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康复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寻求早期康复锻炼模式.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做治疗组.对照组按常规康复操指导和锻炼,治疗组在常规的康复操指导和锻炼的基础上,增加肩井穴、曲池穴、合谷穴的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肢功能康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曲肘、外展及上举等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肢的功能恢复达优率85.0%,对照组患肢的功能恢复达优率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上肢水肿为8.0%,对照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配合康复操能较快恢复患者上肢的功能,减少术后患肢水肿的发生,较快恢复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以肩关节功能、肢体发生并发症、生活质量为观察指标,评价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肢并发症以及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按摩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予以梯度压力治疗对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入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梯度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肢淋巴水肿程度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淋巴水肿程度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肩内敛、肩外展、肩上举、肩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予以梯度压力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肢淋巴水肿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在手足部外伤病人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手足部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康复治疗,评估两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患肢血液循环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洗应用于手足部外伤患者的术后功能康复治疗中可显著改善伤肢的血液循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取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恢复操对患肢进行锻炼,对照组对患肢进行单纯的功能恢复操锻炼,在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比较2组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用艾灸治疗配合乳腺功能恢复操,治疗和预防患肢水肿疗效确定,在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操治疗和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疗效肯定,可以预防和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按摩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锻炼,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按摩。评价2组患者肩关节活动情况、握力、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肢外展、前屈、后伸及屈肘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握力较干预1 d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促进其握力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两种功能锻炼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有重要意义,可促进患肢功能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因中风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加肢体功能运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结果:通过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及肢体的功能锻炼,观察组的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陈雯  杨秀英  王伟文 《新中医》2019,51(9):256-25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疗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上肢消肿效果,统计治疗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乳腺癌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R23)评分。结果:上肢水肿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EORTCQLQ-BR23量表中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症状、上肢症状、对未来的憧憬、体象、系统治疗不良反应、对脱发的担忧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患肢水肿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散结方联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水肿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肢常规功能锻炼和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散结方冲服联合热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周径、上肢淋巴水肿及上肢疼痛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散结方联合热疗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机能恢复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术后康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61例优、4例良、中2例、3例差。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进行分阶段康复锻炼,对患肢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药烫熨技术对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术后中后期功能康复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0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锻炼联合穴位按摩、穴位贴敷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烫熨技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VAS评分、SDS评分、关节活动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83. 33%60. 00%);关节屈伸、伸展度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药烫熨技术联合运动锻炼、穴位按摩、穴位贴敷法可有效提升患者上肢骨折屈伸、伸展功能恢复程度以及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老年骨伤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12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比较2组患者便秘的治疗总有效率、排尿情况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00%(60/60),对照组患者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88. 33(53/60),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研究组患者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排尿困难再发、导尿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康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排尿困难症状,促进术后康复,在老年骨伤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点穴疗法对膝关节术后引起关节僵硬的有效性及其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术后引起关节僵硬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点穴疗法。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4周、8周、12周后的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对患者护理后6个月、12个月后的Lysholm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膝关节术后引起关节僵硬的有效性及其护理效果当中,穴位按摩联合点穴疗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史淑洁  乙胜 《光明中医》2022,(13):2402-2405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按摩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此次98例研究对象均于寿光市某中医院医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术后患者中选取,选例时间为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分组主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统一进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2组均连续治疗2周,并于治疗期间接受穴位按摩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差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和患肢肿胀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值、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血细胞比容、血清FIB、D-D水平以及患肢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骨科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减轻患肢肿胀程度,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田纪涛  周杰  韩崇涛 《河南中医》2022,42(4):567-570
目的:观察止痛消肿散外敷联合功能锻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患肢局部按摩、热敷及术后对症治疗等干预方式,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止痛消肿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两组肢体肿胀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低于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量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按摩可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4R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围术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脊柱骨科实施手术治疗的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使用穴位按摩联合4R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便秘、腹胀、腰背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4R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老年LDH患者围术期效果良好,能明显提升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整体护理基础上,根据Orem自理理论的不同护理系统即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出院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有效调动患者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结合康复锻炼用于脑中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抽选清远市中医院接收的80例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将入选患者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锻炼,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与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参与、心理状态、主观感受及特异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5%(38/40),参照组肌力恢复总有效率为77.5%(31/40),研究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组间患者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研究组得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将穴位按摩结合康复锻炼用于脑中风患者康复护理中效果显著,在促进患者肌力恢复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