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在节律性听觉及视觉刺激下步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步行参数测试,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第2、3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6min步行测试(6minwT)评价患者的步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步频、步长、步速、6min wT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UPDRS评分第2及第3部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及视觉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29-1131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听觉刺激。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观察组Webster评分低于训练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MDR-SP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平衡协调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对其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的步态冻结症状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估情况,将83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1(UPDRS-Ⅰ)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2(UPDRS-Ⅱ)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3(UPDRS-Ⅲ)评分、服用左旋多巴日总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分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Y分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酸值、H-Y分期是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的步态冻结症状与尿酸值、H-Y分期有关;且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更加明显,非运动功能的损伤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音乐运动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平衡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音乐运动组、tDCS组和联合组, 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音乐运动组、tDCS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音乐运动训练或tDCS治疗, 联合组则辅以音乐运动训练及tDCS联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10 m折返运动试验、Berg平衡量表(BBS)、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4组患者的运动、平衡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4周后, 发现音乐运动组UPDRS-Ⅲ评分、10 m折返运动计时、BBS评分及AB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DCS组MoC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音乐运动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组UPDRS-Ⅲ评分、10 m折返运动计时、BBS评分、ABC评分、MoC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音乐运动组及tDCS组(P<0.05)。结论音乐运动训练联合tDCS可进一步改善PD...  相似文献   

5.
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轻中度帕金森患者运动、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将38名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与对照组各19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太极组患者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锻炼。分别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包括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III(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15m步行速度及6min步行距离的测定,以及自身状态的评估,包括健康状态评估量表(HAQ)评分、疲劳、肌肉疼痛、跌倒恐惧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结果:锻炼3个月后,2组的UPDRS III评分较锻炼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太极拳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锻炼前明显增加,且太极拳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的15m步行速度和6min步行距离较锻炼前都有增加,HAQ评分、跌倒恐惧、疲劳、肌肉疼痛的VAS评分较锻炼前都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锻炼可以改善轻中度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是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生活能力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瑾瑜 《全科护理》2021,19(4):502-505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中晚期帕金森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步态改善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帕金森DBS病人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术后行强化肌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步态、步行能力、下肢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平衡协调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步长、步频、步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功能及平衡协调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社交功能、躯体不适、病耻感、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支持、精神/情感状况及生活质量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强化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人DBS步态,有利于病人步行能力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人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神经内科接受康复训练的86例老年帕金森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病人仅给予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于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步态(步频、步速和步长)、运动功能受损、步行能力恢复、综合康复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功能及平衡协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病人步频(87.68/min±8.01/min)低于对照组(91.37/min±8.33/min),步速(83.54cm/s±9.23cm/s)和步长(49.64cm±3.47cm)均高于对照组(78.49cm/s±10.68cm/s,45.35cm±3.82cm),步行能力恢复情况、综合康复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功能及平衡协调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受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人的步态、促进步行能力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综合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朱莎莎  卢薇 《护理学报》2020,27(2):67-69
目的 观察肌力训练捆绑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在帕金森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住于我院的帕金森患者90例为研究样本,入住单号病室的45例病例设为对照组,入住双号病室的45例病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帕金森常规式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肌力训练捆绑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综合康复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受损评分、6 min步行距离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肌力训练捆绑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对帕金森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可显著降低该类病例的运动功能受损程度,提高步行能力、综合康复效果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改善帕金森疾病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帕金森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定功能性步行能力及预测跌倒风险、6min步行测试(6MWT)评价步行耐力。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组BBS、6MW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TUG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BB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6MWT及TUGT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提高帕金森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和提高步行能力,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步行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国传统运动五禽戏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帕金森病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31)和观察组(n = 31),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帕金森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五禽戏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PRO-KIN平衡仪测量30 s内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和运动椭圆面积,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运动轨迹长、运动椭圆面积、BBS评分、TUGT时间、PDQ-39评分均显著改善 (t > 11.225, P < 0.001),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 > 5.919, P < 0.001)。结论 五禽戏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应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127例PD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PD常规式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64例增加强化肌力训练联合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观察两组患者的步态冻结、步行能力、认知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指标冻结步态问卷(FOGQ)评分(10.16±1.27)分、伯格平衡量表(BBS)评分(35.85±6.31)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分(20.32±2.15)分、6 min步行距离(367.59±7.41)m、认知功能(Mo CA)评分(24.32±4.31)分以及威伯斯特(Webster)评分(10.62±2.11)分、巴塞尔指数(71.22±5.15)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肌力训练联合节律化听觉注意刺激能通过增强运动强度以及降低患者紧张程度等改善PD老年患者的步态冻结、步行能力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条件的P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时间为90 d。观察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计时站立-行走测试(TUGT)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评分、90 d内跌倒次数以及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 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治疗后BBS评分、UPDRS-Ⅲ评分、TUGT时间均优于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P<0.05),且总体跌倒次数也相对更少。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训练更好地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减少患者跌倒率及跌倒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间歇性抗阻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P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低频rTMS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间歇性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Ⅲ(UPDRS-Ⅲ)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情况,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患者肢体肌张力, 采用三维动作处理系统采集、分析患者步态运动学数据, 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患者运动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UPDRS-Ⅲ、MAS、BBS、ESE、MBI评分及各步态空间参数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 并且观察组UPDRS-Ⅲ评分[(24.84±5.43)分]、MAS评分[(1.85±0.29)分]、BBS评分[(32.16±4.10)分]、ESE评分[(45.89±6.14)分]、MBI评分[(56.84±6.14)分]及各步态空间参数[步长(45.67±6.01)cm、步幅(7...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其中身体放松练习10 min/次;帕维尔康复训练,准备期每次30 min,每周训练3次,共持续2周,训练期进行腿部蹬腿、腿部屈伸、胸部、划船、臀部及身体伸展等6个动作训练,每个动作训练30次,共60 min,隔日训练1次,共持续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穴丛刺治疗,穴位选取顶区、顶前区及枕下区,每区丛刺3~5根毫针,针刺深约20~25 mm,针后捻转,约200转/min,针后共捻转5 min,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留针6~8 h,留针期间进行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评估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评价平衡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UPDRS-Ⅲ、Fugl-Meyer、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6周后UPDRS-Ⅲ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UPDRS-Ⅲ评分明显更低,Fugl-Meyer、Barthel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帕金森健康操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贵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帕金森健康操,干预频率1次/d,每周6次,共干预4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末,对2组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Berg平衡量表、10 m步行时间及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4周末,2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评分、10 m步行时间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得到改善(P<0.01),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升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帕金森健康操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肢体运功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症状评分、认知功能、Hoehn-Yahr分期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Hoehn-Yahr分期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Hoehn-Yahr分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副作用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帕金森症状,提高其认知能力,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其Hoehn-Yahr分期,且可减少副作用,综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改善帕金森患者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认知、运动和平衡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腱反射、肌张力、肌痉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姿势步行障碍)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和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I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腱反射、肌张力、肌痉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4%(P<0.05)。【结论】采用左旋多巴联合卡巴拉汀治疗帕金森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太极拳对帕金森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太极拳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2组UP-DRS量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太极拳与步行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控制的效果。方法将4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太极拳组(n=20)和步行组(n=20),分别采用太极拳与步行锻炼法进行康复治疗,疗程4周。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中UPDRSⅢ运动检查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各脱落1例。与治疗前相比,太极拳组的UPDRSⅢ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太极拳组的UPDRSⅢ评分、疗效、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步行组(P<0.01)。结论太极拳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控制,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在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平衡能力改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神经内科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采用简化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Brunnstrom分期评估患侧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评估步行能力,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MA-LE评分、Brunnstrom分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8周时FMA-LE评分、Brunnstrom分期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FAC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8周时FAC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MBI、BB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8周时MBI、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MBI评分中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8周时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8周时观察组MBI评分中的进食、穿衣、上下楼梯、平地行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增强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功能力、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穿衣、上下楼梯、平地行走能力),改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