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 l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研究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 l基因异常的表遗传学作用。方法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BRCA l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52例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 l甲基化率为29%,BRCA l蛋白表达下降率为33%;15例BRCA l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BRCA l的表达下降率为87%,而37例BRCA l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中BRCA l蛋白表达下降率11%。在肿瘤分级中,T3分级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RCA l甲基化率(45%)及表达下降率(60%)均分别高于T1 T2分级患者肿瘤组织的BRCA l甲基化率(19%)和表达下降率(16%);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RCA l甲基化率(46%)及蛋白表达下降率(50%)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基化率(14%)和表达下降率(18%)。结论BRCA l基因表遗传学改变是其蛋白表达下降乃至失活的重要原因,并且与散发性乳腺癌的恶性进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是BRCA1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研究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异常的表遗传学作用。方法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BRCA1基因扁动子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52例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甲基化率为29%,BRCA1蛋白表达下降率为33%;15例BRCA1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BRCA1的表达下降率为87%,而37例BRCA1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下降率11%。在肿瘤分级中,T3分级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RCA1甲基化率(45%)及表达下降率(60%)均分别高于T1+1、2分级患者肿瘤组织的BRCA1甲基化率(19%)和表达下降率(16%);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RCA1甲基化牢(46%)及蛋白表达下降率(50%)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基化率(14%)和表达下降率(18%)。结论BRCA1基因表遗传学改变是其蛋白表达下降乃至失活的重要原因,并且与散发性乳腺癌的恶性进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3(DNA methyltransferase 3,DNMT 3)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5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DNMT 3A、DNMT 3B、DNMT 3L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DNMT 3A、DNMT 3B、DNMT 3L蛋白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DNMT 3A表达(16.592±2.350)较对照组(4.868±3.01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9,P0.01);实验组DNMT 3B表达(10.926±3.353)较对照组(3.350±2.2367)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2,P0.01);实验组DNMT 3L表达(8.318±5.707)较对照组(7.373±5.6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866,P=0.388);在不同临床参数的比较中,仅DNMT 3A的表达在组织学类型上有统计学差异(G1Vs G2,P=0.017;G2Vs G3,P=0.018);实验组DNMT 3A和DNMT 3B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DNMT 3L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DNMT 3A和DNMT 3B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而DNMT 3L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DNA甲基转移酶(DNMT)和甲基化CpG结合结构蛋白2(MBD2)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免疫印迹法对28例成人GIST标本及配对对照标本进行DNMTs与MBD2的蛋白表达研究。结果 DNMT1、DNMT2、DNMT3a、DNMT3L、MBD2蛋白在GIST中表达显著高于配对对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NMT3a在GIS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表达DNMTs(除外DNMT3a)和MBD2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变细胞系K562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与造血细胞磷酸酶(SHP-1)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2的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分析NCBI数据库中SHP-1基因启动子2启动子区序列。将携带DNMT1sh RNA的psi HIV-m U6-sh DNMT1和樱桃色荧光蛋白(mcherry FP)psi HIV-m U6-control的慢病毒干扰载体感染K562细胞系。应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MSP)和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BSP)检测K562细胞中SHP-1基因启动子2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SHP-1、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SHP-1 m RNA的表达。结果:SHP-1基因启动子2在-353 bp-+182 bp区有22个Cp G岛,K562细胞中SHP-1基因启动子2异常高甲基化且SHP-1蛋白表达缺失。K562细胞转染psi HIV-m U6-sh DNM T1后DNM T1表达水平为0.48±0.06,较转染psi HIV-m U6-control组明显降低(1.33±0.19)(t=4.18,P=0.014)。K562细胞中SHP-1蛋白表达缺失,转染psi HIV-m U6-sh DNM T1后K562细胞SHP-1蛋白恢复表达,转染psi HIV-m U6-sh DNM T1的K562细胞中SHP-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14.23±3.83)较转染psi HIV-m U6-control组(1.031±0.156)高(P=0.004)。DNMT1基因沉默后SHP-1基因启动子2中Cp G岛去甲基化。结论:K562细胞中DNMT1与SHP-1启动子2的异常甲基化及沉默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中甲基化相关沉默目标-1(TMS1)、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DNA甲基化结构域2(MBD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TMS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探讨3个基因的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48例肝癌组织和48例对照肝组织中TMS1、MBD2和DNMT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4例HCC患者、2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3例健康者血清中的TMS1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肝癌组织、正常肝组织中TMS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08%、97.92%,MBD2分别为18.75%、80.00%;DNMT1分别为77.08%、32.25%,TMS1、MBD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肝组织,而DNM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1、MBD2与DNMT1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TMS1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P0.05)。HCC组、乙型肝炎组、健康者组TMS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70.6%、50.0%和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乙型肝炎组的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者组,并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TMS1高甲基化可能是肝组织癌变的早期事件,TMS1、MBD2和DNMT1蛋白异常表达在HCC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者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并可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神经损伤诱导了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的神经元基因转录发生变化,这可能会造成神经性疼痛的发生,而DNA的甲基化能够抑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发现:外周神经损伤通过活化八聚体转录因子1可以增加DRG神经元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3a的表达。如果阻断这种改变可以阻止电压依赖性钾离子(Kv)通道亚单位Kcna2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发生,进而抑制神经损伤诱发的DRG中的Kcna2表达降低,从而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反,即使没有神经损伤,在DRG中上调DNMT3a的表达,也可以降低Kcna2的表达,减少Kv电流,增加了DRG神经元兴奋性并导致脊髓中枢敏化,诱发动物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这些发现表明在DRG神经元中甲基转移酶DNMT3a可能通过抑制Kcna2的表达,从而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甲基化及DNA甲基转移酶(DNMT)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PCOS患者80例,根据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IR),分为IR组及非胰岛素抵抗(NIR)组,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HOMA稳态模型指数(HOMA指数)、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组织INSR基因甲基化水平和DNMT1、DNMT3a、DNMT3b表达水平。结果 IR组BMI、WHR、FBG、FINS、HOMR指数均明显高于NIR组(P0.05)。两组均未检出INSR基因完全甲基化患者,但IR组部分甲基化检出率高于NIR组(P0.05)。DNMT1、DNMT3aH-scor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R组DNMT3b H-score评分明显高于NIR组(P0.05)。结论 POCS患者子宫内膜INSR基因部分甲基化检出率较高,POCS发病可能与DNA表观遗传学调控有关,合并IR的POCS患者子宫内膜DNMT3b表达水平较高,说明POCS属于表观遗传学疾病,且合并IR的POCS患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转移酶(DNMT) 3A为负责催化DNA从头甲基化的甲基转移酶类,DNMT3A基因突变将导致细胞基因组DNA异常甲基化,包括基因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减低及部分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增高状态,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DNMT3A基因突变率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恶性血液病中较高,并可作为新的预后不良指标,在指导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治疗、判断预后中发挥作用.笔者就DNMT3A基因突变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MicroRNA(miRNA)是一种包含18~22个核苷酸单链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编码区相互作用而调控基因的表达。MicroRNA-148/152家族包括microRNA-148a(miR-148a),microRNA-148b(miR-148b)和microRNA-152(miR-152),其在不同的组织中有不同的表达。一些研究已经证实miR-148/152家族成员在许多肿瘤性疾病中存在差异表达,并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着调节肿瘤生长、增殖、凋亡、血管新生以及对药物敏感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MiR-148/152家族成员的表达受其本身Cp G岛甲基化的调控,并能靶向作用于其下游的靶基因-DNA甲基转移酶(DNMT1/3b),因此DNMT1/3b反向局限于miR-148a/152的表达。DNMT1/3b过表达促进MiR-148/152家族Cp G岛甲基化,阻碍其发挥作用,导致DNMT1/3b进一步升高。因此,MiR-148/152-DNM T1/3b循环可能是存在的。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尤其是启动子高甲基化在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去甲基化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又一重要途径。本文对miR-148/152家族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做一总结,旨在阐述DNA甲基化修饰与micro-RNA在血液肿瘤研究中的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乳腺癌中DNA结合抑制因子4(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ID4基因在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定量检测乳腺癌及正常组织标本中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用RT-PCR检测MM-453细胞去甲基化处理前后ID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D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31.16±1.50)%vs(19.89±0.22)%,P0.01];ER+乳腺癌组织中ID4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ER-乳腺癌组织[(36.57±1.97)%vs(27.91±1.83)%,P0.01];去甲基化处理后MM-453细胞ID4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mRNA表达显著上升,两者呈负相关(r=-0.973,P0.01)。结论 ID4基因可能通过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等多种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在ER+的乳腺癌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过甲基化状况及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6例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9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过甲基化率36.5%,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3.3%,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过甲基化与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36,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过甲基化导致蛋白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人种散发性乳腺癌(SBC)BRCA1基因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SP法对中国人69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纤维腺瘤石蜡切片组织进行BRCA1基因蛋白检测,分析其SBCBRCA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并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人种SBCBRCA1基因蛋白表达比较。结果 中国人BRCA1蛋白在SBC中的表达率为60.9%;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良性肿瘤组织(P〈0.05);SBC组织中BRCA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720 P〈0.01)。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患者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根据相关文献,黄种人中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我国台湾地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种人情况相差悬殊。英国与法国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种人与法国白种人差异显著(P〈0.01)。中国人、日本人分别与英国白种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中国人SBCBRCA1蛋白的表达水平的下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其表达的减弱与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有关。提示预后差。黄种人和白种人SBCBRCA1基因蛋白表达率均有矛盾分离现象。黄种人与白种人间差异显著;表明BRCA1基因无论在相同人种或不同人种SBC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2(DNMT 2)基因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及50例体检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中DNMT 2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DNMT 2蛋白表达,并分析DNMT 2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DNMT 2 mRNA在外周血中的表达(5.785±3.956)与对照组(4.739±2.3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2,P=0.103),DNMT 2蛋白表达在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 2基因和蛋白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腺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Cp G岛甲基化表型(CIMP)差异及相关分子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送检结直肠组织160例,按照组织病理改变分为正常黏膜组、低级别腺瘤组、高级别腺瘤组、CRC组,每组40例,采用甲基化实时荧光定量PCR(Methylight)法检测CIMP相关基因甲基化状态;使用高通量测序法("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technology,NGS)检测CRC中62个肿瘤易感基因的突变负荷;利用真核表达载体技术过表达CRC细胞LOVO的甲基化转移酶3 A(DNMT3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DNMT3A、Cyclin D1、p16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黏膜组的CIMP-0占比为50%(20/40例),CIMP-L占比50%(20/40例),无CIMP-H;低级别腺瘤组中CIMP-0为32.5%(13/40例),CIMP-L为67.5%(27/40例),无CIMP-H;高级别腺瘤组中CIMP-0占12.5%(5/40例),CIMP-L占75%(30/40例),CIMP-H占12.5%(5/40例); CRC组中CIMP-0占5%(2/40例),CIMPL占77.5%(31/40例),CIMP-H占17.5%(7/40例)。CRC组中CIMP相关基因甲基化发生数量和肿瘤易感基因的突变数量呈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R=0.130,P=0.022;过表达DNMT3A后,SW620细胞DNMT3A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01),p16基因发生甲基化,p16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Cyclin D1基因甲基化状态未发生变化,仍为非甲基化状态,但Cyclin D1基因及蛋白表达量上升(P0.001)。结论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其可能通过甲基化使肿瘤易感基因序列的稳定性下降,导致更易发生致癌突变。②DNA甲基转移酶3A过表达可引起肠癌细胞CIMP表型改变并继而导致相关基因的沉默或活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骨髓中DNA 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frizzled related protein 1, SFRP1)基因甲基化及 mRNA 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FBA (French-American-British classification systems;法- 美- 英分型系统) 标准选取2019 年11 月~ 2020 年11 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新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0 例,其中AML 50 例和ALL 20 例;另选取65 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骨髓标本中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两基因甲基化与AML 和ALL 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用实时定量 PCR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化疗前和化疗缓解后骨髓标本中 DNMT1,SFRP1 和β-catenin mRNA 表达;Pearson 相关分析明确DNMT1,SFRP1 和β-catenin mRNA 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ML 和ALL 患者中DNMT1 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26.0% 和25.0%,较对照组(73.8%)显著下降(χ2=47.683,P < 0.001);SFRP1 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78.0% 和85.0%,较正常对照组(18.5%)显著增加(χ2=55.265,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L 组DNMT1 基因甲基化与WBC 水平、遗传学预后分组有明显相关性(χ2=6.524,5.732,均P < 0.001);SFRP1 基因甲基化与WBC 水平、BM 水平和遗传学预后分组有明显相关性(χ2=8.115, 5.395, 5.060,均P< 0.05)。ALL 组DNMT1 基因甲基化只与遗传学预后分组有关(χ2=4.802,P < 0.05);SFRP1 基因甲基化与WBC 水平、遗传学预后分组有明显相关性(χ2=4.920, 5.115,均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ML 和ALL 患者化疗前DNMT1 和β-catenin mRNA 表达均显著升高(t=4.807 ~ 10.456,均P< 0.05),SFRP1 表达显著下降(t=24.791,12.069,均P< 0.05)。与化疗前相比,AML 和ALL 患者化疗后DNMT1 和β-catenin mRNA 表达显著下降(t=3.461 ~ 6.374,均P < 0.05),SFRP1 表达显著上升(t=17.076,7.454,P < 0.05)。两组患者DNMT1 与SFRP1 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28,-0.315,均P < 0.05);SFRP1 与β-catenin 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82,0.728,均P < 0.05);两组患者DNMT1与β-catenin 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DNMT1 基因甲基化生存率高于其未甲基化生存率(χ2=3.862,3.679,均P < 0.05);SFRP1 基因甲基化生存率低于其未甲基化生存率(χ2=2.927,3.155,均P < 0.05)。结论 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究其原因可能与DNMT1 和SFRP1 基因甲基化异常激活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短发卡RNA(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骨髓瘤细胞RPMI8226,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DNMT1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转染前后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后骨髓瘤细胞DNMT1 mRNA表达水平(0.176±0.004)和蛋白表达水平(0.065±0.014)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56±0.033,0.415±0.02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较转染前明显降低。结论:利用shRNA能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表达,并可以有效逆转SOCS-1基因高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8例乳腺癌组织中AR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R表达和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及HER-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AR表达阴性组AR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阳性组(P=0.015),患者年龄与AR基因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3486,P=0.0372);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ER与AR基因甲基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AR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患者AR基因甲基化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关系,并明确AR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分析7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5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和AR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R不同表达状态与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AR阳性的乳腺癌组织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比例[74.58%(44/59)]显著高于AR阴性的乳腺癌组织[47.06%(8/17),P=0.032];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与AR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47,P=0.032),且乳腺癌AR阳性患者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AR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AR蛋白的表达状态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转归的预测依据之一;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与AR蛋白的表达状态呈正相关,为乳腺癌的激素治疗及预后转归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Runx3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30例大肠癌组织及肿瘤周围正常黏膜组织中Runx3mRNA的表达,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 3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的表达(6409.1042±298.2028)较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34565.3921±1108.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黏膜组织中未发现有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30例大肠癌组织中有16例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大肠癌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P〈0.05)。大肠癌标本中Runx3蛋白的表达与其病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在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组织标本中Runx3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