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论痛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痛风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必须引起医患双方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且此病有复发性倾向,故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痛风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对预防痛风的发生、减少痛风的复发、控制痛风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痛风并发症的发生,将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显著提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痛风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必须引起医患双方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且此病有复发性倾向,故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痛风的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对预防痛风的发生、减少痛风的复发、控制痛风患者的病情发展、预防痛风并发症的发生,将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痛风的分期辨证论治相结合,即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未病先防;急性期,已病早治;间歇期、慢性期,既病防变.3期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可达到减少本病的发病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措施,作好预防,防止疾病发生,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非健康非疾病的“第三状态”,是由健康向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属于中医学的“未病”范畴。如若不及时干预治疗,进一步发展会形成多种疾病,甚至导致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疾患。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已经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该思想正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诊治亚健康状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中间状态,不具备西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标准,所以西医学对其治疗往往束手无策。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长期情志不遂、疲劳过度、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年老体衰,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正气耗伤,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情志不节,七情内伤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理环节。中医学早在《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从整体观念出发,一方面或轻者,通过心理治疗,自我调节,从而达到调和阴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另一方面或重者,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发挥着独特重要的作用,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骨伤科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较大优势.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分别从“未病先防、养生固本;已病早治、标本兼顾;既病防变、控制病情;愈后防复、择时防发”等4个方面对骨科常见慢性疼痛的防治策略进行探讨,并对“治未病”思想在骨科慢性疼痛的防治方面给出了相关性建议,以期“治未病”思想更好的指导骨科慢性疼痛的研究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从“虚”论“治未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春燕 《中医研究》2010,23(6):57-59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对人类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郝晓晓  朱方石  王小宁  陈炯华 《中医杂志》2012,53(24):2075-2077
中医药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对我国人民防治疾病和健康长寿起了重要的作用。从中医药膳的渊源,\"健则益寿、病则御疾\"的作用,\"三因制宜,科学施膳\"的原则及中医药膳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其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预防医学的精髓,其主要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的以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为特征的疾病,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借鉴中医经典的"治未病"的思想,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进行防治,建立中医特色的AS健康管理模式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中风病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磊  张彦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865-1867
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源流及内涵,探讨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思路和方法。运用中医中药干预中风相关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发生,提高群众生存质量,对国计民生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呈一个缓慢发展的渐进过程,中医药在防治胃癌的领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就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胃癌的发生、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预防胃癌复发和转移及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等方面作用做一阐述,发现一些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慧芳  谈勇 《光明中医》2016,(2):155-157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卵巢早衰(POF)的先兆,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经过历代医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中医学术思想,它强调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和总结"治未病"思想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防治中的作用,即未病先防,扶正固本;既病防变,防微杜渐;病后防复,巩固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刘志斌 《光明中医》2008,23(8):1051-1052
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其含义深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便提出了系统的“治未病”预防思想。本文就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加于总结,为今后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早期防治意义重大。依据《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来阐述"治未病"思想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突出治疗支气管哮喘以"预防为先"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7.
浅论“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从《内经》“治未病”思想探讨中风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 《陕西中医》2010,31(6):748-749
"治未病"是《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内经》有关论述,分析"治未病"内涵,探索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针对发生中风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环节而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进行有效干预,或未病先防,或既病防变,辨证施治,兼顾他脏,因势制宜,对于防治中风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国光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81-1182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层含义。历代医家对此有精妙的论述和广博的阐发。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于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69-270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硬皮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硬皮病的独特作用,文章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硬皮病防治,指出"治未病"思想在硬皮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