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小颅内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年神经外科住院病人85例。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0mL,采用口服或鼻饲的方法,3次/日。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2周、4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BI)、血肿量的变化,评价脑血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第4周时,治疗组GCS评分、Barthel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脑出血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脑血疏口服液能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头颅CT血肿形态特征对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脑出血患者131例,分为血肿形态规则组84例和血肿形态不规则组47例,受试者均接受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预后。结果与血肿形态不规则组比较,血肿形态规则组血肿残余量、拔管时间、血肿残余率明显降低,术后1、2周GCS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与入院时比较,血肿形态规则组术后1、2周NIHS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2周GCS明显升高(P0.05)。血肿形态规则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血肿形态不规则组(16.67%vs 72.34%,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不规则血肿影响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02、0.833,约登指数为0.535,曲线下面积为0.768。结论血肿形态规则提示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而血肿形态不规则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美国国立卫生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改善率和BI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7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联合治疗组3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GCS、NIHSS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GCS、NIHSS、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GCS、NIHSS、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GCS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两组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疏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肿周围水肿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周围水肿量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69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患者行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效果(包括术前血肿量、术后残留血肿量及血肿清除率),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留血肿量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血肿清除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行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脑水肿体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GC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PO、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LPO、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缩小脑水肿体积,减轻昏迷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LPO、MMP-9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NSE水平及NIHSS评分、残留血肿体积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天麻素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80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病例术后依据是否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stroke Scale,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肿残余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时ESS评分及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压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0%与70.0%,P0.05)。结论 HICH术后病人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肿吸收,稳定血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S100B、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血清S100B及CysC水平、颅内压及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和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及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Cys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及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病人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4例,根据有无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45例与血肿未扩大组7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治疗,符合血肿清除术指征者行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肥胖所占比例、血糖、基底核脑出血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酒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血肿密度不规则、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所占比例、血压控制不平稳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病死率和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患者出院后第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低于血肿未扩大组,出院后第6个月病死率和卒中复发率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饮酒史、NIHSS评分、GCS评分、出血量、血肿密度不规则、血肿形态不规则、血压控制不平稳是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血肿扩大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微创组)患者和46例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有无脑疝、有无急性脑积水、手术时机和术后1个月GCS和生存情况。比较2组患者病死率和术后1个月GCS及影响微创组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微创组与常规组短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vs 15.2%,P=0.132)。微创组术后GCS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2)。手术时机和术前GCS是影响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短期疗效的主要因素(OR=4.140,95%CI:1.15314.862,P=0.029;OR=5.199,95%CI:1.10914.862,P=0.029;OR=5.199,95%CI:1.10924.386,P=0.037)。结论 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短期疗效确切,早期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系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系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7例,平均年龄61岁,血肿位于丘脑1例,基底节区22例,脑叶4例.入院时平均血肿量(40±3.2)mL,平均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0.15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平均30.65分.利用CT扫描进行定位,应用新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系统在局麻下经皮穿刺、粉碎和引流.结果:穿刺过程中和术后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第20天死亡1例,其余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Glasgow转归量表(GOS)评分转归良好8例,轻度残疾15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结论:这种新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系统可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且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省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钻孔引流术(研究组)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术后3周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和病死率。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时的GOS[(3.4±0.6)和(3.1±0.9)分,P=0.347]和GCS[(11.6±1.3)和(11.2±1.7)分,P=0.5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病死率[4.76%(2/42)和2.38%(1/42),P=0.557]、术后3个月时ADL优良率[78.57%(33/42)和88.09%(37/42),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血肿,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应用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高血压脑出血和130例颅脑外伤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即给予脱水降颅压、脑神经细胞营养药预防消化道出血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发病24h后给予脑血疏口服液鼻饲或者口服,每日3次,每次10mL,疗程为4周。分析两组治疗前后Glasgow(GC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血肿体积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病人两组治疗前GCS评分、BI评分、脑出血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第4周时,治疗组GCS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脑外伤效果明显,有效减少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血肿吸收和抑制水肿形成,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13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病情需要分为微创组75例和传统组55例。微创组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传统组行传统常规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病死率、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微创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GC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低〔OR=5.231,95%CI(1.232,25.435),P=0.005〕、血肿量大〔OR=5.231,95%CI(1.232,25.435),P=0.005〕及脑疝形成〔OR=4.737,95%CI(0.891,25.467),P=0.023〕为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术前GCS评分低、血肿量大及脑疝形成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预后评价系统客观评价不同术式以及时间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8例。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每组44例,微创组采用CT定位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开颅组采用传统经颞开颅手术治疗。而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又分为开颅超早期组、开颅早期组、微创超早期组和微创早期组4个亚组。观察4组术后6个月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ADL和GOS预后指标。结果开颅组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脑出血血肿,与微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开颅手术的术后病人住院时间也相应地延长,与微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微创术后病人日常行为能力以及伤残率明显低于开颅组。手术的早期和超早期时间窗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及时给予CT定位微创手术快速清除血肿,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采用链激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出血量、颅内压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d、3d、7d的血肿量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d、3d、7d组间比较,观察组病人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的颅内压有所降低,但第3天略微升高;术后1d、3d、7d组间比较,观察组病人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术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能提高病人血肿的清除率,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35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6例,微创血肿引流术137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疗效并与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手术时机的关系。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患者在6h内及6~24h内手术较24h后手术预后好。三组术式患者近期疗效指标(术后2周GOS评分)和远期疗效(术后3月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CS评分可用于判断HICH的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的不同预后,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