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味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病例5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用蒿芩清胆汤加味直肠灌注法给药,对照组患者给予退热西药布洛芬混悬液,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味灌肠可以较快退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蒿芩清胆汤加减用于流行性感冒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两组入院后均给予补液、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体温变化、中医症候积分、炎症指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高热、咽痛不适、鼻塞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用于流行性感冒患者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感染性外感发热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以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及对症治疗,对两组热退时间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热退时间、热退时间分别为(4.0±1.11)h、(25.3±4.1)h,对照组分别为(7.6±1.48)h、(47.7±3.2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体温超过39℃而需服用退热药物紧急处理的次数,观察组为(0.94±1.05)人次,对照组为(1.84±1.28)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能有效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外感发热,退热时间快,且平稳,不易反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柴葛解肌汤加减和奥司他韦治疗外感发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2例外感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使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头痛缓解时间、身痛缓解时间、鼻塞缓解时间)改善情况及治疗前、治疗5 d后两组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头痛缓解时间、身痛缓解时间、鼻塞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5 d后,两组患者NEU、LY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葛解肌汤能有效治疗外感发热,且退热时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陶氏柴葛解肌汤治疗妊娠外感发热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药物为柴葛解肌汤,对照药为扑热息痛。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0.15±2.13)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25.65±5.36)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发热及其他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疗效,对发热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为70%、96.6%,优于对照组的47%、80%。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陶氏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妊娠外感发热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配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小儿外感发热患儿633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下降情况、缩短发热时间、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咽痛及咽红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 05),并且体温降至完全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69.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有效缓解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镜检查黏膜病变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81.25%(2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除反酸、嗳气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胆热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退热疗效。方法将5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降温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足部熏洗治疗。将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0min、1h、4h、6h、12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部熏洗应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中的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挟湿证)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部分病例合用必要的西药。观察两组的疗效、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观察组病例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风热挟湿证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可能有助于减少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机会,有助于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柴葛解肌汤对外感发热患儿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10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自拟柴葛解肌汤治疗。治疗3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后积分、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中医证候积分低,完全退热时间、解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减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外感热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使用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两组差异显著(χ2=6.2745,P=0.0122)。治疗组患者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减治疗外感热病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发热情况,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蒿芩清胆汤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起效时间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9%(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hs-CRP、WBC、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蒿芩清胆汤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湿热内闭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衡法治疗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方法:80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泰诺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平衡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及总病程、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总病程时间分别为(1.4±0.8)、(5.3±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0.6)、(8.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及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法治疗外感发热效果确切,能够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促进症状快速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1∶1∶1比例分组,分为上感颗粒(治疗组)20例,日夜百服咛(对照组)20例,上感颗粒安慰剂(安慰剂组)20例.观察患者即刻退热作用、解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率、临床痊愈率.结果 (1)即刻退热作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即刻退热效果优于安慰剂组(P<0.05).(2)解热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0.05).结论 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能有效退热,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芩清宁胶囊在临床小儿急性外感发热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外感发热门诊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运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布洛芬的基础上加用柴芩清宁胶囊,记录每组退热时间、服用布洛芬的次数、相关症状体征的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 h后两组体温相仿(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组体温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总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整体病程中,治疗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体征上及综合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清宁胶囊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退热显著,病情控制佳,且在改善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上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退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清反应蛋白(CRP)、β_2-微球蛋白(β_2-MG)、前白蛋白(PA)及血沉(ES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反复次数(2.36±0.62)次,平均发热时间为(1.24±0.73)d,咽部充血消失时间(2.12±0.24)d,咳嗽消失时间(2.89±0.22)d,流涕停止时间(2.14±0.24)d,咳痰停止时间(2.65±0.59)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各症状消失时间(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β_2-MG、ES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鼻塞、纳少等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D_4~+/CD_8~+值明显大于对照组,IgG、IgM、Ig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体温,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崔雪琴  金芙蓉 《新中医》2016,48(4):147-149
目的:观察热速清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速清颗粒治疗。统计2组患儿退热起效及完全退热时间,患儿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退热起效、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药物过敏、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药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外感发热的70例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散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两组均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完全退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退热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临床控制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小儿退热栓塞肛进行退热,观察组100例患儿应用退热合剂直肠给药进行退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主要症状,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且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退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前血常规异常,经治疗明显改善(P0.01);而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其退热效果快,改善血常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三仁汤合抗生素治疗夏季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夏季外感发热患者2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与对照组135例.2组均予抗茼及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加味三仁汤口服.比较2组体温变化、体温复常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4%,对照组为71.1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2、3天2组患者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体温退热时间、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天内治疗组体温反复上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三仁汤佐治夏季外感发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