者,在介入术后2个月复查中,均进行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对病灶残留及病灶肿瘤包膜的检出率,对比动脉期感兴趣区评分情况,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病灶供血来源及诊断门静脉内癌栓的准确性。结果:术后2个月,经多层螺旋CT检查病灶残留及病灶肿瘤包膜的检出率低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检查动脉期感兴趣区评分及最大长径、最小短径与MRI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检查供血来源及门静脉癌栓与MRI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介入术后采用MRI检测病灶残留及病灶肿瘤包膜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而在显示病灶血供、门静脉癌栓、动脉期感兴趣区评分方面,多层螺旋CT及MRI均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对下一步治疗方案均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 CT、MRI 对于胰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临床确诊手术、病理证实的 7 例胰腺肿瘤 CT、MRI 的表现进行诊断总结分析。 结果 病变分布情况:4 例位于胰腺体部,2 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 例位于胰腺尾部。主要影像特征 5 例表现 CT 平扫胰腺低密度囊性病灶,2 例变现为实性病灶,MRI 检查主要表现胰腺内长 T1 长 T2 异常信号影,及混杂异常信号病灶,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淋巴管瘤 2 例,脂肪瘤 3 例,畸胎瘤 1 例,胰腺淋巴瘤 1 例。 结论 多层螺旋 CT、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于诊断胰腺少罕见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均行MRI检查。常规行快自旋回波序列(FSE)横断位T1WI(TR 2 286ms,TE 19.6ms)、T2WI(TR4 300ms,TE 113ms)和T2Flair序列(TR 8 502ms,TE 133ms)。视野(FOV)24cm,矩阵320×256,激发次数(NEX)1~2,层厚6mm,层间距1mm,层数21层。22例患者均加扫横轴位DWI(b值为1 000s.mm-2),其中10例另加扫3D-TOF-MRA(TR 26ms,TE 6.8ms)检查。结果 22例患者中,12例患者在脑损害≥4周~≤12个月后行常规MRI检查,主要表现为病变同侧的锥体束呈长T1、长T2信号并同侧大脑脚及桥脑体积稍萎缩;2例患者在脑损害<4周行常规MRI检查,主要表现为病变侧锥体束稍长T1、长T2信号;8例患者在脑损害>1年行常规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灶、大脑脚及桥脑萎缩并T2Flair像呈现散在斑片稍高信号影。结论 MRI可明确显示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对胰腺癌和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胰腺癌患者45例和胰腺炎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MRI、多层螺旋CT联合MRI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的准确率;比较胰腺癌与胰腺炎在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CT值;比较胰腺癌及胰腺炎影像学特征,包括胰腺体积增大、周围淋巴结肿大、病变侵犯至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病变内钙化、病变累及周围囊肿、胰胆管不规则扩张、动脉期强化。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胰腺癌患者45例,胰腺炎患者60例;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胰腺癌34例,诊断准确率为75.56%,胰腺炎46例,诊断准确率为76.67%; MRI检查显示,胰腺癌35例,诊断准确率为77.78%,胰腺炎47例,诊断准确率为78.33%;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显示,胰腺癌44例,诊断准确率为97.78%,胰腺炎58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准确率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CT值较胰腺炎患者低,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口服甲醇中毒导致脑部损害的CT、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40例饮假酒致甲醇中毒的患者,均行头颅CT平扫,其中4例行MRI平扫,回顾性分析CT及MRI表现.结果 40例饮假酒致甲醇中毒的患者13例表现为异常的影像.主要是额顶叶白质、外囊-壳核CT有低密度改变6例,最常见(6/13,46%),MR表现为长或短T1长T2改变.1例(1/13,7%)合并右侧壳核出血.双侧外囊CT表现为密度减低4例(4/13.31%),MR呈长或短T1长T2改变.额叶扣带回、岛叶及皮质下白质区轻度密度减低2例(2/13,15%).临床中毒程度越蓖,CT和MRI显示脑部损害程度越明显.结论 急性口服甲醇中毒的脑部CT及MRI表现为临床判定脑损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MRI较CT更能早期发现脑部损害.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084-2085
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在混合型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接受诊治的混合型肝癌患者47例,分别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33例患者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诊断正确率达70.21%;MRI检查结果显示,40例患者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诊断正确率达85.11%。MRI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诊断上,CT和MRI扫描影像均具备一定的显示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 T多期扫描的病灶显示率。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 T平扫,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 T多期扫描,比较两组病灶CT显示率及不同类型肝癌诊断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CT平扫相比,观察组CT多期扫描(延迟期、静脉期、动脉期)病灶显示率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弥散型、结节型肝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巨块型肝癌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具有病灶显示率及疾病分型确诊准确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低场磁共振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场MRI中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3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l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3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 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螺旋CT及MRI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FN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FNH,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螺旋CT组14例、MRI组12例及螺旋CT联合MRI组10例,分别评价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组共有15个病灶,平扫示10个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均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有4个病灶减至等密度;诊断灵敏度为78.6%(11/14),特异度为85.7%(12/14)。MRI组共有13个病灶,T1WI序列示8个病灶呈低信号,T2WI序列示8个病灶呈混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呈高信号,而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呈减弱趋势;诊断灵敏度为83.3%(10/12),特异度为100.0%;螺旋CT联合MRI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达100.0%。结论螺旋CT联合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FNH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病灶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有肝硬化病史背景的30例肝癌患者,共48个病灶,对比分析在CT平扫、增强后的表现以及MRI不同序列、Cd-DTPA增强后的信号特点。结果:48个病灶CT平扫时为低、等、高密度。T1加权像呈现为高、低、等信号,而T2加权、DWI像呈现为高信号为主。三期增强后大部分病灶呈现"快进快出"改变,即动脉期病灶强化明显,而门脉期、延迟期呈现为低密度(信号)。结论:肝脏多排螺旋CT增强与MRI增强扫描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癌诊断都有各自的特征,结合CT及MRI增强扫描均对提高病灶提高病灶检出准确率上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椎体血管瘤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椎体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3个椎体血管瘤病灶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X线检查显示10个病灶,骨小梁呈“栅栏状”改变;CT扫描显示12个病灶,横断面表现为蜂窝状或风状结构;MRI扫描显示全部13个病灶,10例显示为短T1、长T2的信号影,3例显示为长T1、长T2的信号影,并且清晰显示了脊髓情况。结论:椎体血管瘤在X线平片、CT及MRI上均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MRI对椎体血管瘤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MRI对椎体血管瘤的诊断、分型及指导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骨挫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4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41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其中2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而未能很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刚表现松质骨内斑片状、地图状或网状异常信号jsE序列T1WI呈低或等信号,FSE序列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境界不清,WFSTI/T2FatSep序列。病变呈显著高信号,境界清晰,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改变。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癌变的CT、MRI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肝硬化癌变的诊断及介入诊疗水平。方法:对10例12个经病理证实的癌变灶的影像学病灶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接受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检出7个病灶,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出12个病灶;螺旋CT三期扫描显示,动脉早期7个病灶均出现中等度增强;MRI平扫在T1WI像上,12个病灶中,4个病灶略呈高信号,8个病灶呈略低信号,在T2WI像上9个病灶呈高信号影,增强动态扫描,动脉期9个病灶呈中度强化,3个病灶呈现小结节样强化;并对7例甲胎蛋白(AFP)升高的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结论:对于肝硬化癌变病灶的检出,MRI优于螺旋CT,MRI应作为肝硬化癌变检出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对影像学高度提示的肝硬化癌变病灶及早实施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螺旋CT与磁共振成象(MRI)在甲状腺微小癌(TM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行术前螺旋CT及MRI检查的TMC患者7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螺旋CT及MRI两种检测方法的独立诊断符合率、联合诊断符合率以及影像观察结果。结果:螺旋CT诊断与MRI诊断符合率以及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毛躁、信号/密度不均、淋巴结转移符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和MRI诊断符合率均显著低于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符合率,螺旋CT影像显示病灶符合率显著低于MRI,钙化病灶符合率显著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病灶内钙化的检出率优于MRI,而MRI能够较好的显示出病灶,可以更好的显示淋巴结转移以及病变侵犯外周组织情况,两者联合诊断可以提高TMC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特点的认识,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总结病变特点.结果:8例CT及MRI检查均显示异常,其中7例为多发性.病变在CT上呈片状略低密度,MR呈长T1、长T2信号,以一侧或两侧颞顶枕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MRI在诊断脑干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既做MSCT检查又做了MRI检查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结果:42例脑干梗塞中MRI都能明确显示病灶和做出明确诊断。MSCT明确显示脑干梗塞病灶和做出明确诊断25例,隐约可见病灶和做出可疑性诊断8例,因伪影干扰等而不能显示病灶9例。结论:对脑干梗塞的诊断(特别24小时内的脑干梗塞),目前MRI明显优于MSCT,但多排螺旋CT明显减少了“亨氏暗区”伪影对脑干影像的干扰,明显提高了脑干梗塞的显示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选择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24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CT平扫显示均为单发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呈等或低密度表现。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强化(13例均匀强化,11例不均匀强化,16例患者病灶中可见增粗的肝血供动脉);门脉期病灶均呈略高或等密度灶;延迟期病灶呈等或低密度灶(20例呈等密度灶,4例呈低密度灶)。病灶中心瘢痕呈逐渐延迟强化。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形态及密度情况,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颌骨牙源性黏液瘤(OM)螺旋CT及MRI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40例颌骨OM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40例OM,平均发病年龄(33.50±13.50)岁;11例病灶位于上颌骨,29例位于下颌骨;CT均见膨胀性骨质破坏,8例骨皮质中断;病灶常见多房伴垂直或成角分隔,分隔朝向肿瘤周边;增强后病灶边缘强化。18例邻近牙齿脱落。5例接受MRI,其中3例T1WI呈均匀等信号,2例呈均匀稍高信号;5例T2WI均呈高信号,内部见低信号线样分隔。2例增强MRI显示病灶边缘强化。结论颌骨OM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联合MRI对诊断颌骨OM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