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明显比对照组低、ST段压低明显比对照组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不仅能够促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可发挥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绍均  黄文霜  陈福初 《新中医》2015,47(1):275-277
目的:观察分析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血压、心率及心室功能数值。结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控制情况与心室重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及程度,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室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对照组40例,仅口服胺碘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心律失常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有效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焦海旭  赵金艳  张明秋 《陕西中医》2011,32(10):1290-1292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对照组采用胺碘酮。结果: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的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Ho lter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与对照组的7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控制率与胺碘酮相当,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优于胺碘酮,且毒副反应少,安全性高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冠心病患者应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予以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予以观察组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ST段下移持续时间、ST段压低等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ST段下移持续时间、ST段压低等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且心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5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45例采用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胺碘酮组4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3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胺碘酮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两两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胺碘酮组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低于胺碘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和单独应用胺碘酮的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均比对照组疗效明显,尤其是采用中药复方罗布麻片结合胺碘酮治疗,联合用药更加安全,是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价格低廉,用药途径方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方案对老年冠心病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老年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按照临床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2组患者均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方案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24 h室性早搏频率及心室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24 h室性早搏频率、心率及心室重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方案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室性早搏,可降低室性早搏率,改善心室重构功能,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稳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2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32例,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用药前后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临床效果,副作用。结果:用药前,两组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幅度均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ST段压低维持时间均缩短,且联合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可改善患者24 h心电图结果、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94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稳心颗粒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室性早搏、ST段压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81.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观察组为6.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观察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程度、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运动耐量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结果,增加患者运动耐量,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运用稳心颗粒与辛伐他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运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运用稳心颗粒与辛伐他汀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质白胆固醇(LDL-C)水平、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结合运用稳心颗粒与辛伐他汀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稳心颗粒和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85.29%,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胺碘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心脏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室性心律失常转复律时间、入院到出院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转复律时间、入院到出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高,可改善心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加速患者心功能好转和出院。  相似文献   

14.
王庆丰  姚水华 《新中医》2017,49(4):19-21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96例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包括室性早搏、ST段压低及ST段压低持续时间)的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次数、ST段压低数值及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以中文检索词:稳心颗粒、胺碘酮、冠心病心律失常,英文检索词:Wenxin Granules,Amiodarone,Coronary heart disease,Cardiac arrhythmia,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1月,收集有关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试验组)与单用胺碘酮(对照组)对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23篇研究共2132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组在临床总有效率[OR=4.79,95%(3.65,6.30),P0.00001],心电图改善率[OR=3.76,95%(1.95,7.26),P0.000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SMD=-3.17,95%(-3.89.,-2.45),P0.00001],不良反应[OR=0.68,95%(0.49,0.94),P=0.02]与单用胺碘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单用胺碘酮组;在室性早搏[SMD=-5.05,95%(-10.11,0.01),P=0.05],房性早搏[SMD=-337.53,95%(-750.10,75.03),P=0.11]方面,与单用胺碘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上,相比单用胺碘酮,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的临床疗效更加优越,并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静息心率、左心室EF、QT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4.4%,两组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合作用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接受诊治的57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两组患者均应用胺碘酮,观察组则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结果:在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占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CAD)心律失常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用稳心颗粒合并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胺碘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7%,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其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美托洛尔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ST段低压、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以及ST段下降持续时间等心电图指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2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有效改善心电图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2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两组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6.67%、治疗组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20.00%、治疗组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有较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